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2)
- 2023(12677)
- 2022(11223)
- 2021(10543)
- 2020(8814)
- 2019(20550)
- 2018(20295)
- 2017(39788)
- 2016(21245)
- 2015(23845)
- 2014(23656)
- 2013(22960)
- 2012(20648)
- 2011(18317)
- 2010(17767)
- 2009(15852)
- 2008(14895)
- 2007(12417)
- 2006(10380)
- 2005(8448)
- 学科
- 济(81917)
- 经济(81828)
- 管理(61178)
- 业(57927)
- 企(48863)
- 企业(48863)
- 方法(43002)
- 数学(37947)
- 数学方法(37404)
- 农(21206)
- 财(21063)
- 中国(19492)
- 业经(18078)
- 学(17093)
- 地方(15733)
- 农业(14343)
- 理论(14162)
- 贸(14093)
- 贸易(14088)
- 务(14036)
- 财务(13962)
- 财务管理(13932)
- 易(13675)
- 技术(13444)
- 企业财务(13218)
- 和(13218)
- 环境(13017)
- 制(12492)
- 划(11546)
- 银(10541)
- 机构
- 大学(290023)
- 学院(288456)
- 管理(121295)
- 济(111990)
- 经济(109645)
- 理学(107240)
- 理学院(106143)
- 管理学(104172)
- 管理学院(103661)
- 研究(88851)
- 中国(63642)
- 京(59901)
- 科学(56508)
- 财(49117)
- 业大(44333)
- 农(43085)
- 所(41973)
- 中心(41285)
- 财经(41204)
- 研究所(38920)
- 江(38497)
- 经(37750)
- 范(37553)
- 师范(37205)
- 北京(36705)
- 农业(33771)
- 经济学(33357)
- 院(33211)
- 州(31733)
- 商学(31211)
- 基金
- 项目(213025)
- 科学(168290)
- 基金(155841)
- 研究(155330)
- 家(135228)
- 国家(134144)
- 科学基金(116847)
- 社会(97606)
- 社会科(92549)
- 社会科学(92525)
- 基金项目(83741)
- 省(82929)
- 自然(77393)
- 自然科(75613)
- 自然科学(75596)
- 自然科学基金(74203)
- 教育(71888)
- 划(69712)
- 资助(63715)
- 编号(63598)
- 成果(49346)
- 重点(47056)
- 部(46981)
- 创(44616)
- 发(44379)
- 课题(42345)
- 创新(41555)
- 科研(41219)
- 教育部(40702)
- 大学(40186)
- 期刊
- 济(110315)
- 经济(110315)
- 研究(78078)
- 中国(45401)
- 学报(44976)
- 管理(42214)
- 科学(41603)
- 农(37812)
- 财(36698)
- 大学(34839)
- 学学(32862)
- 教育(30812)
- 农业(26984)
- 技术(26271)
- 业经(19163)
- 财经(18943)
- 融(18755)
- 金融(18755)
- 经济研究(17651)
- 经(16043)
- 图书(15459)
- 问题(14545)
- 科技(14377)
- 理论(14205)
- 技术经济(13662)
- 业(13333)
- 实践(13269)
- 践(13269)
- 版(13213)
- 资源(12618)
共检索到387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曦璟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研究发展的不均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个体获得角度的不平等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量化结果视角的中国多维不平等基础上进行各维度不平等间的关系分析十分必要。通过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别从收入、教育和医疗维度探究各维度不平等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教育不平等、医疗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间存在双向影响:教育不平等、医疗不平等均能强化收入不平等,这意味着如果教育维度或者医疗维度的差距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收入不平等。同时,收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和健康投资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差距会转变成教育和医疗维度上的不平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曦璟 高艳云
新时期我国不平等问题表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单一维度的不平等已经无法反映现今不平等问题的多维性特点。本文将量化不平等的视角从一维拓展到多维,基于单维不平等合成多维不平等等三种方法测度了收入、教育和医疗多维不平等程度,同时还对多维不平等指数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显示,2010—2014年,我国社会整体的多维不平等程度有所提高,收入不平等依旧是贡献程度最大的单维不平等。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政策启示是认识和解决不平等问题必须注重单一维度和多维相结合;收入差距缩小并不代表多维不平等的同步改善,应对民生领域,特别是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义 李梦玄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思想和阿特金森的广义均值不平等测度理论,构建了一种考虑分布不平等影响的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和组成福利指数的子维度指标体系,论证了该指数具有"子群一致"和"路径独立"的特性,并对2000—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水平进行了实证测度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平等对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影响显著且有逐步扩大趋势;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子维度福利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城市社会福利更快增长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福利指数 不平等 城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萌 杨龙 周立
本文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基础上,使用Araar多维不平等指数分析中国家庭的多维不平等状况,对比了城乡和不同区域家庭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并按照维度和群组对多维不平等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城镇家庭,西部地区家庭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解结果表明,收入维度对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教育维度和健康维度;城乡内部不平等对总体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与城乡之间的贡献率相近,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不平等对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区域之间的贡献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应从多维视角出发制定降低家庭福利不平等的政策,重点关注农村家庭和西部地区家庭的多维不平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建奇 张抗私
职业不匹配是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未得到既有文献的深入考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O*NET工作内容分析数据构造多维技能错配变量表征职业不匹配程度,研究职业不匹配对劳动者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职业不匹配通过抑制劳动者接受在职培训、获取绩效工资、获得职位晋升与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导致其遭遇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后果在女性、大学生和年长者群体中更为严重,并且难以通过职业转换来缓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平均职业匹配程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19%~29%。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提高职业匹配程度,缓解职业不匹配带来的不平等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匹配程度的提升是中国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与“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的重要依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会珠
