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0)
- 2023(15460)
- 2022(13532)
- 2021(12893)
- 2020(10934)
- 2019(25473)
- 2018(25278)
- 2017(49141)
- 2016(26550)
- 2015(30143)
- 2014(30235)
- 2013(29386)
- 2012(26369)
- 2011(23647)
- 2010(23573)
- 2009(21265)
- 2008(20605)
- 2007(17841)
- 2006(15460)
- 2005(13156)
- 学科
- 济(104400)
- 经济(104210)
- 管理(77235)
- 业(71549)
- 企(59843)
- 企业(59843)
- 方法(50559)
- 数学(44481)
- 数学方法(43689)
- 农(27908)
- 中国(27050)
- 财(26777)
- 业经(22125)
- 学(21681)
- 地方(19832)
- 制(19043)
- 农业(18411)
- 理论(18346)
- 贸(17036)
- 贸易(17026)
- 务(16708)
- 财务(16599)
- 财务管理(16557)
- 易(16550)
- 技术(16017)
- 和(15985)
- 企业财务(15648)
- 环境(15314)
- 银(14449)
- 银行(14411)
- 机构
- 大学(366369)
- 学院(365605)
- 管理(147410)
- 济(141041)
- 经济(137909)
- 理学(128630)
- 理学院(127245)
- 管理学(124530)
- 管理学院(123869)
- 研究(116550)
- 中国(85899)
- 京(77018)
- 科学(73614)
- 财(65796)
- 农(57272)
- 所(57093)
- 业大(55784)
- 中心(53978)
- 财经(52720)
- 江(52273)
- 研究所(52205)
- 范(48318)
- 北京(48173)
- 经(48026)
- 师范(47857)
- 农业(44737)
- 院(43027)
- 经济学(42389)
- 州(42314)
- 财经大学(39448)
- 基金
- 项目(257505)
- 科学(202552)
- 研究(187237)
- 基金(186825)
- 家(162789)
- 国家(161458)
- 科学基金(139506)
- 社会(116658)
- 社会科(110402)
- 社会科学(110374)
- 省(100784)
- 基金项目(99073)
- 自然(92322)
- 自然科(90197)
- 自然科学(90176)
- 自然科学基金(88518)
- 教育(87740)
- 划(84985)
- 资助(77613)
- 编号(77016)
- 成果(61557)
- 重点(57402)
- 部(56526)
- 发(53676)
- 创(53513)
- 课题(52667)
- 创新(49872)
- 科研(49520)
- 教育部(48702)
- 大学(48303)
- 期刊
- 济(148484)
- 经济(148484)
- 研究(102572)
- 中国(68715)
- 学报(57680)
- 管理(53327)
- 科学(53110)
- 农(51904)
- 财(50651)
- 大学(44569)
- 教育(43152)
- 学学(41916)
- 农业(35832)
- 技术(34055)
- 融(27777)
- 金融(27777)
- 业经(25081)
- 财经(24918)
- 经济研究(23590)
- 经(21201)
- 问题(19446)
- 图书(18797)
- 业(18262)
- 科技(17509)
- 技术经济(17374)
- 版(17312)
- 统计(17160)
- 理论(17153)
- 资源(15822)
- 实践(15773)
共检索到519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翔华 王竹
文章从建筑设计标准、家庭全生命周期和保障收入线三个维度,探索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测算出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最大值、动态的住房保障面积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最小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租型和配售型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翔华 王竹
文章从建筑设计标准、家庭全生命周期和保障收入线三个维度,探索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测算出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最大值、动态的住房保障面积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最小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租型和配售型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罗云毅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岳国强 高振宇 黄英 郑思齐 任荣荣
住房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主要形式应是廉租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打破"二元"体制下对城镇范围内住房和居民群体的分割,而以整个城镇范围为基础,需要考虑迁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城中村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算,城镇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大约占城镇常住家庭总数的5%、并且每年增加40万户左右。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比例相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是足够的,现阶段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近年住房保障建设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政支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涛 何宜庆
为从定量上了解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住房保障规模和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构建了住房保障规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住房保障规模增加10%可抑制商品房价格4.67%的上涨幅度,表明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对商品房价格的抑制效应,并就如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玉坤
本文提出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具体可细分为购房补贴和租金补贴。根据补贴对象有无收入、有无住房四种情况,本文分别给了住房补贴额的计算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目的】建立一个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预测模型。【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出叶和展叶速率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以综合考虑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日长的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建立了温室标准切花菊叶面积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4和0.75。基于生理辐热积的预测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了48.2%和84.6%。【结论】本研究的叶面积...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叶面积指数 预测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住房保障课题组 刘琳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高振宇
一、我国现有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问题(一)住房保障定义过于宽泛,导致受惠群体并没有集中在最困难的低收入阶层盘点近1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应该说,现有住房保障制度对促进住房体制改革,满足城镇部分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缓解体制转轨时期政府住房保障资金短缺现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双华
城镇住房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基本状况,介绍了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一些国外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建立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这一制度应属于社会福利,主要由政府负责。具体包括:第一,地方政府在进行住房社会保障时要困地制宜,量力而行。第二,建立这一制度的资金(实物)来源结构和运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实施这一制度应注意的问题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住房 社会保障 低收入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雅莉
城镇住房租金补贴模式具有准入和退出机制的灵敏性及管理操作的简便性。对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减轻保障对象的住房支出负担和政府投资负担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分析租金补贴模式的内涵着手,借鉴德国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积极经验,为我国进一步保障居民住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住房保障 租金补贴 德国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陈翔宇
城市形象对促进城市自身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城市形象的四面体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城市形象建设扩展思路,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探讨影响城市形象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寻找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及作用方式,最终明确城市的定位以及确定多维度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
四面体模型 多维度 城市设计 城市形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光只 刘传俊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末及后"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比例,得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20%覆盖率规划目标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的结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土地供应、资金、建设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为后"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静 刘啸 张建坤
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住房制度中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本论文在定性分析和统计回归分析筛选出对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图,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并以对路径系数的分析解释了政府现行政策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市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之光 郑煜琦
所谓"住房过滤",是指在一二级联动的住房市场中,住房在不同收入阶层的房客间不断传递与流动,在其生命周期内不断更换房客的动态过程。由于住房具有耐久性和异质性,最初为较高收入房客建造的住房,随着时间推移,住房质量发生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春华 刘娟 成受明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四川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重点连片扶贫开发区,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洼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和"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加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域,以集聚—碎化指数、重力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经济、人口、社会、地理空间等4方面指标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研究四川秦巴山区现状城镇等级规模、城镇聚集程度和城镇空间关系,并通过变异系数、城镇中心性和城镇发展实力分析,探索城镇等级规模变化趋势,以期为四川秦巴山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和发展提出一定依据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琳琳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土地资源的约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必须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建设和保障标准,防止由于过高追求保障水平而带来的福利刚性问题。设置适度可行的保障标准,关系着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和运营的可持续性,需要认真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间经济发展、城镇化与住房保障财政供给——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框架的实证研究
最低工资标准改善了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吗?——基于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研究
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
为“需求决定房价说”正名——基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思考
基于多维度谱系的文献著者社会网络模型研究
试论“过滤”模型对于城镇住房市场分层供应体系的理论启示
住宅产业综合测度方法研究——基于恩格尔系数与人均住房面积模型分析
关于完善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思考——基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和“重庆模式”的启示
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