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6)
2023(14185)
2022(12313)
2021(11499)
2020(10078)
2019(23278)
2018(23377)
2017(45965)
2016(24525)
2015(28177)
2014(28259)
2013(27932)
2012(25952)
2011(23506)
2010(23564)
2009(22154)
2008(21982)
2007(19693)
2006(17215)
2005(15596)
作者
(71035)
(59472)
(59418)
(56599)
(37782)
(28493)
(27262)
(23372)
(22290)
(21252)
(19962)
(19952)
(18930)
(18758)
(18455)
(18354)
(18088)
(17642)
(17289)
(17031)
(14850)
(14551)
(14503)
(13579)
(13436)
(13286)
(13242)
(13222)
(12019)
(11750)
学科
(103211)
经济(103072)
管理(77217)
(73996)
(61399)
企业(61399)
方法(50442)
数学(44338)
数学方法(43845)
(30186)
(27325)
中国(27145)
(27059)
贸易(27047)
(26316)
(24142)
业经(21684)
技术(19515)
(18569)
(18453)
财务(18392)
财务管理(18344)
(18143)
银行(18102)
地方(17636)
(17547)
金融(17542)
农业(17413)
企业财务(17304)
(17246)
机构
大学(362401)
学院(360956)
(155613)
经济(152516)
管理(141059)
理学(121470)
理学院(120232)
管理学(118250)
研究(117958)
管理学院(117593)
中国(90372)
(75226)
(74247)
科学(68646)
(58940)
财经(58855)
(56144)
中心(54695)
(53524)
(53277)
研究所(52973)
业大(51346)
经济学(48264)
北京(47254)
(44348)
农业(44192)
师范(43911)
经济学院(43836)
财经大学(43619)
(42635)
基金
项目(235225)
科学(185695)
研究(172698)
基金(172152)
(148932)
国家(147750)
科学基金(127016)
社会(110610)
社会科(105102)
社会科学(105074)
基金项目(91001)
(90962)
自然(81416)
教育(80605)
自然科(79527)
自然科学(79505)
自然科学基金(78095)
(76704)
资助(71064)
编号(70137)
成果(56894)
(53949)
重点(52865)
(49782)
(49607)
课题(47891)
教育部(46731)
创新(46530)
(46463)
国家社会(46030)
期刊
(167086)
经济(167086)
研究(105968)
中国(66555)
(58533)
学报(52330)
管理(52026)
(49950)
科学(49028)
大学(40576)
学学(38360)
教育(34482)
(34453)
金融(34453)
技术(33976)
农业(33829)
财经(29298)
经济研究(27310)
业经(26782)
(25097)
(23759)
问题(23453)
国际(21209)
技术经济(19394)
统计(17993)
(17952)
理论(17806)
商业(17300)
(16497)
(16103)
共检索到53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化尧  
学术界对中国进出口技术外溢问题给出了多种解释,却少有文献关注到技术外溢时滞和成熟度差异对外溢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外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造了全要素创新效率指标(TFI),与TFP进行对照来检验不同外溢机制的这两方面影响,并结合特定时期的进出口特征事实进行了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但由于不同外溢机制的时滞不同,且在分析期存在明显的模型结构转型,应结合现实给出不同阶段和不同外溢机制的特定解释。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验证多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对照性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平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的进出口与技术进步的协整因果关系作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技术进步和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进口和出口的增长;出口和进口互为因果关系,但是出口和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从短期来看,出口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进步不是出口的原因;进口不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技术进步也不是进口的原因;进口是出口的原因,但出口不是进口的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欢  王燕  
技术进步方向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因素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技术进步方向,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大多数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都是偏向资本的,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6-2011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原因,并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国际贸易是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使中国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向。致使中国技术进步方向有偏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资本深化、国有经济比重降低、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今格  
本文以两个国家、单部门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种类增加型创新与质量提高型创新两个角度,分别推导封闭经济、仅存在知识的跨国溢出和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三种情况下的创新增长率及消费指数的增长率,并将这三种情况下的增长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发生条件下的创新增长率和消费指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仅有跨国知识溢出时的增长率,最后是封闭经济的增长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赵新华  
在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经济结构效应、生产技术进步效应、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效应以及它们之间共同作用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进出口规模、进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从工业总体还是从进出口部门来看,技术进步(包括生产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对减少工业污染排放的效果最大;结构变化及其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效果在工业总体和进出口部门中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出口导致的污染排放占了各种工业污染排放的25%以上,出口污染排放量高于进口污染排放减少量,但"污染避风港"的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知  宣琳露  李浩然  
很多学者测算出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是偏向资本的,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除了理论中指出的要素价格和禀赋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也有可能诱导技术进步偏向某种要素,国际贸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而技术模仿使我国直接复制了发达国家偏向于资本的技术,所以我国的技术进步也偏向资本。本文则发现,国际贸易是通过影响要素价格这一途径促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本文利用1997-2012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贸易会使得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但是出口贸易并不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进一步的,引入要素价格扭曲这一中介因素后,我们发现进口贸易减轻了劳动价格扭曲,进而使得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而言越发低于其边际产出,促使企业选择了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方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  
使用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和VAR模型,分析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都会使得中国制造业工资上涨。从制造业的不同行业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会对绝大多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产生确定方向的影响,而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影响方向不确定;工资本身的惯性和刚性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国际贸易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是工资变动的主要原因,但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变化中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本文实证研究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支出R D,专利授权总量PT,发明专利授权总量P T I三个变量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流量、经济开放度OPEN、金融发展水平FL、贸易出口额E X和进口额I M分别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O F D I和I M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仍不显著,对研发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极其有限,而E X对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邱瑞  张玉喜  
文章应用VAR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78~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进口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而且技术进步促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张,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忠  郑智昕  
在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分析和代数证明,本文分别阐述了在小国情形和大国情形下,出口部门与进口部门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一国的生产模式、贸易模式、要素报酬、要素密集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建军  仇怡  
通过分析东道国的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以及制度等因素对一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机理,构造了相关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与制度等因素是制约一国获得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影响因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仁爱  冯根福  
无形技术外溢在隐性技术知识的跨国溢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构建的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贸易、FDI和无形技术外溢渠道从G7国家有效外溢到中国的R&D存量,并基于2001~200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3种国际性技术外溢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无形技术外溢显著促进了中国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时代其弹性系数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贸易技术外溢同样促进了各省份的技术进步,其影响规模和发展趋势与无形技术外溢相似;FDI技术外溢未能显著促进各省份的技术进步,而国内R&D投资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对TFP的贡献要大于贸易和无形技术外溢。本文根据上述结论,从如何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