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6)
2023(13274)
2022(11727)
2021(11000)
2020(9221)
2019(21446)
2018(21128)
2017(41040)
2016(22059)
2015(24723)
2014(24404)
2013(23646)
2012(21420)
2011(18902)
2010(18436)
2009(16336)
2008(15487)
2007(12929)
2006(10883)
2005(8905)
作者
(61035)
(50647)
(50277)
(47850)
(32131)
(24349)
(22926)
(20188)
(19357)
(17687)
(17347)
(16929)
(15825)
(15775)
(15633)
(15292)
(15245)
(15163)
(14489)
(14299)
(12476)
(12132)
(12119)
(11524)
(11329)
(11106)
(11070)
(11061)
(10211)
(10138)
学科
(84832)
经济(84745)
管理(62436)
(58279)
(48809)
企业(48809)
方法(43555)
数学(38495)
数学方法(37946)
(21642)
(21069)
中国(20641)
业经(19048)
(18078)
地方(17294)
农业(14587)
(14263)
贸易(14259)
理论(14076)
(13963)
财务(13893)
财务管理(13865)
技术(13831)
(13813)
环境(13620)
(13493)
企业财务(13137)
(12692)
(11754)
(10703)
机构
大学(299655)
学院(298216)
管理(123798)
(115575)
经济(113132)
理学(109082)
理学院(107956)
管理学(105904)
管理学院(105379)
研究(94641)
中国(67914)
(62341)
科学(60948)
(50221)
业大(46877)
(46780)
(45776)
中心(43844)
研究所(42441)
财经(41892)
(40464)
(38696)
(38416)
北京(38408)
师范(38314)
农业(36807)
(35483)
经济学(34276)
(33267)
经济管理(31712)
基金
项目(220321)
科学(173321)
基金(160442)
研究(159402)
(140116)
国家(139004)
科学基金(120398)
社会(99695)
社会科(94553)
社会科学(94527)
基金项目(86057)
(86024)
自然(79994)
自然科(78171)
自然科学(78152)
自然科学基金(76686)
教育(73238)
(72601)
资助(65830)
编号(65130)
成果(50648)
重点(48780)
(48055)
(46303)
(46074)
课题(43573)
创新(42959)
科研(42604)
教育部(41339)
大学(41070)
期刊
(115084)
经济(115084)
研究(81215)
中国(49173)
学报(48627)
科学(44146)
管理(43690)
(41006)
(37198)
大学(36854)
学学(34730)
教育(31155)
农业(29110)
技术(27472)
业经(19897)
(19479)
金融(19479)
财经(19192)
经济研究(18416)
图书(16987)
(16296)
科技(15218)
问题(15057)
(14672)
理论(14657)
技术经济(14239)
(13856)
实践(13678)
(13678)
资源(13202)
共检索到406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彬彬  王敬爽  肖少英  李建华  李昊宣  
天津中心城区保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再生价值巨大,但在其再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论文以工业遗产活力度为切入点,利用多源数据从工业遗产文化活力、社会活力、经济活力、人群活力等4个维度筛选指标。根据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工业遗产活力度量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组合评价权重。研究结果表明,以海河为轴向四周扩散,工业遗产活力度呈下降趋势;工业遗产活力度越高,其知名度越高;其功能类型多为文化展览、主题休闲、创意产业园、开敞空间。根据工业遗产活力度的研究结果,从空间品质、功能置换、设施布局3个层面提出工业遗产活力度提升策略,希望以此增强邻里归属感,激发市民对工业遗产的兴趣,使天津工业遗产文化得以传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波  朱强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认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红  沈锐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郭力君  
天津工业发展历史久负盛名,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工业遗产种类众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遗产建筑风格多样。天津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一是要实行文物保护与城乡规划和宣传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二是要尽快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工业遗产认定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使工业遗产受到法律保护。三是要将工业遗产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使之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四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要坚持政府引领、规划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五是工业遗产要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天洁   苏静  
天津自2018年底便着手发展夜间经济,提出构建“夜津城”格局并打造多个市级示范街区。揭示其实施几年以来的夜间活力时空特征,既是对已有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也为今后提升夜间活力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百度热力、大众点评POI、豆瓣同城等多源数据构建夜间活力时空数据库,借助ArcGIS、Geoda对中心城区进行夜间活力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识别夜间活力高值及低洼区域并探究其静动态耦合特征,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梓蒙  刘艳芳  罗璇  仝照民  安睿  
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来营造和发展城市活力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使用人口热力数据量化城市活力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SHAP可解释性模型(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GBDT-SHAP)测算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取关键变量的最佳阈值。结果表明:(1)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城市活力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和功能异质性。城市活力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特征;在时间上,从7:00开始逐渐提升,下午和晚间达到顶峰。(2)武汉市主城区建成环境显著影响了城市活力强度,且其非线性影响和阈值效应明显:大型商圈的影响阈值大致在3000~4000 m,地铁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主要在城市内部且地铁站服务范围在1500 m以内,POI混合度超过0.4后会抑制城市活力。SHAP模型弥补了传统多元线性模型在可解释性上的不足。(3)到CBD的距离、离地铁站距离、天空开敞度以及商业类型存在时间驱动效应,随时间变化对城市活力的影响重要性会发生相应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贯彻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做好地铁交通与大型商圈的衔接,是增强城市活力的有效措施;设置户外开放空间,有利于促进居民晨练和社会活动;增加小型餐饮和娱乐场所也是增强夜间活力的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家惠  丁敬达  
