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7)
- 2023(15025)
- 2022(13092)
- 2021(12252)
- 2020(10259)
- 2019(23559)
- 2018(23382)
- 2017(44959)
- 2016(23997)
- 2015(26773)
- 2014(26528)
- 2013(25748)
- 2012(23375)
- 2011(20658)
- 2010(20328)
- 2009(18187)
- 2008(17275)
- 2007(14823)
- 2006(12561)
- 2005(10405)
- 学科
- 济(92634)
- 经济(92538)
- 管理(73804)
- 业(71857)
- 企(61517)
- 企业(61517)
- 方法(47276)
- 数学(41087)
- 数学方法(40450)
- 农(23987)
- 财(23429)
- 中国(23303)
- 技术(23180)
- 业经(21352)
- 学(19495)
- 地方(17562)
- 理论(17010)
- 农业(16522)
- 贸(16047)
- 贸易(16036)
- 务(15646)
- 易(15594)
- 财务(15567)
- 财务管理(15532)
- 和(14928)
- 制(14766)
- 企业财务(14746)
- 环境(14412)
- 技术管理(14358)
- 划(13649)
- 机构
- 大学(329920)
- 学院(329223)
- 管理(137601)
- 济(128361)
- 经济(125632)
- 理学(120913)
- 理学院(119673)
- 管理学(117444)
- 管理学院(116847)
- 研究(102160)
- 中国(74249)
- 京(68688)
- 科学(64607)
- 财(56075)
- 业大(50131)
- 农(49161)
- 所(48784)
- 中心(47623)
- 财经(46424)
- 江(45871)
- 研究所(44940)
- 范(42656)
- 北京(42496)
- 经(42427)
- 师范(42251)
- 农业(38461)
- 经济学(38052)
- 院(37986)
- 州(37482)
- 技术(36610)
- 基金
- 项目(238222)
- 科学(188926)
- 研究(174107)
- 基金(173695)
- 家(150966)
- 国家(149750)
- 科学基金(130729)
- 社会(109803)
- 社会科(104196)
- 社会科学(104170)
- 省(93835)
- 基金项目(92761)
- 自然(86161)
- 自然科(84266)
- 自然科学(84249)
- 自然科学基金(82736)
- 教育(81045)
- 划(78569)
- 资助(70888)
- 编号(70672)
- 成果(55182)
- 创(53228)
- 重点(52726)
- 部(52254)
- 发(49863)
- 创新(49048)
- 课题(47941)
- 科研(45638)
- 教育部(45233)
- 国家社会(45104)
- 期刊
- 济(129388)
- 经济(129388)
- 研究(90205)
- 中国(58799)
- 管理(50538)
- 学报(50405)
- 科学(47569)
- 农(42987)
- 财(42266)
- 大学(39135)
- 教育(38855)
- 学学(36803)
- 技术(33406)
- 农业(30714)
- 融(22145)
- 金融(22145)
- 业经(22071)
- 财经(21523)
- 经济研究(20629)
- 科技(18769)
- 经(18332)
- 技术经济(17963)
- 图书(17743)
- 问题(16521)
- 业(16310)
- 理论(15553)
- 统计(15119)
- 版(14931)
- 策(14551)
- 实践(14432)
共检索到455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岳俊举 冯立杰 冯奕程 王金凤
识别技术机会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提高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对于企业乃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以专利数据分析为基础,首先通过技术创新要素提取与关联规则挖掘获得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隐藏关系,进而结合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从两个层级对技术机会进行分析,最终以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为例,系统阐述了该方法体系的应用过程,并提出了多个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方案。该研究中提出的方法为解决企业技术机会识别问题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理论工具体系,给企业指出了技术创新决策的新视角,有助于企业较好利用当前的技术积累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冯立杰 翟雪琪
准确识别技术创新机会对企业、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在形成问题导向的技术创新方案基础上,从技术与市场价值角度出发,选择新颖性、技术实现可能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项指标,以计算技术创新方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为验证构建方法的可行性,文章以煤层气开采为例,识别了该领域6种技术机会,以期为企业准确识别目标领域技术机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曾小红 王金凤 张珂
精准识别技术创新机会对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至关重要。首先,基于SAO(Subject-Action-Object,主语-谓语-宾语)语义分析,从专利文本中抽取SAO结构;其次,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创新维度为导航,构建具象技术创新维度初始词典,利用SAO语义相似度计算和主题聚类,进一步构建基于创新维度的三级语义知识库;再次,运用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创新法则及维法耦合原理对基于创新维度的三级语义知识库进行迭代变换,实现技术形态、创新子维、创新维度三级技术机会识别;最后,以3D打印机领域为例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企业高效、精准识别技术创新机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立杰 秦浩 张珂 王金凤 刘鹏
[目的/意义]鉴于离群专利所蕴含的技术创新重要信息能够为企业高效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一手数据,故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构建基于离群专利识别技术机会的路径。[方法/过程]首先,运用BERT-LOF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提取候选离群专利,并通过新颖性、应用范围和发展能力等指标筛选出离群专利;其次,运用BERTopic主题建模技术从离群专利中提取技术主题和创新元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对创新元素进行维度划分,进而与多种创新法则耦合识别出多个具象技术机会;再次,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具象技术创新机会进行评价;最后,以3D打印技术为例,阐述该技术机会识别路径的应用过程。[结果/结论]BERT-LOF离群检测模型不仅有效提高了离群专利的提取精度,而且研判的技术机会能够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金凤 张子夜 冯立杰 张虎翼 林国义
从技术需求驱动视角,经由负面在线评论主题提取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潜在创新方案研判,为企业精准识别技术创新机会提供方向。首先,检索目标技术创新领域相关专利文献,利用BERTopic主题聚类模型获取专利摘要数据中所含主题与关键词;其次,通过识别产品负面在线评论,并利用主题模型遴选负面在线评论中的主题与关键词,剖析产品的突出问题点;再次,将前述创新要素进行维度划分,生成创新维度—创新要素表;并以领域内所含突出问题为导向,与创新法则迭代构建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最终生成系列潜在技术创新方案;最后,以智能手机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分析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识别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创新机会。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冯立杰 王亚星 冯奕程 岳俊举
[目的/意义]技术预测是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的推测,可对技术变化效应与潜在方向做出系统性、目标性的展望,旨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法/过程]在总结技术知识发现规律及现有技术预测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预测方法,并以移动电源为例,通过专利搜集、整理与筛选,从多个创新维度提取专利文献中包含的关键技术要素,同时结合创新法则对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对移动电源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了预测与总结。[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用该技术创新方法可找出研究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技术预测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移动电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俊举
