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43)
- 2023(21831)
- 2022(18542)
- 2021(17167)
- 2020(14404)
- 2019(32912)
- 2018(32459)
- 2017(61188)
- 2016(33560)
- 2015(37664)
- 2014(37631)
- 2013(36848)
- 2012(34484)
- 2011(31074)
- 2010(31595)
- 2009(29138)
- 2008(28746)
- 2007(25935)
- 2006(22965)
- 2005(20255)
- 学科
- 济(137418)
- 经济(137269)
- 管理(91330)
- 业(90913)
- 企(71667)
- 企业(71667)
- 方法(59153)
- 数学(50794)
- 数学方法(49960)
- 农(45146)
- 中国(39036)
- 财(33534)
- 地方(33182)
- 业经(32506)
- 农业(29907)
- 学(28654)
- 制(25614)
- 贸(25563)
- 贸易(25546)
- 易(24752)
- 理论(22795)
- 银(21763)
- 银行(21688)
- 融(20967)
- 金融(20963)
- 行(20779)
- 环境(20744)
- 技术(20662)
- 和(20579)
- 务(19997)
- 机构
- 学院(476491)
- 大学(472331)
- 济(187690)
- 经济(183448)
- 管理(179165)
- 研究(164570)
- 理学(153707)
- 理学院(151833)
- 管理学(148677)
- 管理学院(147783)
- 中国(124464)
- 科学(104756)
- 京(100961)
- 农(91076)
- 财(86558)
- 所(84671)
- 研究所(77048)
- 中心(76998)
- 业大(75680)
- 江(74762)
- 农业(71060)
- 财经(67759)
- 范(65260)
- 师范(64484)
- 北京(63485)
- 经(61343)
- 州(59636)
- 院(59333)
- 经济学(55936)
- 省(54260)
- 基金
- 项目(319621)
- 科学(249636)
- 研究(228756)
- 基金(228703)
- 家(202369)
- 国家(200440)
- 科学基金(170124)
- 社会(142847)
- 社会科(135155)
- 社会科学(135116)
- 省(128216)
- 基金项目(120336)
- 自然(112170)
- 自然科(109572)
- 自然科学(109540)
- 划(107703)
- 自然科学基金(107540)
- 教育(106096)
- 资助(94575)
- 编号(93386)
- 成果(76249)
- 重点(72539)
- 发(71675)
- 部(68734)
- 创(66144)
- 课题(65812)
- 创新(61695)
- 科研(61639)
- 计划(59644)
- 大学(58417)
- 期刊
- 济(212335)
- 经济(212335)
- 研究(134867)
- 中国(100172)
- 农(85627)
- 学报(81563)
- 科学(73424)
- 财(66779)
- 管理(65805)
- 大学(61134)
- 农业(57685)
- 学学(57595)
- 教育(55583)
- 融(45737)
- 金融(45737)
- 技术(42840)
- 业经(37572)
- 经济研究(33017)
- 财经(32409)
- 业(30317)
- 问题(27953)
- 经(27899)
- 版(25161)
- 图书(24721)
- 统计(23630)
- 技术经济(22834)
- 科技(22761)
- 策(21975)
- 资源(21906)
- 贸(21566)
共检索到720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狄东睿 Guangwei HUANG
民俗文化旅游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生态手段,与其相关的研究亟待开展。陕西省袁家村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是国内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典型示范村。文章采用SWOT分析与QSPM模型结合的方法,从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四个维度对陕西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并从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活动强度两个方面对各个因子进行量化,同时对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袁家村民俗旅游发展外部因素影响得分为3.50,内部因素影响得分为3.45,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因素影响;优势得分为2.40,劣势得分为1.05,机会得分为1.95,威胁得分为1.55,表明优势影响大于劣势,机会影响大于威胁。在六项发展战略中,“把握民俗文化旅游核心价值,推动特色品牌发展”得分最高,为5.45。基于此,文章提出袁家村应注重地方特色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竞争、目标人群定位不明确以及环境问题,并从利用新媒体、创新营销模式、借智引才、深挖文创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利娟
中国第一帝都——咸阳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接待规模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然而在产品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很多,如何更好地展现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提高咸阳乡村旅游名气,提升效益,创新产品、规模化经营、培养专门人才、共建电子运营网络等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推上战略高度,陕西省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其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陕西省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刘武安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对文化功能变迁理论的梳理,利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了旅游者与"表演者"互动空间,提出了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简要分析了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研究中出现研究路线分离的迹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旅游的梯级开发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凌云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绿色共享发展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之下,促进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增加农村各类产业的综合收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革新以及生态农业推广,强化多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驱动农村社会长效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农业 联动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王永香 任思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型村庄越来越多,但其如何才能自治有效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构建了制度赋能-社会资本激活-自治有效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对所构建的框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旅游型村庄自治有效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被激活的社会资本能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的积极性、自治过程的效率以及自治结果的效能:党建引领、协商决策和监督保障的政治制度能加强村庄内部主体间的信任;有序竞争、科学分配和共享互助的市场体系能打造村庄利益共同体,从而赋能规范;强化个体培训、培育社会组织和实施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村庄人际网络的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斌 郭冰玉 岳士俊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基于Google Earth高精度遥感图像,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Arc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村庄用地功能及村庄空间格局的演变,探讨旅游干预对村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22年袁家村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由村民生活生产主导转变为旅游发展所需,致使村庄空间结构由村民居住空间为中心的单核心放射状转向旅游空间为主的多核心密集型;(2)乡村旅游促使空间关系网络趋向复杂化,同时在土地功能细碎化过程中村庄交通空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结构主导性凸显;(3)袁家村空间格局演变受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村民的积极响应和空间功能的理性更新是其中关键作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马晶晶
在近300家企业创业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分层回归法检验了创业者对创业公共政策知晓度及公共服务程序、公共服务态度、服务人员素质对政策满意度的作用,以及政策知晓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政策满意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政策知晓度、公共服务程序、服务人员素质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知晓度正向调节公共服务程序与政策满意度间关系、公共服务态度与政策满意度间关系,政策满意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创业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光敏 王院成 张雪琼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分析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展战略,并为实施该战略在拓展市场营销、挖掘特色文化、创新管理、加强政府主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贺新 王乙臣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对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体验的追求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化,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而目前专门针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以北京、湖南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顾客体验影响因素分为体验主体因素、体验客体因素两大类。按照对顾客体验影响的重要程度,体验客体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项目活动因子、服务管理因子、基础设施因子、环境主题因子、饮食购物因子。这一排列顺序凸显了民俗文化类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独特性。体验主体因素包括顾客的学历、过去的旅行经...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 顾客体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利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为区域性之间的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诸多不同,从而衍生出很多民俗文化,而民俗文的不同越发加大,人们的好奇心理就被深入激发。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基于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启发。
关键词:
民俗文化资源 乡村旅游 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强社 樊志民
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是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陕西咸阳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化"互动关系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维鸽 陈海 杨明楠 张波 庞国伟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土地利用驱动力在不同尺度的变化也越来越受学者们关注。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研究区域,在地形图、航片解译数据及2009年实际测量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多层次模型的理论,借助HLM6.07(student)软件工具,构建从地块(微观尺度)到农户(中观尺度)的二层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模型,试图揭示微观层面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选择种植土豆、谷子作物的土地利用决策与地块的自然因素和农户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关;②农户种植土豆、谷子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③将多层次模型应用到从微观尺度到中观尺...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决策 农户 多层次模型 高西沟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协调度 定量评价 咸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