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5)
- 2023(15280)
- 2022(13449)
- 2021(12658)
- 2020(10594)
- 2019(24742)
- 2018(24572)
- 2017(47393)
- 2016(25591)
- 2015(28998)
- 2014(28841)
- 2013(28265)
- 2012(25562)
- 2011(22911)
- 2010(22798)
- 2009(20753)
- 2008(20173)
- 2007(17233)
- 2006(14754)
- 2005(12539)
- 学科
- 济(101477)
- 经济(101369)
- 管理(75390)
- 业(70167)
- 企(59798)
- 企业(59798)
- 方法(51316)
- 数学(44851)
- 数学方法(44045)
- 农(26190)
- 中国(25012)
- 财(24782)
- 业经(22918)
- 学(21769)
- 地方(19860)
- 理论(18922)
- 农业(17690)
- 和(17264)
- 贸(17185)
- 贸易(17171)
- 制(16936)
- 易(16683)
- 务(16425)
- 财务(16332)
- 财务管理(16296)
- 环境(16093)
- 技术(16029)
- 企业财务(15362)
- 划(14565)
- 银(13521)
- 机构
- 大学(357600)
- 学院(356749)
- 管理(145814)
- 济(136475)
- 经济(133422)
- 理学(127613)
- 理学院(126237)
- 管理学(123574)
- 管理学院(122932)
- 研究(113172)
- 中国(83630)
- 京(75791)
- 科学(73094)
- 财(60934)
- 农(56094)
- 所(55709)
- 业大(54798)
- 中心(52598)
- 研究所(51296)
- 江(50421)
- 财经(49941)
- 北京(47459)
- 范(47153)
- 师范(46710)
- 经(45557)
- 农业(43914)
- 院(41947)
- 州(41252)
- 经济学(40075)
- 技术(38833)
- 基金
- 项目(254000)
- 科学(199578)
- 基金(183831)
- 研究(183620)
- 家(160464)
- 国家(159158)
- 科学基金(137733)
- 社会(113921)
- 社会科(107998)
- 社会科学(107965)
- 省(99837)
- 基金项目(97646)
- 自然(91799)
- 自然科(89615)
- 自然科学(89594)
- 自然科学基金(87927)
- 教育(85800)
- 划(83939)
- 资助(76670)
- 编号(75553)
- 成果(59273)
- 重点(56610)
- 部(55594)
- 发(53014)
- 创(52658)
- 课题(51388)
- 创新(49051)
- 科研(48797)
- 教育部(47605)
- 大学(47248)
- 期刊
- 济(141645)
- 经济(141645)
- 研究(97743)
- 中国(65002)
- 学报(57304)
- 管理(52615)
- 科学(52304)
- 农(49156)
- 财(46127)
- 大学(43616)
- 教育(41497)
- 学学(40774)
- 农业(34618)
- 技术(34410)
- 融(24676)
- 金融(24676)
- 业经(24197)
- 财经(23037)
- 经济研究(22388)
- 图书(20722)
- 经(19616)
- 业(18480)
- 问题(18101)
- 资源(17969)
- 技术经济(17864)
- 统计(17822)
- 科技(17579)
- 版(16628)
- 理论(16615)
- 策(16298)
共检索到50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慧 吕岩威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台湾、香港、澳门,下同)的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新疆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我国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的水平状态以及所处的位次和层次,探讨了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区际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间的资源承载力差别很大,东部经济发达的各省市资源承载力较高,显示出经济发展对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互补性明显,西部经济落后的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较差,显示出其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依赖度较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新光 栾芳芳
选取水资源开发率、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需水定额及生态用水率共8个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为0.3179,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水资源供给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保障,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小,在跨越式发展中必须适度发展以保障新疆水资源健康。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 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骏 董锁成 李泽红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承载力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亮 游珍 林裕梅 王秀芬 陈金辉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 宁国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亮 游珍 林裕梅 王秀芬 陈金辉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职能部门需统筹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机制。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 宁国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逸昕 崔茂中
借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业内首次提出产业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进而探讨产业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在产业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如何选取评价指标,如何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并进行排序非常关键。将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加以综合应用,是比较科学和实用的解决对策。构建了产业资源综合承载力理论模型,并给出了产业资源承载力评估研究阶段的技术路线图。
关键词:
产业资源承载力 综合应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本文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秦皇岛景区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预警 模糊评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叶得明 陈年来
[目的]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研究,了解河西走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况,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河西走廊地区真实情景期(20032015年)、仿真情景期(2016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测评。[结果](1)2003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5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武威市从强赤字承载波动上升为弱赤字承载。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从强赤字承载过渡到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南彩艳 粟晓玲
针对水土资源承载系统的不确定性,在了解集对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其进行改进,将三级评判扩展到五级评判,进而建立基于改进SPA的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方法对关中地区影响水土资源承载力的20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到关中地区各地市水土资源承载等级。在综合评价中,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以提高权重的可靠性,为了验证改进SPA的合理性,将其评价结果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除咸阳和渭南2008年水土资源承载等级为Ⅱ级外,其他地市均为Ⅲ级,承载基本平衡;②在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用集对势区间定位或同一度判定样本等级均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改进S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论文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内在机理研究,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水资源承载力DPSIRM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子系统明确的含义,以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投影寻踪优化,构建耦合SA-PP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分析投影特征值的历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即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逐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处于水资源可支撑的规模范围内。2006年以前,水资源承载力呈加速增长趋势,其增长潜力较大。2006年以后,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而2009和2011年年增幅趋于零。最佳投影方向各分量的大小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值越大则对应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越大。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5项指标依次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三废"治理投资、人均GDP、单位GDP水耗和森林覆盖率。压力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比重为26.15%,表明压力子系统是影响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最重要因子。研究表明此模型具有实用性,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论文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内在机理研究,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水资源承载力DPSIRM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子系统明确的含义,以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投影寻踪优化,构建耦合SA-PP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分析投影特征值的历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即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志伟
文章根据北京市城市的性质、定位与发展的目标,对北京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新的视角对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与应用,进而为促进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