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9)
- 2023(8455)
- 2022(7304)
- 2021(6771)
- 2020(5730)
- 2019(13446)
- 2018(13041)
- 2017(25144)
- 2016(13217)
- 2015(14781)
- 2014(14362)
- 2013(13855)
- 2012(12327)
- 2011(10782)
- 2010(10150)
- 2009(8850)
- 2008(8183)
- 2007(6661)
- 2006(5312)
- 2005(4149)
- 学科
- 济(53461)
- 经济(53408)
- 管理(38200)
- 业(35871)
- 企(30316)
- 企业(30316)
- 方法(30201)
- 数学(27101)
- 数学方法(26630)
- 农(13547)
- 财(13415)
- 中国(11583)
- 业经(11293)
- 学(9479)
- 务(9293)
- 财务(9243)
- 地方(9232)
- 财务管理(9220)
- 农业(9109)
- 企业财务(8791)
- 贸(8658)
- 贸易(8655)
- 理论(8578)
- 技术(8486)
- 易(8433)
- 环境(8344)
- 和(8144)
- 制(7402)
- 划(7380)
- 融(6007)
- 机构
- 学院(176645)
- 大学(176353)
- 管理(74739)
- 济(72415)
- 经济(71124)
- 理学(66507)
- 理学院(65893)
- 管理学(64578)
- 管理学院(64261)
- 研究(53726)
- 中国(39526)
- 京(35576)
- 科学(34107)
- 财(30789)
- 农(29986)
- 业大(28926)
- 中心(26678)
- 财经(25972)
- 所(25035)
- 经(23947)
- 农业(23740)
- 江(23544)
- 研究所(23341)
- 经济学(22157)
- 范(21295)
- 北京(21024)
- 师范(21021)
- 经济管理(20565)
- 经济学院(20285)
- 院(20117)
- 基金
- 项目(134103)
- 科学(106977)
- 基金(99271)
- 研究(95544)
- 家(87151)
- 国家(86495)
- 科学基金(75842)
- 社会(61785)
- 社会科(58834)
- 社会科学(58817)
- 基金项目(53055)
- 省(52780)
- 自然(50515)
- 自然科(49397)
- 自然科学(49386)
- 自然科学基金(48452)
- 教育(44639)
- 划(44582)
- 资助(40387)
- 编号(37545)
- 重点(30292)
- 部(30138)
- 创(28794)
- 发(28307)
- 成果(27598)
- 创新(26976)
- 科研(26682)
- 国家社会(26407)
- 教育部(25896)
- 人文(25372)
共检索到23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山 梁邺 徐玖亮 阮云泽 罗剑 李婷玉
【目的】本研究基于多种研究方法,阐明影响菠萝感官品质的关键质构和理化指标,建立菠萝果实质地及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优良菠萝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7个不同品种的菠萝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评价、质构测试和理化分析等方法,结合方差分析和不同维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菠萝感官总分的关键质构、理化指标,并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以筛选出的关键质构特性、理化指标为自变量,感官评价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模型,用于菠萝质地及食味品质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菠萝部分质构属性及理化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硬度、咀嚼性、最大剪切力、糖酸比、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可溶性果胶等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5%,而弹性、凝聚性等在品种间的变异较小。不同品种菠萝感官总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台农17号’>‘台农16号’>‘台农4号’>‘金菠萝’>‘台农11号’>‘无刺卡因’>‘巴厘’,‘台农17号’的果实质地和食味品质最佳,其固形物含量为16.23%,糖酸比为31.82,可溶性果胶含量为23.72 mg·g-1,咀嚼性为789.77 mJ,硬度和最大剪切力分别为1 826.55 N、3 491.37 N。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感官总分的关键指标包括质构属性中的硬度、咀嚼性、最大剪切力和理化指标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及可溶性果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菠萝感官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 2为0.916,标准偏差为0.11。【结论】菠萝品种间质地与食味品质差异大,采用单一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各品种菠萝质地与食味品质。本研究明确了影响整体感官满意度的6个关键分析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关键质构和理化指标的菠萝感官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菠萝的质地与食味品质,以弥补人工感官分析中客观性不足的缺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国珍 刘吉新 孙有泉 世荣 春原嘉泓
通过对43个粳稻品种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稻米食味品质好坏与米饭外观(光泽)、粘性、软硬呈正相关;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呈负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栽培,食味不同,在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区明显优于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基本确定了滇中温暖粳稻区(海拔1,500~1,800米)和滇中北部温凉粳稻区(海拔1,850~2,200米)食味鉴定的标准品种及其等级。
