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2)
- 2023(11151)
- 2022(9262)
- 2021(8893)
- 2020(7368)
- 2019(17028)
- 2018(16531)
- 2017(31662)
- 2016(16565)
- 2015(18528)
- 2014(17905)
- 2013(17797)
- 2012(16090)
- 2011(14395)
- 2010(13646)
- 2009(12200)
- 2008(11421)
- 2007(9249)
- 2006(7660)
- 2005(6623)
- 学科
- 济(71811)
- 经济(71745)
- 管理(45825)
- 业(43505)
- 方法(36898)
- 企(34444)
- 企业(34444)
- 数学(34098)
- 数学方法(33684)
- 中国(20462)
- 农(18874)
- 财(17691)
- 贸(15823)
- 贸易(15817)
- 易(15499)
- 业经(13782)
- 学(12476)
- 制(12244)
- 农业(12112)
- 务(10759)
- 财务(10712)
- 财务管理(10687)
- 环境(10677)
- 地方(10492)
- 企业财务(10173)
- 银(10000)
- 银行(9980)
- 融(9809)
- 金融(9808)
- 和(9653)
- 机构
- 大学(230090)
- 学院(228862)
- 济(106187)
- 经济(104752)
- 管理(91734)
- 理学(80916)
- 理学院(80129)
- 管理学(78870)
- 管理学院(78448)
- 研究(77514)
- 中国(59736)
- 京(46905)
- 科学(45018)
- 财(44687)
- 财经(37440)
- 所(36477)
- 农(36110)
- 中心(35565)
- 经(34657)
- 经济学(34631)
- 研究所(33783)
- 业大(33486)
- 经济学院(31381)
- 江(29219)
- 北京(29107)
- 院(28574)
- 财经大学(28402)
- 农业(28354)
- 范(26999)
- 师范(26684)
- 基金
- 项目(165821)
- 科学(133273)
- 基金(126300)
- 研究(118476)
- 家(110802)
- 国家(110012)
- 科学基金(95732)
- 社会(79855)
- 社会科(76071)
- 社会科学(76055)
- 基金项目(66195)
- 自然(62028)
- 省(60687)
- 自然科(60664)
- 自然科学(60646)
- 自然科学基金(59596)
- 教育(54247)
- 资助(52175)
- 划(52101)
- 编号(44578)
- 部(38628)
- 重点(37343)
- 国家社会(35265)
- 发(35201)
- 创(34666)
- 教育部(33700)
- 成果(33618)
- 创新(32668)
- 科研(32624)
- 人文(32237)
共检索到31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翠玲 强文丽 牛叔文 王睿 张赫 成升魁 李凡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2)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3)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4)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万纯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提出“大食物观”以来,随着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均不断优化且差距不断缩小;分区域看,绝大部分地区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同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还面临一些问题,如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食物摄入失衡,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压力大,部分地区食物有序快速流通存在障碍等。基于此,应从消费端、供给端、流通环节发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食物流通效率等,优化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玲 易福金 熊博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肉蛋奶产品消费的增加。这一变化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以及作为豆粕生产主要副产品的豆油产量增加。本文借助ED模型(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Model)对以上相关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中国植物油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产品消费量将会通过畜牧业生产扩张和现代化使豆油产量增加,从而给非大豆类植物油国内供给带来挤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油料作物种植户和
关键词:
肉蛋奶产品 畜牧业 豆粕 豆油 植物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全世文 张慧云
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以及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情况,重点说明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的特殊性。结果显示,中国、日本、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存在明显差异。2010年以前,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先于消费总量达到稳定状态。国家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持续趋同,而是在趋同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异化。目前,中日、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分别为77.14%和73.62%,未来将逐渐步入下行通道。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经逐渐脱离了日本和韩国的消费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谷物、肉类和蔬菜的供能比更高,植物油、糖类的供能比更低。日本和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将逐渐减弱,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模式的特殊性。
关键词:
食物消费 结构升级 结构相似度 趋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全世文 张慧云
本文在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了食物消费结构收敛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基于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数据,本文分别计算了跨期和跨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性,进而检验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是否已经收敛到稳定状态。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消费总量虽然有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趋势,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在2006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此后进入了缓慢调整的阶段,且营养结构先于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到稳定状态。当前,收入增长对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的驱动作用已经非常微弱。谷物、肉类和果蔬类的供能结构变化在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与典型国家的食物消费结构也早在2000年前后或更早就已经趋同到了稳定状态。中国三大营养要素的结构几乎完全趋同于日本和韩国,但食物消费结构与两国的趋同程度只达到且稳定在80%左右。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食物消费模式的特殊性。
