- 年份
- 2024(8187)
- 2023(11968)
- 2022(9661)
- 2021(9044)
- 2020(7704)
- 2019(17638)
- 2018(17844)
- 2017(35591)
- 2016(18910)
- 2015(21541)
- 2014(21524)
- 2013(20801)
- 2012(18591)
- 2011(16511)
- 2010(16465)
- 2009(15115)
- 2008(14399)
- 2007(12437)
- 2006(10940)
- 2005(9583)
- 学科
- 济(80336)
- 经济(80252)
- 管理(54050)
- 业(52954)
- 企(42559)
- 企业(42559)
- 方法(40408)
- 数学(36761)
- 数学方法(36125)
- 中国(23831)
- 农(22768)
- 财(19574)
- 业经(17660)
- 制(15244)
- 贸(14675)
- 贸易(14665)
- 农业(14570)
- 易(14341)
- 地方(13946)
- 银(12810)
- 银行(12795)
- 学(12513)
- 行(12224)
- 理论(12113)
- 务(11891)
- 技术(11874)
- 财务(11826)
- 财务管理(11801)
- 融(11440)
- 金融(11437)
- 机构
- 学院(266779)
- 大学(265984)
- 济(112303)
- 经济(110144)
- 管理(107946)
- 理学(94059)
- 理学院(93151)
- 管理学(91306)
- 管理学院(90820)
- 研究(81093)
- 中国(62718)
- 京(54953)
- 财(52026)
- 科学(47815)
- 财经(42189)
- 经(38460)
- 中心(38381)
- 所(38361)
- 农(38329)
- 江(38051)
- 业大(37575)
- 经济学(35277)
- 研究所(34785)
- 北京(34038)
- 范(33165)
- 师范(32826)
- 经济学院(32089)
- 财经大学(31646)
- 州(30208)
- 农业(29935)
- 基金
- 项目(181656)
- 科学(144867)
- 基金(134010)
- 研究(133367)
- 家(115719)
- 国家(114831)
- 科学基金(100360)
- 社会(86291)
- 社会科(82018)
- 社会科学(81999)
- 省(70483)
- 基金项目(70400)
- 自然(64690)
- 自然科(63266)
- 自然科学(63253)
- 教育(62933)
- 自然科学基金(62068)
- 划(59048)
- 资助(55493)
- 编号(54677)
- 成果(42727)
- 部(40853)
- 重点(40586)
- 发(38655)
- 创(38062)
- 课题(36668)
- 国家社会(36273)
- 教育部(35723)
- 创新(35623)
- 科研(35104)
- 期刊
- 济(115864)
- 经济(115864)
- 研究(75162)
- 中国(45436)
- 管理(40496)
- 财(38822)
- 学报(35909)
- 科学(35147)
- 农(34707)
- 大学(28942)
- 学学(27363)
- 教育(26417)
- 技术(26376)
- 融(23953)
- 金融(23953)
- 农业(23692)
- 业经(20549)
- 财经(20412)
- 经济研究(19547)
- 经(17484)
- 问题(16549)
- 统计(15207)
- 技术经济(13746)
- 策(13684)
- 理论(13247)
- 商业(13217)
- 贸(12434)
- 决策(12369)
- 现代(12029)
- 业(11984)
共检索到37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运 王圆圆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其未来的状态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交叉影响。文章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分析了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城镇化发展的多Agent模拟模型,模拟了智能体行为选择与状态演化的机理,预测了2014-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劳动力迁移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直接因素;就业机会的增多、户籍改革政策的实施均为农村人口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达63.8%左右。
关键词:
城镇化 Agent 动态模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邓娜
为了准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北省1978~2011年数据,通过坐标图直观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等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并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城镇化对于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可以立即显现出来,而第三产业产值对城镇化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城镇化进程并不完全表现出惯性特征,并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必须努力培育新兴工业企业,逐步推动农村人员转移,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计量检验 动态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课题组 王昱淇 赵卓群 黄政翔 罗睿 赵锐博
通过构建冰雪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以典型冰雪经济地区吉林省为例,基于2017—2021年的市级面板数据,分别测度了吉林省城镇化与冰雪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同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与冰雪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冰雪经济发展存在自身依赖惯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且该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冰雪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化既有促进作用,也存在阻碍影响;城镇化与冰雪经济二者彼此的影响存在长期性和持续性。因此,应重视城镇化与冰雪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充分考虑冰雪经济的季节性特征,避免盲目开发和过度、超速开发。提高冰雪装备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打造后冬奥时代冰雪制造品牌,形成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关键词:
城镇化 冰雪经济 冰雪产业 PVAR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学刚 方创琳 李君 刘海猛 张蔷
按照地理学科发展趋势,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研究将由定量描述转入动态模拟。目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呈现多元化。论文系统梳理了其中4类常见的动态模拟模型,包括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以及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复合模型。主要结论如下:系统动力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复杂系统、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单要素耦合的动态模拟之中,但存在空间解释不足以及忽视系统自适应性等问题;人工智能算法(ANN和BN)在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系统或不确定性系统模拟中具有显著优势,并被应用于城市扩张、环境变化、资源需求以及生态脆弱性的识别之中,但应用面相对狭窄且限制条件偏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CLUE-S、CA和MAS)局限于从土地城镇化视角模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复合模型实现了各模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已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今后,应从技术和理论2个层面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并加强对微观过程的模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克锋 彭晋福 张定祥 李宪文 宇振荣 韦玉春
研究目的:预测中国未来30年(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借助于GKSIM模型,通过定量化总人口、城镇化率和GDP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未来30年中国耕地、牧草地、水域将呈减少趋势,而园地、林地、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呈增加趋势。研究结论:改变传统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方式,实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战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厉孝忠 习蓉晖
