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2)
2023(9810)
2022(8290)
2021(7553)
2020(6270)
2019(14390)
2018(13672)
2017(26017)
2016(13766)
2015(15015)
2014(14594)
2013(13827)
2012(12297)
2011(10620)
2010(10104)
2009(8673)
2008(7900)
2007(6361)
2006(5061)
2005(3861)
作者
(36376)
(30564)
(30266)
(28877)
(19167)
(14667)
(13840)
(12140)
(11709)
(10556)
(10415)
(10396)
(9538)
(9411)
(9217)
(9126)
(9074)
(9004)
(8777)
(8684)
(7294)
(7235)
(7199)
(6999)
(6902)
(6736)
(6484)
(6413)
(6104)
(6081)
学科
(55807)
经济(55767)
管理(40106)
(36601)
(30335)
企业(30335)
方法(29847)
数学(27312)
数学方法(26909)
(14324)
(13505)
中国(12860)
业经(11888)
地方(10967)
(9815)
财务(9775)
财务管理(9753)
(9652)
农业(9366)
企业财务(9328)
环境(9181)
(8682)
贸易(8675)
技术(8647)
(8417)
(8111)
(7458)
理论(7384)
(7311)
产业(6793)
机构
大学(181066)
学院(180340)
管理(76641)
(73466)
经济(72055)
理学(67980)
理学院(67286)
管理学(66024)
管理学院(65708)
研究(55514)
中国(40584)
(36893)
科学(35089)
(31755)
业大(28460)
(27664)
中心(27578)
财经(26805)
(25175)
(24697)
(24637)
研究所(23424)
(23054)
师范(22817)
经济学(22694)
农业(21910)
(21805)
北京(21610)
经济学院(20766)
经济管理(20582)
基金
项目(140369)
科学(113016)
基金(104918)
研究(100026)
(92323)
国家(91676)
科学基金(80765)
社会(65689)
社会科(62707)
社会科学(62687)
基金项目(56527)
(54393)
自然(53594)
自然科(52456)
自然科学(52446)
自然科学基金(51424)
(46242)
教育(45997)
资助(41455)
编号(39423)
重点(31669)
(31113)
(29685)
(29609)
成果(28912)
国家社会(28483)
创新(27789)
科研(27656)
教育部(26855)
人文(26387)
期刊
(66740)
经济(66740)
研究(44773)
中国(29689)
学报(26802)
科学(25787)
管理(25748)
(24608)
(22256)
大学(20748)
学学(19604)
技术(17549)
农业(16006)
教育(15246)
财经(12124)
业经(11147)
经济研究(10783)
(10525)
金融(10525)
(10406)
资源(10377)
统计(10296)
(9451)
图书(9323)
(9264)
技术经济(9193)
问题(9178)
科技(8491)
决策(8478)
理论(8316)
共检索到238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宇  甄峰  张姗琪  刘婧  李兆中  
研究目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提出利用多源数据评价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的思路,为辅助编制高质量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在国土空间规划新趋势下,以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内涵为引导,提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高质量利用目标与评价维度,并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的评价方法框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评价应在统筹各类空间不同目标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和实践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评价,进而形成各空间的发展合力,推进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水莲   于淼   王思琢   王丽男  
本文从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视角,总结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国土空间利用变化情况,剖析了其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引领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生态空间健康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秋颖  方创琳  王少剑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均衡、生态破坏严重、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低下等问题。为实现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基于"三生"功能的理念,构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子系统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利用质量指数;基于2012年中国内地省级截面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三生"空间利用质量不高,在省级层面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则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东部地区的生产空间利用质量指数和生活空间利用质量指数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又高于西部地区;而生态空间利用质量指数高值区主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周孝伦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应把握好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构成内容,将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和区域可持续开发作为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强大动力。其构建思路如下:以数字化赋能区域经济布局优化,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要素资源合理分配,培育空间增长极驱动高质量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保障各类型地区协调发展,推进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扬  
基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使用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效度视角研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089;(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406;(3)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位于6.29~7.46、7.14~8.66、6.22~6.94、7.72~9.11和3.59~4.29区间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值最高。研究认为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最优强度区间与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有针对性地拟定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才   曾刚  
以2018—2021年中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Tobit模型对其孵化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整体偏低,其中技术衰退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已经趋向于空间负相关集聚发展,区域间孵化效率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自身盈利能力和当地高速公路密度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升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应该优化政府资源支持机制,调整全国众创空间网络布局,建立众创空间分类卓越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才   曾刚  
以2018—2021年中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Tobit模型对其孵化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整体偏低,其中技术衰退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已经趋向于空间负相关集聚发展,区域间孵化效率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自身盈利能力和当地高速公路密度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升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应该优化政府资源支持机制,调整全国众创空间网络布局,建立众创空间分类卓越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杨  王跃国  宋家宁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行动指南,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起指导和约束作用。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变革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引擎。如何深刻认识国土空间规划,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帅永  焦利民  许刚  李泽慧  