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 结构升级 结构相似性 收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季和
调整消费结构 优化食物构成─-对九江县农民家庭消费问题的分析张季和研究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和食物构成,旨在寻求农民家庭的合理生活方式,把各种消费的正常增长,建立在可以承受而且合适的消费水平上,从而树立起农民应有的正确的消费观。所谓消费结构是指一个家庭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本文重点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路径机制。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了四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的经济效应,并利用AnalyseGE程序解构了进口变动效应,以探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使国际市场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等高附加值食物的价格优势凸显,进口扩张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需求增长与国内有效供给的失衡性矛盾;贸易自由化推动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居民经济福利;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替代效应要远高于收入效应,竞争效应则需要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发挥效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琚润涛 唐增 高晶
本研究对甘肃省2000-2014年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从2000-2014年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在总的食物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加。2014年甘肃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是481.83 m3,低于同期的全国人均水平。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动物产品消费增加,导致虚拟水消耗增加。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的膳食平衡标准,未来甘肃省居民年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将增加133.42423.85 m3,这给原本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谢冬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与空间差异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虽然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样化结构,但是截至2017年仍然有多种食物的消费量小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标准;二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充分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这主要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与食物的可获得性有关;三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总体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除食用油以外,其余食物消费都存在局部正向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营养运动;二是培养居民平衡膳食消费理念;三是增强居民食物获取能力;四是丰富食物供给;五是利用食物消费集聚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文化有关。蔬菜消费在农区消费数量较高,而在牧区消费数量较低,这与市场的通达性有关系。营养摄入分析结果显示,农、牧居民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都基本满足了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但在拉萨和山南,农村居民脂肪摄入量仍显不足,这与两个地区居民肉类摄入不足有关。综上所述,虽然西藏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其消费结构仍需完善,食物消费仍以本地消费为主,未来在加强西藏农村居民营养干预中,应该增加市场肉蛋奶等多种类食物供应量,扩大西藏农村地区食物的可达性,尤其是牧区,充分挖掘市场在当地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改善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将为西藏农村地区居民膳食营养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云云 王灵恩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消费是居民消费的最基本内容。论文基于分层抽样,通过近1个月实地入户3 d跟踪调研称重获得粮食主产区山东省207户农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定量分析现阶段我国典型区域农村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及不同家庭规模下居民食物消费的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在山东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中占据最高比重(41.0%),粮食消费中以面粉及制品为主(59.0%),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71.9%)。2)三个案例地中,济南地区较德州和潍坊地区在酒水、食用油和调味品等非粮食食物上的消费量较高,而对粮食的消费量较低;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在蔬菜、面粉等粮食、调味品和食用油上的消费比经济水平低的家庭要少,而在肉类、水果、水产类和奶类上较多;人口规模较小的家庭比规模较大的家庭的人均食物消费量大。3)通过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摄入量数据比较发现,山东农村地区居民油和盐的消费量略高,对奶及奶制品、水产品、蛋类和水果的消费明显不足。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营养水平是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最基本而迫切的工作。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基础数据的准确获取提供了参考,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心田 易法海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食物生产结构调整和市场经营管理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选用线性支出系统(LES)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建立食物消费结构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主要食物消费作一实证分析,以为我国今后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市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