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1)
- 2023(12123)
- 2022(10502)
- 2021(9963)
- 2020(8675)
- 2019(20514)
- 2018(20657)
- 2017(40065)
- 2016(21748)
- 2015(25263)
- 2014(25281)
- 2013(24763)
- 2012(22534)
- 2011(19921)
- 2010(19883)
- 2009(18253)
- 2008(17802)
- 2007(15709)
- 2006(13150)
- 2005(11204)
- 学科
- 济(89990)
- 经济(89905)
- 管理(61474)
- 业(58868)
- 企(48468)
- 企业(48468)
- 方法(46760)
- 数学(42227)
- 数学方法(41516)
- 农(24413)
- 财(21951)
- 中国(21892)
- 地方(19427)
- 业经(18412)
- 学(16712)
- 贸(15981)
- 贸易(15974)
- 农业(15957)
- 易(15459)
- 理论(14706)
- 务(14423)
- 财务(14344)
- 制(14323)
- 财务管理(14309)
- 和(13295)
- 企业财务(13226)
- 技术(12952)
- 环境(12541)
- 银(11287)
- 银行(11262)
- 机构
- 学院(304297)
- 大学(301104)
- 管理(121421)
- 济(119551)
- 经济(116944)
- 理学(105891)
- 理学院(104745)
- 管理学(102488)
- 管理学院(101930)
- 研究(93181)
- 中国(70041)
- 京(62869)
- 科学(59361)
- 财(52676)
- 农(49982)
- 业大(47017)
- 所(45946)
- 中心(45848)
- 江(44932)
- 财经(42956)
- 研究所(42078)
- 农业(39552)
- 范(39243)
- 经(38917)
- 师范(38815)
- 北京(38778)
- 州(36213)
- 经济学(35933)
- 院(33940)
- 技术(33791)
- 基金
- 项目(210970)
- 科学(165844)
- 基金(152201)
- 研究(151870)
- 家(132270)
- 国家(131169)
- 科学基金(113807)
- 社会(94188)
- 社会科(89246)
- 社会科学(89219)
- 省(84482)
- 基金项目(81130)
- 自然(76360)
- 自然科(74631)
- 自然科学(74612)
- 自然科学基金(73209)
- 教育(72105)
- 划(70858)
- 资助(63709)
- 编号(62720)
- 成果(49242)
- 重点(47266)
- 部(46115)
- 发(45012)
- 创(44144)
- 课题(43022)
- 科研(41258)
- 创新(41191)
- 大学(39710)
- 教育部(39575)
- 期刊
- 济(123262)
- 经济(123262)
- 研究(79379)
- 中国(54521)
- 学报(45998)
- 农(43768)
- 科学(42619)
- 财(42268)
- 管理(42071)
- 大学(35065)
- 学学(32999)
- 技术(32243)
- 教育(31827)
- 农业(29851)
- 融(22930)
- 金融(22930)
- 业经(21635)
- 财经(20160)
- 经济研究(19824)
- 经(17262)
- 统计(17179)
- 问题(16709)
- 业(16685)
- 技术经济(15666)
- 策(15619)
- 版(14842)
- 图书(14645)
- 资源(14527)
- 决策(14224)
- 商业(14218)
共检索到42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亚鹏 李慧颖 李婷 刘淮源
采用有效度法对线性回归、ARIMA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进行线性组合,经验证,其最大误差为5.56%,平均误差为2.94%,处于合理范围。运用组合模型对武汉市2021-2030年物流需求(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经计算至2030年武汉市年货运总量将达到140 000万吨以上,接近上海等一线城市现有物流需求水平。面对巨大的物流需求规模,武汉市在“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制定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指导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立,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勇 廖倩茹 艾学轶 蒲秋梅
物流需求预测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科学地预测出武汉市的物流需求,选择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值及货物进出口作为输入指标,将货物运输量作为输出指标,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借助马尔可夫链(Markov)对误差值进行修正,使平均相对误差从7.3%下降至1.9%。结果表明,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其他神经网络组合方法相比,Markov-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使用Markov-BP神经网络模型,对武汉市未来物流需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璐琴 周敬宣 李湘梅
生态足迹的动态预测能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但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武汉市为例,选取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在对武汉市1978~2004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计量的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了生态足迹动态预测模型,并根据VIP值的大小分析了各指标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期间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其中规划期末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810 5 hm~2,高于全球生态阈值(人均生态足迹为2.200 0 hm~2);根据VIP值得出人口、能源消费量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并就如何实现武汉市"十一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楠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进行准确预估。基于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原理,构建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劳动力资源增量、口岸进出口总额为主要因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因素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3~2017年天津市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存在一定的耦合性,但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第三产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弱化"现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峰 殷秀清 董会忠
在线性回归与GM(1,1)组合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可取得优于单方法预测效果的前提下,将线性回归法运用到与DGM(1,1)模型进行组合,检测该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效果。通过对国内2001-2012年物流需求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组合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低于DGM(1,1)模型,最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DGM(1,1)模型、简单平均组合模型和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国内2013-2017的物流需求量进行了有效预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喻晓