关键词:
粳稻,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品种,云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兰茜 濮秋婕 白亭玉 吴月仙 吴刚 谭乐和 胡雅莉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模式下不同质地土壤微环境差异及其与果实关键品质(糖分)的潜在关系,为区域性的果园培肥和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施肥方案一致、土壤质地分别为壤土、砂壤土和砂土的‘马来西亚1号’标准菠萝蜜园,采集养树期、花期和果期的菠萝蜜根周土壤和成熟果实,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线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糖分的变化及潜在关系。【结果】砂壤土和砂土微生物碳源利用变化趋势均为养树期>花期>果期。壤土微生物碳源代谢强度大小为果期>养树期>花期。土壤微生物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是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砂土各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丰度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且在养树期和果期较高。壤土各时期线虫生态指数和土壤pH、有机质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果实中的葡萄糖含量表现为砂壤土>壤土>砂土,其他糖组分在各质地土壤中差异不显著。采样时期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土壤质地对菠萝蜜果实糖分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异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影响各异,土壤质地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养树期和果期菠萝蜜根际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及功能,最终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和果实品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钱世炯 赵明岩 陈浩克 梁喜凤 魏艳红
为实现菠萝自动化刺眼去除作业,提出一种菠萝螺旋去刺轨迹搜寻算法。首先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取菠萝表面的点云数据;再利用Otsu方法确定最佳图像二值化阈值,提取菠萝刺眼点云,并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将菠萝刺眼点云分成不同组别,提取菠萝刺眼信息;然后提出轨迹搜寻算法,通过计算匹配代价方式解决轨迹搜寻中刺眼缺失及偏移问题;最后根据所寻轨迹规划去刺终端路径,实现菠萝螺旋去刺。实验结果表明:每个螺旋条上平均刺眼数量为11.1,平均遗漏刺眼数为0.53,去刺轨迹搜寻质量较高;刺眼完全去除率为98%,不完全去除率为1.39%,平均耗时41.7s,去眼效率高、效果良好;刺眼偏心距均值的平均值为0.57 mm,刺眼过切深度均值的平均值为2.63 mm,整体误差较小。刺眼去除精度能满足自动化去眼作业要求,可为菠萝自动去除刺眼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鸳缘 郑宝东 曾绍校 张帆 吴树铮
分别采用1%、2%、3%不同浓度莲子淀粉膜液(含天然防腐剂nisin)对鲜切菠萝片进行涂膜处理,再装入塑料盒中,用PE薄膜密封,于(5±1)℃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鲜切菠萝的成熟度、流汁率、色泽、硬度和细菌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可食性莲子淀粉涂膜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延缓鲜切菠萝的衰老、褐变、软化,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2%、3%涂膜处理组贮藏10 d内,莲子淀粉膜与nisin的协同作用可使菌落总数控制在105以下,符合鲜切果蔬的食品卫生要求.因此,采用莲子淀粉涂膜处理能有效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
关键词:
莲子淀粉膜 鲜切菠萝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锐 马瑞峻 陈瑜 伍恩慧 杨金鹏 温国政 潘雄
夹切一体的菠萝(Ananas comosus (L.) Merr.)采摘器在进行田间采摘作业时,需要自主确定果茎切割点位置,而菠萝果茎处容易被植株叶片、苞叶遮挡,采用单一图像处理的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到果茎切割点位置,为此提出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菠萝果茎切割点位置检测方法。将深度相机和多组光电传感器结合,利用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融合RGB-D深度信息,实现对菠萝冠芽顶部至果实底部长度测量,再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变化判断菠萝采摘器是否到达冠芽顶部位置,并将冠芽顶部作为起始位置,控制采摘器下降速度和时间,从而保证采摘器底部安装的切割刀准确抵达果茎切割点位置。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真实菠萝果茎切割点检测成功率达到85%,满足菠萝采摘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果茎切割点检测准确性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保国 李月梅 张强 杜学梅 王永康 李振岗