基于2014—2020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长期多维不平等指数,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村家庭长期多维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显著缓解农村家庭的长期多维不平等,且其缓解效应不随不平等持续时间的增长而明显减弱;社会资本和个体渴望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技术应用能够通过促进社会资本积累、激发奋发进取意愿来缓解长期多维不平等;数字技术应用的缓解效应具有普惠性,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作用更强,且线上学习等五项数字功能的应用均能显著缓解长期多维不平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个体面板数据,对老年人在消费、健康、生活条件(住房)、生活满意程度及未来信心程度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进行估计,并使用消除内生性的模糊断点回归2SLS方法,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的城乡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指标均比2012年有所下降。2012年对城乡多维贫困最大的贡献因素是未来信心程度,而2014年是住房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没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多维贫困 不平等 养老保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琴 王艺容 余新平 赵丙奇
脱贫攻坚胜利意味着中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在发展上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表现多维度的特点。缓解农户多维不平等,关系着我国能否守住来之不易的减贫成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基于农户的五维资本与不平等的多维表现,通过建立资本与能力的关系,构建普惠金融缓解多维不平等的理论框架和作用机制,并利用CFPS微观数据和A-F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缓解农户多维不平等的效果。研究表明:(1)普惠金融通过储蓄、信贷和保险等形式,直接增加农户金融资本,提升农户可行能力,从而缓解多维不平等;(2)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间接增加农户物质资本,提升农户可行能力,改善对物质、人力和社会不平等的缓解效应;(3)普惠金融对多维不平等的缓解效应具有环境异质性特点,在东部地区和在信心家庭中降低陷入多维不平等的概率分别高于西部地区和无信心家庭。因此,在精准识别多维不平等人群和改善内外环境基础之上,应持续推进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提升农户金融的可获得性和适配性,从而缓解农村不平等,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不平等 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融 徐国祥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出发,以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基础,加入住房维度,以此构建福利不平等测度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权重方案,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单维加权法和维度不平等间替代度提出多维聚合指数,对2010—2020年我国居民的福利不平等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并通过维度分解讨论不同维度的不平等情况及其对福利不平等的影响,通过地区分解讨论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福利不平等情况和内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的福利不平等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农村的福利不平等指数高于城镇,教育不平等指数下降对福利不平等改善的总贡献最大;(2)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最明显,但西部地区的教育不平等指数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而言仍然较高,东部地区较大的住房价值差距导致其住房不平等指数在三大地区中最高,各地区的健康支出不平等问题均最为严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熙保 周强
本文利用Alkire&Foster(2011)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Foster(2009)的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与平均贫困持续时间指数,以CHNs数据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分析了我国的长期多维贫困程度,并通过多层回归模型探讨了致贫的宏微观因素。研究发现:长期多维贫困指数不仅能测度家庭贫困程度,还能反映贫困家庭平均贫困持续时间;相比城市家庭,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更高,但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延长,城乡贫困家庭的平均被剥夺深度出现了明显的逆转,城市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相对于农村更为严重;户籍制度能解释城乡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差异的43%,且能解释城乡贫困家庭的贫困不平等程度的17...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刘烁
研究目标:基于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程度。研究方法:AF方法、CSPI指数、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Logit回归。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不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但存在不可忽略的不平等,且教育、社会融合、社会保障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女性较男性贫困,老一代较新一代贫困,且男女及新老一代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工作强度较强及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可加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但却减缓了收入贫困。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个人层面考虑了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维度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不平等程度,并探讨了性别及新老一代多维贫困差异。研究价值:为进城农民工如何减少多维贫困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萌 杨龙 周立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更为重要,但较少研究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的变化与分解。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的8轮调查数据,使用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状况,分析其变动趋势,并按照区域、性别群体和维度进行不平等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阶段,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5—2015年总体分析,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的结果一致。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低。区域内部多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区域之间的贡献率。从性别的角度分析,农村女性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性,男女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女组间的不平等。从维度的角度分析,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大于教育维度和健康维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水平总体上升的问题,重点关注区域内部、性别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降低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多维不平等 分解 动态变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玲玲 傅荣贤
学术界对信息不平等现象颇为关注,但研究基点多为对信息不平等消极作用的阐释。然而,适度的信息不平等对于完善和发展个人能力与调动个体积极性、加强信息弱势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不同群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以及促进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都有客观的积极作用。换言之,信息不平等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正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信息不平等正功能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信息不平等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