[目的 /意义]大科学时代,海量且类型多样的学术文献给新兴主题的识别和把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基于多源数据,新兴主题探测方法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有意义。[方法 /过程]对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基金项目等多种来源数据,利用PLDA模型分别进行文本语义内容挖掘,结合VSM模型将多源数据在主题语义层面进行深度融合,并根据新兴主题特征量化指标进行筛选和识别。[结果 /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将文本内容挖掘和文献计量测度相结合进行文化遗产领域新兴主题探测方法可行;同时分析该领域新兴主题的数据源分布情况,发现其最初多以会议文献和基金项目形式呈现,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家惠  丁敬达  
[目的 /意义]大科学时代,海量且类型多样的学术文献给新兴主题的识别和把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基于多源数据,新兴主题探测方法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有意义。[方法 /过程]对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基金项目等多种来源数据,利用PLDA模型分别进行文本语义内容挖掘,结合VSM模型将多源数据在主题语义层面进行深度融合,并根据新兴主题特征量化指标进行筛选和识别。[结果 /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将文本内容挖掘和文献计量测度相结合进行文化遗产领域新兴主题探测方法可行;同时分析该领域新兴主题的数据源分布情况,发现其最初多以会议文献和基金项目形式呈现,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王浩  
工业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一直停留在《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赋予的价值构成中,最初的价值已经不能满足甚至阻碍了当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在原有工业遗产普遍价值构成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城市布局结构、文化体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指出当前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局限性,并从现代哲学价值研究角度,将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因素进一步扩充和细化,以工业遗产资源的固有属性、特征和受到价值评价主体影响的各种因素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本征价值和引申价值两大类,并将每一类价值因素具化为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因子,从主观和客观、保护和再利用等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为工业遗产的确认、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婷  李飞雪  陈振杰  
城市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基于人口格网、夜间灯光、兴趣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利用熵值法、空间句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常州市城市活力研究。研究发现:常州城市活力空间差异明显,活力总体上“中心高、外围低”并呈现沿规划发展轴向外延伸的趋势;全局来看,完善功能设施配置、提高局部可达性有助于吸引人的聚集活动、提升活力水平,提高全局可达性则可能会降低活力水平;局部来看,人的分布活动与空间功能设施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部分城中村及老旧街区人口密集、活动强度大但功能设施配置不足,城区外围的小型商业、产业及居住活动中心的功能设施密度较大但服务的人口和范围有限。研究初步揭示了常州市不同维度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关系,识别了人的分布活动与承载空间的匹配情况,可为常州市城市活力营造、资源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清   周璇   周思文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带,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区域。在识别杭州市城市边缘区范围的基础上,从人群活力和空间活力两个视角,探讨杭州城市边缘区活力水平。结果表明:(1)基于POI核密度分析的范围识别以及土地利用信息熵的结果验证,最终筛选出43个杭州城市边缘区镇街。(2)通过对百度热力图以及人口密度的量化分析,杭州市边缘区人群活力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圈层式由内向外递减的特点。(3)边缘区GDP水平、服务设施密度、用地功能多样性、交通可达性、开发强度等指标在空间上有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总体上内边界空间活力水平高于外边界。(4)从功能适应、生态整合、产业升级、文脉传承四个方面为杭州城市边缘区活力营造、资源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宫丽娜  
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50个世界工业遗产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阶段性递增的特征;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大部分集聚于欧洲、整体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产业分布上呈现出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比重大的特征;从登录标准来看呈现出具有较强的科技价值的特征。从世界遗产的视角分析世界工业遗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的识别、认定和保护性再利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丽虹  岑瑜  于丽英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侯西龙  谈国新  庄文杰  唐铭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康俊香  杨新军  马秋芳  
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本文选取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19个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分为3类低市场需求类型,中等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及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以期对决策者、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为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