为探明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其制干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中阳木枣系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改良的因子分析对干枣单果重、制干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饱满度等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各品种果实品质因子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中阳木枣系品种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以中阳木枣系各品种的加权主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中阳木枣系品种进行分类;运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表明:中阳木枣系品种干枣糖酸比、核重、干枣含酸量、干果单果重、鲜果单果重和抗裂果性6项指标性状差异较大;因子分析表明,前5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91.226%,能反映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7名的中阳木枣系品种由高到低依次是临黄1号、晋园红、方木枣、长条枣、陕北长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基于各品种加权主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将19个中阳木枣系品种分为4类: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和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较高,制干性能好且抗裂性强,属于制干品质优良的品种;木枣抗裂1号、方木枣和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也较高、果个小、抗裂性较强且风味好,属于制干品质较优良的品种;木枣1号、帅枣1号、帅枣2号和帅枣3号这一类制干性能较差,其主要特点是果个大、肉质疏松、抗裂性较差,属于适宜加工蜜枣的品种;其余8个品种为一类,制干品质一般。判别结果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长条枣、方木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这7个品种制干品质较好,且抗裂性较强,在晋西沿黄丘陵枣区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对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得出量化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了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的优劣,体现了评价方法和分类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亚恒 贾培龙 乜兰春 赵文圣 赵佳腾 王金祥 刘杰
【目的】对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进行评价,为建立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标准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质构多面剖析法(TPA,质地参数包括TPA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穿刺试验(puncture test,质地参数包括穿刺硬度、脆度和黏附性)和感官评价法(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果肉粗细)对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果实质地进行评价。经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感官评价指标与质构仪测试指标间的关系模型,明确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重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厚皮甜瓜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结果】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质构仪评价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仪器评价的硬度、脆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了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和果肉粗细的预测模型。质构仪测试指标的因子分析中筛选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377%。第1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咀嚼特性,第2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黏附性,第3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回复性。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影响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参数。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按质地指标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特点是硬度、脆度、紧实度最高,果肉最粗,多汁性最低;第Ⅲ类群的特点是硬度、脆度、紧实度最低,果肉最细,多汁性最高;第Ⅱ类群的特点是各项指标处于中间水平。每一大类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结论】质构仪测试指标能够反映厚皮甜瓜果实质地品质,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评价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涛 王骥 麦仁贵
为提高不同成熟度种植区域的机械采摘菠萝准确率,保证菠萝品质,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8的实时菠萝成熟度目标检测方法。针对自然环境下菠萝机械采摘中存在目标小、数量密集和光线遮挡等问题,改进模型把原始YOLOv8模型中主干部分、颈部部分的公共卷积替换成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onv),精简模型参数;在融合特征前增加了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使特征融合更关注重要的特征,提升目标检测的准确率;使用EIoU损失函数替换YOLOv8网络原损失函数CIoU,加快网络收敛速度。结果显示,改进模型对菠萝成熟度检测PmA为97.33%,与Faster RCNN、YOLOv4、YOLOv5、YOLOv7对比发现,PmA分别提升5.53、7.91、4.38、4.66百分点;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算法模型参数量仅为16.8×10~6。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提高了菠萝成熟度识别的精度和推理速度,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菠萝成熟度 YOLOv8 目标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丽 袁剑龙 段惠敏 蒋彤晖 刘玲玲 张峰
