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6)
2023(12522)
2022(10665)
2021(9917)
2020(8397)
2019(19139)
2018(18667)
2017(36091)
2016(19139)
2015(20802)
2014(20157)
2013(19467)
2012(17556)
2011(15489)
2010(14800)
2009(13008)
2008(12045)
2007(9985)
2006(8405)
2005(7030)
作者
(50172)
(42205)
(41832)
(39875)
(26630)
(20447)
(19097)
(16348)
(16209)
(14761)
(14552)
(14223)
(13445)
(13215)
(12829)
(12593)
(12587)
(12572)
(12286)
(12074)
(10211)
(10107)
(9975)
(9788)
(9489)
(9328)
(9008)
(8967)
(8345)
(8244)
学科
(79441)
经济(79381)
管理(49346)
(45649)
方法(36935)
(36715)
企业(36715)
数学(32428)
数学方法(31989)
地方(21216)
(20430)
中国(18136)
(17648)
业经(17137)
(14896)
农业(14153)
(12239)
贸易(12234)
环境(12030)
(11867)
(11793)
理论(11496)
(11349)
财务(11313)
财务管理(11293)
地方经济(11170)
(11077)
产业(10733)
技术(10705)
企业财务(10690)
机构
学院(250590)
大学(249564)
管理(100891)
(98442)
经济(96427)
理学(88516)
理学院(87459)
管理学(85760)
管理学院(85286)
研究(79730)
中国(59349)
(51699)
科学(51275)
(43165)
中心(39623)
(36936)
(36886)
业大(36677)
(36215)
财经(35958)
(35835)
师范(35473)
研究所(34334)
(32928)
北京(31343)
(30721)
经济学(30470)
(29239)
师范大学(29045)
农业(28741)
基金
项目(187348)
科学(150576)
基金(139030)
研究(135170)
(121550)
国家(120636)
科学基金(105898)
社会(87835)
社会科(83481)
社会科学(83462)
基金项目(75471)
(73178)
自然(69936)
自然科(68339)
自然科学(68327)
自然科学基金(67090)
(61968)
教育(61617)
资助(55281)
编号(54081)
重点(42434)
(41312)
成果(40884)
(40595)
(39387)
国家社会(37288)
创新(36869)
科研(36693)
课题(35848)
教育部(35073)
期刊
(98829)
经济(98829)
研究(64579)
中国(41736)
学报(36996)
科学(36478)
管理(33517)
(32178)
(31231)
大学(28672)
学学(26943)
教育(22555)
技术(21950)
农业(21873)
业经(17636)
(17231)
金融(17231)
财经(16170)
经济研究(15616)
资源(14799)
(13941)
问题(13803)
图书(13717)
统计(11766)
(11724)
科技(11704)
(11370)
理论(11333)
(11160)
(11022)
共检索到344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靳诚  
以洛阳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和社会调研数据的融合、挖掘,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洛阳市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所得结论如下:①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空间上呈现出"单核线网状"分布形态,具体表现为主城区网络最为密集,南部伏牛山旅游区、北部黛眉山旅游区网络相对稀疏,而其它各县市旅游区网络联系极其微弱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结构非常松散而且分布不均衡,中心化趋势明显且对核心景区依赖性较高。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是典型的核心—边缘型网络,但是核心景区对边缘景区的"涓滴效应"有限。③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帮派"性较强,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外部松散的独立结构。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共得到24个派系,24个派系均呈现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为中心的构造特征。④根据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可将洛阳市提炼为以洛阳市区为核心旅游区,北部黛眉山和南部伏牛山为次核心旅游区,其它县市为边缘旅游区的"一心两翼"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周内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翘尾"形,星期六和星期天客流量最大,日内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平勺"形特征。(3)洛阳市旅游流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出"小型化、斑块化、大分散、小集散"和"一核多中心"的特征,热点区倾向于向高等级旅游景区聚集、城市中心城区集聚、重要交通设施集聚。(4)洛阳市旅游流日内各时段空间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变化主要发生在主城区,根据空间相似性,可分为两个阶段,0~9时段为游客休整期,旅游者活动较少,空间分布范围较小,9~24时段为游客游览和夜生活期,游客较为活跃,活动范围较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中轩  吴国玺  
通过对洛阳市旅游景点体系的集聚度、通达度和分异度指标分析,认为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均匀、中部集聚态势,景点网络的通达度有待提高。基于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品位度空间分布等高线图,将洛阳市旅游资源化为3个核心-边缘单元:即洛阳——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栾(川)嵩(县)——山岳旅游资源体系和新安——山水旅游资源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的离散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讨论了3个资源体系目前所处的阶段和边缘地区可能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锋  
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征求专家和旅游者的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由旅游景观环境、旅游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旅游地信息环境5个城市旅游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城市旅游环境各指标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协调发展度两方面考虑,通过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单项指标评分、构建协调发展度矩阵等步骤以测定出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等级。文章最后对开封市和洛阳市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测评,得出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偏下,洛阳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闫丽洁  杨瑞霞  石忆邵  孙婷婷  