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以武汉地区物流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中的GM(1,1)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对武汉地区货运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预测,运用GM(1,1)模型和MATLAB程序,对武汉地区物流需求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敬宣 李湘梅 陈雷 李勇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鉴于集对分析(SPA)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总生态足迹与其相关影响因子联系起来考虑,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集对分析动态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误差均小于0.3%。并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 784.662×104hm2增长到2 781.388×104hm2,呈现出低于GDP、...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斌 宋程 幸晓辉 王佩
为了确定城市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模、提高物流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物流的精准化管理,提出了城市物流需求规模的预测方法。基于市场细分理论,将城市物流需求精细划分为本地商贸物流需求(城市配送)、本地生产物流需求(生产物流)、对外交易型中转物流需求(区域分拨)和通过型中转物流需求(中转物流)4类,并建立各类细分物流需求与对应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模型,预测未来城市物流需求总量。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城市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并解决了传统交通需求模型对物流需求预测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文海
以回归预测、灰色理论预测和简单组合预测3种预测方法为基础,引入三种预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并以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物流需求为例,对我国区域物流需求的发展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农副产品的贸易具有强劲的增势,其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组合预测模型 物流需求 需求预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斌 刘越岩 张斌 黄锦丞 郭晓宇
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模拟对比研究,是厘清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特点的重要基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多决策支持。本文在分析各地类转移情况的基础上,遵从自然增长、效益最大的原则,结合CLUE-S模型和Markov、Tietenberg模型对武汉市蔡甸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土地收益。结果表明:(1)各情景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自然增长情景(情景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和水域用地,收益最大情景(情景Ⅱ)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斌 刘越岩 张斌 黄锦丞 郭晓宇
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模拟对比研究,是厘清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特点的重要基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多决策支持。本文在分析各地类转移情况的基础上,遵从自然增长、效益最大的原则,结合CLUE-S模型和Markov、Tietenberg模型对武汉市蔡甸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土地收益。结果表明:(1)各情景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自然增长情景(情景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和水域用地,收益最大情景(情景Ⅱ)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2)从景观结构和稳定性来看,两种情景下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景观结构变化显著,耕地在两种情景下均呈现"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变化规律,情景Ⅱ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景观稳定性更高,且新生成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斑块具有面积小、数量多的特点;(3)各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张方式不尽相同,情景Ⅱ中城镇用地的扩张具有扩张速度更缓和、布局更均匀的特点,情景Ⅰ中城镇用地是围绕中心城区的摊大饼外延扩张方式;(4)从土地收益来看,在相同用地量下情景Ⅱ中土地获取的收益高于情景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庆 周敬宣 李湘梅 肖人彬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要了解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驱动力,更应建立模型来精确描述环境影响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应用SPSS软件、以STIRPAT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环境影响与各驱动力之间精确关系的数个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类发展指数的上升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驱动力,城市化率、人均GDP等因素对环境也有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有助于减小环境影响;基尼系数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以此为据,就如何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以减小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议。除了人口总量等常规指标,还分析了人类发展指数、城市化率、基尼系数等指标,充实了环境影响驱动力指标体系,更客观反映了造成武汉市环境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芳 由建勋
陕西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规模大、品类多,物流需求量大。运用组合模型预测法预测陕西特色农产品物流需求,为陕西政府部门制定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的物流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仅意义重大,也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物流需求 预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