以专利数据分析为基础,首先提取出待创新系统的技术创新要素,形成专利技术创新要素形态矩阵,进而通过局部异常因子分析筛选出某时间段内较为活跃的专利,并以其包含的技术创新要素为基础,构建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进行技术机会识别。以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机会识别为例,系统阐述了该方法体系的应用过程,并提出了多个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提高了技术机会识别的客观性,从技术创新本质规律层面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企业较好地利用当前的技术积累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机会,预判出领域及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俊举
以专利数据分析为基础,首先提取出待创新系统的技术创新要素,形成专利技术创新要素形态矩阵,进而通过局部异常因子分析筛选出某时间段内较为活跃的专利,并以其包含的技术创新要素为基础,构建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进行技术机会识别。以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机会识别为例,系统阐述了该方法体系的应用过程,并提出了多个煤层气开采技术创新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提高了技术机会识别的客观性,从技术创新本质规律层面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企业较好地利用当前的技术积累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机会,预判出领域及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立杰 马亚坤 王金凤 张珂 张世斌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技术机会以准确把握市场先机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技术机会识别粒度较粗、技术机会评价较主观的局限,构建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与TO-RFM模型的技术机会识别与评价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主题模型从专利数据集中挖掘影响技术创新的要素,并依据主题分布与主题热度分析筛选技术要素;其次,将技术要素划分创新维度后建立多维技术创新地图,通过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耦合形成技术机会备选集;最后,利用技术机会价值评估模型(TO-RFM)中的三维评价指标及四象限图对所识别的技术机会的潜在价值予以研判。[结果/结论]以沸腾氯化工艺为例,利用所提方法识别出了9种技术机会,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企业精准把握创新先机、提升创新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局限]虽能有效挖掘了技术热点,但仍需加强对技术要素间语义关系的考虑,以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的剖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立杰 李阳光 岳俊举 王金凤
基于现有创新理论并结合当代技术发展特征,创建了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构建了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维法耦合的技术创新路径。结合煤层气开采卸压消突创新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即提高了技术创新路径构建的客观性,从技术创新本质层面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立杰 李阳光 岳俊举 王金凤
基于现有创新理论并结合当代技术发展特征,创建了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构建了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维法耦合的技术创新路径。结合煤层气开采卸压消突创新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即提高了技术创新路径构建的客观性,从技术创新本质层面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金凤 张肖 翟雪琪
技术创新评价是新产品开发方案优选的基础。本文构建了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与可拓集合的方案评价模型,挖掘技术创新维度及创新法则,并采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对新产品开发方案技术创新、客户满意度及市场价值的综合考量。然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创新维度挖掘中,顾客主要关注其功能性及经济性,而获得持续性市场的产品则需要满足其绿色性需求,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创新资源状况进行技术创新。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兼顾低碳性、环保性等社会需求,充分挖掘新产品的创新维度,并注重创新要素组合的技术可行性,进而保证新产品开发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金凤 张肖 翟雪琪
技术创新评价是新产品开发方案优选的基础。本文构建了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与可拓集合的方案评价模型,挖掘技术创新维度及创新法则,并采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对新产品开发方案技术创新、客户满意度及市场价值的综合考量。然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创新维度挖掘中,顾客主要关注其功能性及经济性,而获得持续性市场的产品则需要满足其绿色性需求,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创新资源状况进行技术创新。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在企业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兼顾低碳性、环保性等社会需求,充分挖掘新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岳俊举 吴汉争 冯立杰
由于当前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难以支撑不断涌现的技术创新需求,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形态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并以3D打印机为例对其进行应用分析。通过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3D打印机专利进行检索及聚类,判别打印机喷头、打印技术以及打印材料3种要素的类别,进而构建了形态矩阵,结合熵权法筛选出技术创新机会。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切换式多色打印机头、激光烧结、复合材料的组合为最佳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潇 许银彪 史益
[目的/意义]随着战略型新兴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何识别具有潜在协同效应的技术创新组合、厘清组合中核心的创新关系,是有效规划产业发展路线、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在技术组合进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深度学习、SAO语义挖掘和CFDP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创新组合与演化关系的识别方案。该研究方案共分为3个步骤:首先基于关键词与专利分类号构建领域检索策略,并实现对获取数据的清洗和分词。随后,通过Word2Vec构建领域技术主题的词向量语义网络,并利用CFDP算法识别出潜在创新要素及组合方式。最后,深入挖掘各组合中核心的SAO结构,通过LSTM深度学习算法对其演化关系进行分类,挖掘技术的核心创新方式,进而有效甄别领域潜在的技术机会。[结果/结论]以语音识别领域为例,通过对该领域DII专利文本数据的深入挖掘,识别并追踪5个潜在的技术创新组合及核心创新方式。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语音识别领域在智能芯片设计、语音识别算法、新场景和应用等方面有较大的创新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