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5)
- 2023(15949)
- 2022(14058)
- 2021(13308)
- 2020(11070)
- 2019(25556)
- 2018(25139)
- 2017(48969)
- 2016(26590)
- 2015(29908)
- 2014(29985)
- 2013(28951)
- 2012(26416)
- 2011(23456)
- 2010(23251)
- 2009(20998)
- 2008(20209)
- 2007(17357)
- 2006(15082)
- 2005(12839)
- 学科
- 济(102212)
- 经济(102101)
- 管理(74948)
- 业(70683)
- 企(59166)
- 企业(59166)
- 方法(49084)
- 数学(42345)
- 数学方法(41703)
- 农(28797)
- 中国(27132)
- 财(26621)
- 业经(23442)
- 地方(23209)
- 学(21853)
- 农业(19179)
- 贸(18446)
- 贸易(18438)
- 易(17890)
- 理论(17667)
- 和(17012)
- 制(16935)
- 务(16584)
- 环境(16568)
- 财务(16508)
- 财务管理(16472)
- 技术(15972)
- 企业财务(15604)
- 策(14892)
- 划(14253)
- 机构
- 学院(364469)
- 大学(363625)
- 管理(147174)
- 济(141555)
- 经济(138355)
- 理学(127987)
- 理学院(126599)
- 管理学(124189)
- 管理学院(123538)
- 研究(119615)
- 中国(87735)
- 京(76454)
- 科学(75928)
- 财(64807)
- 所(58708)
- 农(57773)
- 中心(55233)
- 业大(55103)
- 研究所(53853)
- 江(52505)
- 财经(52096)
- 范(49559)
- 师范(49134)
- 北京(47781)
- 经(47465)
- 农业(45038)
- 院(44544)
- 州(42867)
- 经济学(41486)
- 师范大学(39637)
- 基金
- 项目(258312)
- 科学(203179)
- 研究(188963)
- 基金(186521)
- 家(162438)
- 国家(161069)
- 科学基金(138815)
- 社会(117719)
- 社会科(111524)
- 社会科学(111496)
- 省(101142)
- 基金项目(99208)
- 自然(91488)
- 自然科(89310)
- 自然科学(89288)
- 自然科学基金(87610)
- 教育(86890)
- 划(85493)
- 编号(78203)
- 资助(76901)
- 成果(62445)
- 重点(57724)
- 部(56464)
- 发(55098)
- 课题(53261)
- 创(53199)
- 创新(49567)
- 科研(49500)
- 教育部(48267)
- 大学(47968)
- 期刊
- 济(150211)
- 经济(150211)
- 研究(103947)
- 中国(65187)
- 学报(57154)
- 科学(52798)
- 管理(51993)
- 农(51795)
- 财(48119)
- 大学(43704)
- 教育(41642)
- 学学(40990)
- 农业(35974)
- 技术(32581)
- 融(28738)
- 金融(28738)
- 业经(25925)
- 财经(24001)
- 经济研究(23489)
- 图书(20478)
- 经(20475)
- 问题(19695)
- 业(18368)
- 科技(17739)
- 资源(17447)
- 技术经济(17317)
- 理论(17056)
- 版(17052)
- 统计(16487)
- 现代(16069)
共检索到51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敏 王成晖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广东省已公布的16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大数据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探索以多源数据为基础,建立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行全程评价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全方位把握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情况,并根据街区具体评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规划评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慧超 洪泉 李婧妮 赵萱 吴凡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大运河杭州段3个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探究街区评价与使用人群特征、评价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街区的关注偏好与评价差异。研究发现:(1)街区的业态、特色、历史感、消费成本是影响评价的关键因素;(2)女性较男性更关注于环境的"文艺"氛围,且关注或参与的活动类型更为丰富,本地游客较外地游客更关注于日常活动和交通可达性;(3)3大街区特色区分明显,桥西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最为丰富;(4)网络评论文本分析显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成效突出。文章建议街区管理者在未来适当调整街区业态,合理控制消费成本,引导游客对于街区文化与特色的认知,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评价;街区的改造提升应考虑不同属性游客的偏好,并充分关注原住民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同时借助"网红"效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大运河文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舒涵 王长松
运河遗产空间蕴含丰富景观资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感知形成基于景观的地方意象,其中,声音景观作为感知地方与空间的关键路径,对于遗产保护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了运河遗产空间内感知主体对于声音景观的感知、偏好和行为,研究发现:(1)从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和功能结构来看,位于不同街区位置的空间类型与声音景观的感知和偏好直接相关,越靠近运河河道,感知主体的积极情感相对越强烈,京杭运河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声音景观提供了相对积极的感知空间。(2)环境功能一定程度影响了感知主体对该地声音景观类型的心理预期,从而决定了对声音元素的情感偏好。在同一街区的不同地点,感知主体受环境与心理作用的影响,对不同声音景观元素的感知程度和偏好程度不同。(3)不同声音类型对感知主体情感偏好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在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中应重视对于声音景观的建设和维护,为运河遗产空间内历史街区的空间规划实践提供参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遥 殷敏 魏云 张宇 王伟杰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以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旭璐 吴亮芳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机更新下的街区文化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街区文化得以传承。针对某街区有机更新实践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文化碎片化、商业同质化、本土化缺失等问题,深入挖掘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策略研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顾俊剑 郭建军
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开发,以及远离该街区所拥有的历史人文价值倾向。有鉴于此,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应立足于其本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其内在的历史文化生命力,增强其外在的文化竞争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曦 黄耀志
历史文化街区的视觉污染是一个给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都带来严重威胁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视觉污染的因素谈起,分析了其现状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视觉污染 保护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彦 陆伟 齐昊聪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内涵,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有明晰的思路作为依据。本文以提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水平为目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特征,确定法律基础、政府角色、公众参与、规划工具和财政保障是重要的保护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美国、法国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保护因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茜 刘贵文 马昱 戴彦
当前,商业功能保护与植入已基本成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必要手段,对历史街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正负面影响。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商业开发控制与引导,形成适度的商业量,营造适宜的商业空间,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重庆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历史街区的商业化现象和商业化程度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估,进一步提出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评判标准,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研究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规划建议,以期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利用做出贡献。
关键词:
商业适宜度 历史街区 认知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兆芳 赵勇 李沛帆 谷峥
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公众感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中,公众普遍重视文物古迹保护,认为环境杂乱是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问题为质量加固和内部供热等设施的改造;在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应主要整治与历史街巷风貌不协调的环境设施,改变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反映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观意愿,可为政府在保护决策中提供依据,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亚暐 仝晖 任海东
在我国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集中体现所在城市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指出基于类型学思路的"层级嵌入"式建筑更新策略,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合理保护与良性更新的有效方法,即结合当代城市功能需求,在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空间中提取"原型",并在街区、建筑和建构上分层级应用于建筑更新中,实现积淀历史文脉与迎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行明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活力复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