【目的】马铃薯块茎质地综合评价有利于对马铃薯加工品质性状的细分和准确定位用途,辅助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选育,同时加快马铃薯产品的开发。【方法】以主栽马铃薯品种块茎为材料,采用穿刺、二次压缩(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和剪切 3 种质构检测模式分析块茎质构参数:穿刺距离、穿刺起始力、穿刺速度、压缩形变量、压缩速度、压缩间隔时间、压缩起始力、剪切起始力和剪切速度;根据最佳质构测试参数测定 8 个不同品种块茎质地参数,分析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块茎品质评价最佳质地参数。【结果】鲜块茎穿刺最优参数:探头型号为圆柱金属探头(TMS 2 mm Steel),穿刺距离为 2 mm,起始力为 2.5 N,检测速度为 50 mm·min~(-1);TPA 压缩最优测试因素(鲜/熟):鲜、熟块茎圆柱体样品直径和高度均为 10—15 mm,检测探头的选择对鲜块茎质地无显著差别,熟块茎最优探头型号为圆柱铝制探头(TMS 36.0 mm Aluminum Cylinder);最优参数(鲜/熟):形变量 50%/60%,检测速度 60 mm·min~(-1)/80 mm·min~(-1),间隔时间 6 s/10 s,起始力均为0.7 N;剪切最优参数(鲜/熟):长方体样品(30 mm×15 mm×10 mm),探头型号为轻型单刀探头(TMS Perspex Knife Edge),检测速度均为 60 mm·min~(-1),起始力为 1 N/0.5 N。不同品种块茎相关性分析表明,弹性与薯皮脆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穿刺和剪切其他质地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鲜块茎穿刺、TPA 压缩与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10—0.959);熟块茎 TPA 压缩和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41—0.952)。【结论】穿刺、TPA 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鲜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薯皮硬度、薯皮脆性、TPA 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作为比较鲜块茎质地差异的重要参数;TPA 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熟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TPA 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以作为比较熟块茎质地差异性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马铃薯 质构参数 穿刺 TPA压缩 剪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武玲 吴玮 李藏铭 王秀蛟
用SephadexGSO凝胶过滤纯化果实菠萝蛋白酶在SDS-聚丙烯酸胺电泳上表现为一条带。在以酪蛋白为底物,PH7.2~35℃条件下,果实菠萝蛋白酶的KM值为0.7,Vmax为134.2mg·mL-1·min-1。果实菠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65℃(以酪蛋白为底物,PH72),最适PH为7~9(以酪蛋白为底物,35℃),活化能△G为111.67kJ·mol-1。
关键词:
酶动力学 热稳定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渊林 曾小红 孙光明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外菠萝品种信息基础上,根据菠萝的园艺学分类,对国外菠萝品种进行基本分类描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郁志芳 陈崇顺 赵友兴 徐英
新鲜菠萝经机械削皮、去果眼、切分和清洗后用 4种保鲜方法处理 ,分别在 4~ 5℃和 14~ 15℃下贮存 ,并测定菠萝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及致病菌 ,同时进行色、香、味和质地等的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 ,含 0 2~ 0 4g/ 10 0mL食盐、 8~ 12g/ 10 0mL蔗糖和 0 3~ 0 5g/ 10 0mL柠檬酸的溶液于 6 6~ 75℃处理 3~ 6min能使菠萝的生命活动维持在较低水平 ,保持菠萝原有的新鲜状况 ,且产品的各项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即食产品的卫生要求。产品贮存在 14~ 15℃下 7d或 4~ 5℃下 14...
关键词:
菠萝 即食 保鲜 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文涛 袁德义 张日清 韩志强 黄春元 段练
以14个品种的鲜食枣为试材,通过分析其10项果实性状指标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14个品种的鲜食枣可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差异相对较大;②用隶属函数法从转化后的数据中提取公因子,特征根>1的公因子为果实风味因子、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果实V?C含量及可食率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338%、23.273%、20.865%、12.37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5%;③金丝4号、沾化冬枣、脆枣、大果冬枣、金丝蜜枣、糖枣、鸡蛋枣、苹果冬枣、早脆王、芒果冬枣、玉泉8号、特早4号、蜜...
关键词:
鲜食枣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