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1)
- 2023(16384)
- 2022(14324)
- 2021(13436)
- 2020(11314)
- 2019(26278)
- 2018(26039)
- 2017(50435)
- 2016(27068)
- 2015(30466)
- 2014(30152)
- 2013(29848)
- 2012(27312)
- 2011(24382)
- 2010(24207)
- 2009(21949)
- 2008(21088)
- 2007(18258)
- 2006(16101)
- 2005(13649)
- 学科
- 济(110371)
- 经济(110258)
- 业(77805)
- 管理(73355)
- 企(55844)
- 企业(55844)
- 农(50285)
- 方法(48277)
- 数学(42513)
- 数学方法(41886)
- 农业(33444)
- 中国(27389)
- 财(27052)
- 业经(26689)
- 地方(26631)
- 学(22302)
- 制(19766)
- 贸(18434)
- 贸易(18424)
- 易(17848)
- 理论(16805)
- 务(16683)
- 环境(16645)
- 技术(16631)
- 财务(16606)
- 财务管理(16572)
- 企业财务(15673)
- 和(15646)
- 发(14543)
- 策(14522)
- 机构
- 学院(370568)
- 大学(368270)
- 管理(149088)
- 济(146205)
- 经济(142960)
- 理学(130185)
- 理学院(128751)
- 管理学(126341)
- 管理学院(125671)
- 研究(121928)
- 中国(91443)
- 京(77541)
- 科学(76811)
- 农(74547)
- 财(64313)
- 业大(61036)
- 所(59900)
- 中心(57795)
- 农业(57197)
- 江(57151)
- 研究所(54688)
- 财经(51578)
- 范(49817)
- 师范(49369)
- 北京(47625)
- 经(47219)
- 院(44517)
- 州(44189)
- 经济学(42174)
- 经济管理(40497)
- 基金
- 项目(262447)
- 科学(206551)
- 研究(192797)
- 基金(189878)
- 家(164933)
- 国家(163526)
- 科学基金(141319)
- 社会(120814)
- 社会科(114100)
- 社会科学(114069)
- 省(104409)
- 基金项目(101956)
- 自然(92576)
- 自然科(90369)
- 自然科学(90344)
- 自然科学基金(88650)
- 教育(87891)
- 划(86272)
- 编号(80167)
- 资助(77091)
- 成果(63153)
- 重点(58352)
- 部(57641)
- 发(56382)
- 创(54056)
- 课题(53995)
- 创新(50412)
- 科研(50194)
- 教育部(49075)
- 国家社会(49019)
- 期刊
- 济(161270)
- 经济(161270)
- 研究(105348)
- 农(73991)
- 中国(71927)
- 学报(59084)
- 科学(54464)
- 管理(50831)
- 农业(50589)
- 财(48728)
- 大学(45957)
- 学学(43212)
- 教育(40602)
- 技术(33391)
- 业经(31897)
- 融(31374)
- 金融(31374)
- 业(24435)
- 财经(23572)
- 经济研究(23121)
- 问题(22442)
- 经(20005)
- 图书(19635)
- 版(19340)
- 资源(18867)
- 科技(18190)
- 技术经济(17535)
- 理论(17194)
- 现代(16767)
- 业大(16211)
共检索到538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史文娇 阎波杰 王宗 刘奕婷 张永寿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论文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在协调各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自然质量等高于研究区平均水平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其他耕地,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耕地到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空间连片性、田块规整度等6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最终划入的基本农田。结果表明: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 474.65 hm~2,其他耕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24 0...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多规合一 余江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辉 谢梅生 蔡斌 帅佳良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GIS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基本农田 划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汪浩 刘瑛
核心提示2015年江西省余江县被列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地区,借此契机蓝田村开展了江西省首批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本文以蓝田村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例,梳理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和内容,从基础数据调查、规划编制模式、空间布局安排和挖掘文化特色等方面对规划的编制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余江县 江西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地以综合等-立地条件的形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结果](1)城镇外延区被划分为1.232 0万个100m×100m的网格评价单元,在网格环境下,纳入约束划入区的耕地面积5 170.33hm~2,占全部耕地的9.65%;(2)耕地利用等修订后得到的综合等与利用等相比,耕地等别依然集中在4、5等,受重金属污染区影响出现了8等耕地;(3)约束划入区外的耕地被划分为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及整治划入区,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16%、40.52%及28.67%。[结论]通过网格化确定的约束划入型主要分布在规划选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与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一致,既满足了城镇连片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对城镇周边优质耕地优先保护;优先划入型分布在城镇周边或交通干线沿线,区位条件优越,且耕地质量高;适宜划入型在立地条件或综合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可通过整治措施提升其质量水平;整治划入型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综合等别较低且立地条件较差,在经过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后可作为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丹丹 张安明 张引 张家元
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将高质量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作者结合编制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运用GIS技术和相关评价体系,通过对耕地图斑的"评分"、"排序",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依据得出的决策模型划定金溪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共1 586.59hm2,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上级规划下达的指标,为促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高效和深入的展开做好基础工作,也为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郭贝贝 窦洪桥 赵新新 周寅康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划定方案 合理性评价 龙门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成量 周丙娟 陈美球 郭熙
[目的]确定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地价、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179个交易案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各类因素的贡献率。[结果](1)农村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乡镇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到客运站距离、到国道的距离、教育设施;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纯收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到客运站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交通因素和公共设施因素对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69. 0%、20. 4%和10. 6%;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交通因素对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52. 8%和47. 2%。[结论]总体上与国有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存在共性规律,但存在部分因素与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规律存在差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估价不宜完全套用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刘坚容 王玉印 邢世和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关键词:
质量相当 基本农田划定 GIS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利平 翁贞林 苏红 邓群钊
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江西省第一批19个地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09~2011年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技术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全省纯技术效率平均达到0.894,综合技术效率平均为0.836,规模效率平均达到0.934,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导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综合技术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不断优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3.7%,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其中技术效率贡献了2.5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贡献了1.2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