研究城市不同要素空间集聚水平与层级差异、明确城市各职能中心分布,对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引导和规划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别采用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夜间灯光和路网3种数据,利用局部等值线树算法,识别武汉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表明:①武汉不同城市要素的总体集聚水平不均衡,其中在汉阳集聚水平较低,在汉口和武昌集聚水平较高,特别是二环以内区域;②武汉中央活动区发展比较均衡,内部各城市要素高度集聚,随着向外扩展,部分城市要素易于在局部集聚形成城市中心;③结合武汉圈层发展布局,城市中心沿环线的"商-住-工"职能分布模式逐步确立,其中内环以及二环区域已形成稳定的商服中心;二环附近综合组团内部出现了较具代表性的居住中心;三环外的沌口和武钢主导发展工业,是典型的工业中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沈彦  张伟娜  张明  
国土空间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利用质量的好坏与利用效率的高低,是新时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现实状态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与支撑能力方面构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2010—2019年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和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上国土“三生”空间利用质量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各市层面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出现明显的区域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区域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应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集约化、适度化、绿色化、创新化、重点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婷  李飞雪  陈振杰  
城市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基于人口格网、夜间灯光、兴趣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利用熵值法、空间句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常州市城市活力研究。研究发现:常州城市活力空间差异明显,活力总体上“中心高、外围低”并呈现沿规划发展轴向外延伸的趋势;全局来看,完善功能设施配置、提高局部可达性有助于吸引人的聚集活动、提升活力水平,提高全局可达性则可能会降低活力水平;局部来看,人的分布活动与空间功能设施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部分城中村及老旧街区人口密集、活动强度大但功能设施配置不足,城区外围的小型商业、产业及居住活动中心的功能设施密度较大但服务的人口和范围有限。研究初步揭示了常州市不同维度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关系,识别了人的分布活动与承载空间的匹配情况,可为常州市城市活力营造、资源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善文   祝朝阳   张珊珊   刘晟楠   汪坚强  
城市中心区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高精度的绿色空间识别与服务供需评价能够为规划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树木作为绿色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服务空间载体,其高精度的识别是绿色空间服务供需精细化评价的前提与难点。利用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方法,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复杂建成环境对服务能力多维度影响、城市绿色空间服务的典型需求等,构建了“要素识别—服务供需”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核心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服务能力方面,大型公园与林荫道对应的绿色空间服务能力较高,附属绿色空间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服务能力相对有限;(2)服务需求方面,高密度商业、办公片区的服务需求普遍较高,绿地水系周边需求较低;(3)供需关系方面,供需错配由公共绿地服务盲区与高密度建成环境共同导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兆中  甄峰  徐海贤  
在城市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搭建了评价城市老年服务设施的供需空间匹配的分析框架,并对南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南京中心城区内的各类老年服务设施中,医疗卫生设施的供需空间关系已较为合理,社区养老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和公共活动开敞空间仍有明显的供需失配现象。基于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各类老年服务设施供需匹配的规划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谨   周小成   黄婷婷   乐通潮   王永荣   吴善群  
【目的】森林生态质量是从生态角度反映森林质量的内涵,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生长状况以及自我调节功能进行综合测度,以期提高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方法】利用中、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大范围尺度下能表征森林生态质量的关键指标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建省海岸带40个县域的森林生态质量状况。首先,基于2016年2 m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双层尺度集模型选定最佳分割尺度,多分类器集成算法集,自动选择最优分类算法进行森林类型提取,并结合2020年Sentinel遥感数据及森林分类产品,更新2020年福建省海岸带森林类型精细分布图;其次,利用LandTrendr算法衍生的干扰开始时间特征推算现存森林年龄,通过GEDI冠层高度产品获取海岸带森林冠层高度分布图;在以上关键森林质量指标提取基础上,对遥感手段获取的8项森林生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福建省海岸带县域森林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结果】2020年福建海岸带40个县域约50%的县域森林生态质量处于优良水平,其中仙游县、闽侯县、南安市、霞浦县、柘荣县及厦门海沧区、思明区、集美区、同安区等森林生态质量为优;森林生态质量较差的县域有惠安县、秀屿区、石狮市、福安市、平潭实验区、诏安县。【结论】结合中、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能够发挥遥感大范围监测优点,客观评价福建省海岸带40个县域的森林生态质量;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福建沿海县域森林生态质量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森林管理措施提升森林生态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胡玉珠  陈祖华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2006—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国家审计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国家审计能显著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国家审计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对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发展效率、节能减排、成果分享五个方面作用机制影响的综合反映,且对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成果分享的作用效果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Ⅱ型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国家审计有助于促使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但对周边城市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Ⅰ型及以上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国家审计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均未产生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国家审计功能、推进跨区域协同审计,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