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7)
- 2023(11991)
- 2022(10138)
- 2021(9290)
- 2020(7783)
- 2019(17723)
- 2018(17097)
- 2017(33186)
- 2016(17284)
- 2015(19266)
- 2014(18794)
- 2013(18302)
- 2012(16496)
- 2011(14609)
- 2010(14554)
- 2009(13628)
- 2008(12018)
- 2007(10241)
- 2006(8978)
- 2005(7613)
- 学科
- 济(70801)
- 经济(70611)
- 管理(49581)
- 业(47153)
- 企(40272)
- 企业(40272)
- 方法(33630)
- 数学(29161)
- 数学方法(28720)
- 中国(28393)
- 融(26011)
- 金融(26009)
- 银(24231)
- 银行(24223)
- 行(23424)
- 财(20075)
- 农(18290)
- 地方(17678)
- 业经(16796)
- 制(16284)
- 务(13329)
- 财务(13275)
- 理论(13270)
- 财务管理(13250)
- 企业财务(12703)
- 农业(12347)
- 学(11316)
- 中国金融(11169)
- 和(10937)
- 贸(10909)
- 机构
- 大学(228990)
- 学院(228381)
- 济(96653)
- 经济(94543)
- 管理(92526)
- 理学(80145)
- 理学院(79341)
- 管理学(77930)
- 管理学院(77487)
- 研究(70838)
- 中国(60396)
- 京(46308)
- 财(46239)
- 科学(40343)
- 财经(37310)
- 中心(37093)
- 经(33977)
- 江(33727)
- 所(31816)
- 农(31268)
- 经济学(31110)
- 业大(30556)
- 范(29234)
- 师范(28957)
- 研究所(28753)
- 经济学院(28207)
- 北京(28140)
- 财经大学(28138)
- 州(27318)
- 院(26238)
- 基金
- 项目(161245)
- 科学(129749)
- 基金(120265)
- 研究(119021)
- 家(102806)
- 国家(101934)
- 科学基金(90705)
- 社会(80612)
- 社会科(75787)
- 社会科学(75764)
- 基金项目(63975)
- 省(62680)
- 自然(57504)
- 自然科(56317)
- 自然科学(56306)
- 自然科学基金(55277)
- 教育(55184)
- 划(52095)
- 资助(48197)
- 编号(47115)
- 成果(36801)
- 部(35974)
- 重点(35855)
- 发(34443)
- 创(34262)
- 国家社会(33875)
- 创新(32023)
- 教育部(31980)
- 课题(31857)
- 人文(31543)
共检索到33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闵继胜 胡孝中
基于Sen的能力方法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深圳、佛山和东莞3个城市共1215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水平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诉求是子女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增加其城市置房意愿和改变"低人一等"的自我感觉,有助于增进社会融合。政府需要拓展外来人员的发展空间,努力实现社会机会的公平。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福利水平 社会融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河清 陈辉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日益繁荣,且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行和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外来人员来到城市就业,甚至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由于这些城市外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和谐城市游憩的构建。而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大量异质居民的聚集地,也是各种矛盾的聚集体,和谐城市游憩构建的顺利与否势必影响到城市外部良好形象的塑造和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外来人员 和谐 游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陆淑珍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陆淑珍
目前,新生代已然成为城市外来人口的主体。诸多研究表明,社会融合的代际分化明显,新生代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本文围绕新生代外来人口,采用实证调查数据,验证了性别和教育年限对社会融合的影响。通过条件效应分析,进行居住时间组的细化分析,提出不同居住时间组性别、婚姻、职业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不同。值得指出的是,居住时间在10年及以上则对社会融合有显著正影响,女性的社会融合程度显著高于男性,未婚的社会融合程度显著高于已婚;城市居住7年及以上的买房意愿更为明显。由此证实,社会融合滞后于市民身份获得
关键词:
新生代 居住时间 社会融合 条件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鹏 郝宇彪 陈卫民
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外来人口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受访者年龄、性别、在本地居留时间、婚姻、收入等因素情况下,幸福感和社会融合对于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职业和收入水平考察,发现好行业、高端职业和高收入的外来人口幸福感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增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差行业、低端职业和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提升外来人口幸福感入手增强外来人口户籍迁入城市意愿、促进外来人口在城市稳定下来并进而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幸福感 社会融合 城市落户意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金勤,皮东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琴 张继良
本研究以有代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日韩东亚国家以及金砖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政策为对象,从养老、医保、住房及教育4个方面分析这些国家对外来人员基本公共服务的解决方式,以期对我国在新时期推进"人的城镇化"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国外 公共服务 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苏晓馨 文鸣
本文利用上海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一个特别重要但是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城市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健康的问题。通过与本地居民的对比,发现外来人口的身心健康好于本地居民,但在居住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各方面均表现出对本地居民的明显劣势。回归分析结果说明,控制人口和社会经济变量,居住条件的确是影响城市外来人口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健康指标,不同居住条件变量作用的大小和方向有所不同。此外,对居住条件与户籍身份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居住条件对城市外来人口健康的影响总体上弱于对本地居民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居住条件变量对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健康的影响关系有所不同。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更加适合外来人口的改善居住条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条件 健康 上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城市化水平 外来人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光权
近两年,针对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之后,其子女能否在所居住的城市参加高考的问题,少数城市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附加了特别多的条件。在某些特大型城市,例如北京,这一问题目前只放开了高职这一块,外来人口子女报考大学何时才能实现,尚无定论。我认为,不分情况,一律以户口作为高考"资格证",是行政管理思维简单化的表现,是在户口之上附加了过多的功能,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符合。我认为,应当用法治思维审视外来人口子女的高考权利问题,并逐步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在劳动福利总量及具体福利项目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外来人口所受到的歧视程度。结果表明,三群体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存在"梯度"差异;劳动合同和城市因素对各群体的影响均显著,农民工受人力资本和社会禀赋的双重影响,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则受雇主类型的影响较大;与本地市民相比,农民工和外来市民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均存在歧视,且前者所受歧视程度大于后者。与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社会保险参与率上存在歧视,但在假期获得上不存在歧视。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福利歧视 市场多重分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外来人口 社会态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李胡建 苏亚琴
人才政策对于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进入、激活城市经济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搜集各地政府人才政策文件,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工商注册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人才政策对新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人才政策显著促进了新企业进入,其机制在于,人才政策会促进高技能劳动力流入并提升流动人口多样性,从而吸引新企业进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营商环境良好的城市或中小规模城市,以及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政策效果更佳。文章从新的视角揭示了城市市场活力背后的“人才密码”,为更好地发挥人才政策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学芹
传统计量经济学分析框架无法消除被解释变量内生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通过增加滞后变量,非结构化多维向量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运用这一模型从人力资本财政投入、社会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三个维度实证考察社会就业指标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1996~2012年间人力资本财政投入、社会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都对社会就业有显著影响,其中前者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应展宇
从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相对地位而言,当前中美两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处于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端。尽管优化资源跨时期或跨区域配置这一核心功能导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中美两类金融结构在信息显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对法律及其执行等外部制度环境的依赖度、信贷定价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理论差异,这种理论差异成为了决定两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速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或者说和美国相比,中国现有金融市场结构和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适应性差距。历史地看,尽管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具有各自的特性,不能简单复制,但市场主导模式为中国提供了一种金融发展目标模式选择。
关键词:
市场主导 银行主导 金融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