文章运用我国2000~2011年统计数据对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最优节能路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显示,城镇化进程中节能目标过大,国内生产总值将会降低,适度的节能目标也将促成地方生产总值增加,该结论验证了波特环境假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解安 林进龙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因素则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条件。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相关数据,依托队列要素法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态势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乡-城”迁移将对2020-2050年中国农村人口规模缩减、劳动力外流和年龄结构老化起主导作用,贡献比例均超过50%。按2050年80%的城镇化水平测算,2050年中国农村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规模将分别降至2.4亿~2.6亿和1.1亿~1.3亿,人口老龄化水平高达36%~40%,总抚养比升至100%左右。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城镇化因素,人口自然负增长仍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面。农村老年人口预计将于2040年达到1.1亿~1.2亿峰值后回落至0.9亿~1亿;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规模则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人口规模逼近4000万。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治理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求变”。迁移流动模式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未来农村人口系统特征的关键因素,生育和死亡因素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人口发展趋势。二是“适应”。未来中国农村极可能在人口负增长、劳动力外流、抚养比陡升以及高龄化浪潮的约束下推进乡村振兴。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的合村并镇、盘活土地资产、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等工作绝不是临时性的应景策略,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设计。三是“创新”。创新性地认识人口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一方面有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使其为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并积极发挥老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英 曾令华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过快问题一直很受关注。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在附加劳动收入风险的最优投资组合规则模型基础上,运用中国城镇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劳动收入增长率均值及标准差、无工作状态概率、股票超额收益率均值及标准差以及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等因素对居民投资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本文找到居民倾向于选择储蓄存款这种安全性较高资产的原因并提出化解目前高额储蓄存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组合选择 储蓄存款 动态模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本文在中国CGE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兼顾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受到供给与需求层面的持久负面冲击:在所有模拟情景中,人口结构变迁均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口依赖度增加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而仅当生产要素为替代关系且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时,人口结构变迁才会在长期内导致国内粮食产量增加。这表明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进一步消除劳动力在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是提升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本文在中国CGE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兼顾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受到供给与需求层面的持久负面冲击:在所有模拟情景中,人口结构变迁均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口依赖度增加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而仅当生产要素为替代关系且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时,人口结构变迁才会在长期内导致国内粮食产量增加。这表明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进一步消除劳动力在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是提升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叶莉 孙洁雅 王树强
结合已有文献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住房价格高速攀升与人口结构的变迁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关系密切,其中城镇化为直接推动力,人口结构以城镇化为媒介影响住房价格,且二者对住房价格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通过构建含有城镇人口增速的Poterba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人口结构变迁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我国住房价格将于2021年转为负增长,即我国的住房市场在未来的7年左右仍然看好;若放宽二胎政策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主动、恰当地调整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可将住房价格负增长转折时间点推迟至2027年左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肃
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分布特征与演进规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绘制了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图,从分布情况来看三个指标具有不同的演变态势。然后基于第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各时间截面信息消费水平,进而以末期较初期的序差和标准差对各省份进行了分类。针对时间权重多采用主观赋权的缺点,采用具有激励特征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得出最终的评价值和排名顺序,并以信息消费水平组合评价值和标准差对各省份进行了分类。最后,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区域之间的信息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琳 田光进 乔治
与传统的在景观尺度上对城市扩张占用耕地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不同,论文从微观层面提出基于Agent的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动态模型(Urban Encroachment on Cropland Dynamic Model,UECDM),多角度深入探索耕地向城市用地转变的驱动机理及其时空动态特征,并提出协调二者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在UECDM模型中引入视域分析,通过模拟地形和观察点将视觉景观的量化评价结果应用到居民居住区位决策过程,从而分别构建包含可视域的能够更全面表征环境要素及其内部关系的元胞自动机层和不同类型Agent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层,兼顾人类决策行为和城市空间生长自组织性。应用该模型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