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模拟建模框架,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CA模型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城市增长、扩展和土地利用演化模拟等方面较为合适,成为CA应用的热点。探讨利用GIS技术开发CA模型将会改善CA模拟城市扩展的环境,建立典型的城市CA模型也会发现新的参数和转换规则。基于CA原理,结合GIS与RS技术,在ArcGIS平台中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GIS-CA模型系统。以洛阳市为研究区域,对其城市扩展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将人为的规划因素加入到CA模型中,打破了CA模型只能模拟城市受自然因素影响而进行的扩展。模拟结果比较真实可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东月  
[目的]通过对洛阳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洛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以对其开发利用提供全新的参考路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社会效应构成评价综合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及综合层3个部分在洛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选取,共包含15个具体指标,构成一个梯级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 3个部分的权重分布情况为资源要素价值(0.647 9)>资源开发条件(0.229 9)>社会效应(0.122 2);指标层权重处于第一层次的指标有文化研究价值(0.136 7)、乡村扶贫效应(0.131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0.126 5)和资源丰富度(0.093 1)。[结论]洛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占基本类的71%,具有极强的开发潜力;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是洛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洛阳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成文,杨开忠,钟海生  
本文从外向型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着手,分析了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市场基础,进而分析了其旅游产品外向型发展的可能性,指出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必须发展古文化旅游产品,并完善其外向型服务水平。文章在分析了洛阳市发展外向型旅游业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洛阳市旅游业外向型发展的五大战略:即CIS导入战略(旅游形象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市场外向型战略);精品化战略(产品外向型战略):企业化经营战略(服务外向型战略);官产学民媒互动战略(旅游业外向型整体战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科   王尧  
随着征信市场发展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覆盖面不断扩大,征信维权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维权种类多元化、诉求复杂化、协调难度大。通过分析征信维权的现状及根源,从金融业态、银行合规、主体意识等多个视角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影响征信维权的多维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主体的征信认知、维权意识、维权风险、新金融业态的出现、金融机构的业务合规性均会导致征信维权事件的发生。对此,从不同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解决征信维权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学伟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和“全景栾川”的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回购,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和全域智慧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对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凝聚子群和块模型等分析后发现,该网络具有集聚性、优势子结构有区域指向并具跨越之势、节点的功能各异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旅游空间政策的制订策略: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良性发育;发挥凤凰、张家界武陵源和天门山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治理;关注非邻接地区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娟  胡静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献伟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监测—评估—优化—规划"良性循环中的关键节点。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市级评估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构架中的衔接逻辑,提出了基于地方特色的评估体系构建流程,并结合洛阳市本底特色,提出了"黄河战略"在洛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中落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欣嵘  尹海伟  徐建刚  孔繁花  侯玉洁  
近年来,城市绿道网络研究受到学术界、城市管理者和民众的日益关注。本文以洛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最小费用路径(LCP)方法,利用城市内部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并兼顾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分别构建了研究区的生态绿道网络、遗产绿道网络和通勤绿道网络,通过GIS空间叠置分析得到了研究区的多功能复含型绿道网络。研究结果对合理确定研究区绿道网络的空间结构、建设重点地段和建设时序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颖   侯国林   刘润佳   潘晓青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网络游记和照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南京市不同类型亲子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不同类型的亲子游时序特征受到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差异。(2)历史文化型节点呈“大聚簇”分布格局,休闲娱乐型和自然生态型节点则表现为零星分散的“小斑块”格局。(3)节点的空间等级由高到低、集聚和扩散能力由强到弱均依次为历史文化型、休闲娱乐型、自然生态型。(4)整体网络发育尚不成熟,核心-边缘结构显著。其中,位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型亲子游网络发育完善,休闲娱乐型亲子游网络次之,边缘区的自然生态型亲子游网络发展落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