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8)
2023(17043)
2022(14583)
2021(13683)
2020(11492)
2019(26533)
2018(26109)
2017(51140)
2016(27218)
2015(30486)
2014(30088)
2013(29365)
2012(26685)
2011(23747)
2010(23802)
2009(22390)
2008(20907)
2007(18228)
2006(15870)
2005(14001)
作者
(74593)
(61908)
(61397)
(58529)
(39356)
(29692)
(28140)
(24234)
(23699)
(21913)
(21178)
(20812)
(19361)
(19330)
(19282)
(18899)
(18465)
(18245)
(17706)
(17655)
(15090)
(14971)
(14914)
(14153)
(13903)
(13787)
(13574)
(13541)
(12395)
(11980)
学科
(103083)
经济(102936)
管理(83070)
(80620)
(67606)
企业(67606)
方法(49415)
数学(43318)
数学方法(42757)
中国(32830)
(32394)
(29575)
金融(29571)
(28866)
银行(28828)
(27612)
(27107)
(26598)
业经(24824)
(21620)
财务(21541)
财务管理(21496)
地方(20729)
企业财务(20472)
(19820)
(18586)
贸易(18572)
理论(18399)
(18103)
农业(18035)
机构
大学(374011)
学院(372406)
管理(151786)
(150636)
经济(147362)
理学(131462)
理学院(130129)
管理学(127862)
管理学院(127186)
研究(117042)
中国(96591)
(77610)
(74500)
科学(69494)
财经(59374)
中心(56323)
(55931)
(54106)
(53968)
(53298)
业大(52788)
研究所(50755)
北京(48614)
经济学(46398)
(46000)
师范(45571)
财经大学(44635)
(43660)
(42920)
农业(42070)
基金
项目(257298)
科学(203672)
研究(189907)
基金(188831)
(162459)
国家(161134)
科学基金(140714)
社会(121056)
社会科(114876)
社会科学(114848)
基金项目(100244)
(99679)
自然(91240)
自然科(89150)
自然科学(89129)
教育(87547)
自然科学基金(87507)
(83267)
资助(77853)
编号(77599)
成果(61954)
(57314)
重点(56848)
(53989)
(53452)
课题(52374)
(50511)
创新(50412)
教育部(50066)
国家社会(49957)
期刊
(157694)
经济(157694)
研究(111587)
中国(69539)
(58136)
管理(55158)
学报(54260)
科学(50533)
(48569)
(48383)
金融(48383)
大学(42834)
学学(40508)
教育(37603)
农业(32593)
技术(32454)
财经(29100)
业经(25567)
经济研究(25138)
(24729)
问题(20049)
理论(19467)
实践(17859)
(17859)
技术经济(17294)
科技(16843)
图书(16696)
财会(16622)
(16534)
现代(16425)
共检索到54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超成  魏娟  邓世名  
文章构建了基于融资企业、投资者、互联网金融平台决策博弈的两类风险定价机制——投资者竞拍和融资平台定价模式,并对两类风险定价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融资平台定价模式,投资者竞拍模式下的借款利率、违约率以及融资平台利润均更低,而融资企业的效用更高。研究结果解释了当前阶段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主流定价模式的内在激励机制,为融资企业和监管层评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宇阳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门槛较低且操作便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人群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开始冲击到以银行业为主的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但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主要风险类型,并提出了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娟  黄柏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逐渐改变着原有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影响了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监管阶段性断档、风险频发、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者盲目等隐患,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娟  黄柏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逐渐改变着原有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影响了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监管阶段性断档、风险频发、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者盲目等隐患,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源芳  熊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树  钟洁  
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兼顾的分析方式,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如何展开,如何在低风险下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思路与控制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的风险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风险除了加深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外,还具有科技信息的风险。如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各国监管机构持续关注的议题。文章基于蒙特卡洛模型,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发现,基于GARCH模型蒙特卡罗模拟的VaR对价格波动敏感,有较好的拟合性,能够很好地预测互联网金融风险。基于上述方法对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模拟,研究提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培育良好生态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和国际治理合作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雯婷  
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测度其发展风险,从而定位风险产生的根源,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本文以此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联网金融、VAR模型等的深入研究,自主构建了一种泛VAR分析框架,并将其具体应用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研究的实际中。实证研究通过选定对象,确定指标、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与分析等的过程化分析,确定了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的不同成因,由此为该类企业的安全、平稳、深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暖  
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将资源配置到充满经济活力的领域、实现制度增量改革、释放市场创造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价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实体融资难题主要源于金融活动为机构意志所左右,而互联网金融发端的本质正是通过交易激活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生机,让市场因素在金融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济资源的配置无非企业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网络消费、投资、理财的需求,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投资习惯的同时,也颠覆着传统金融业的盈利和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有网络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信息泄漏的风险。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目前不论是网络支付、网络融资还是互联网金融渠道的互联网金融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云飞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与违法违规现象频出,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造成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就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现代网络与IT技术,在边际成本下降的同时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但与传统金融业不同,互联网金融业外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部分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或良好动机,很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裴平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甚至国家安全都构成了一定威胁。然而,在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治理方面,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方法守旧、对问题及其对策的论证力度不够深入等缺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淑萍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业务呈迅速发展状态,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和脱媒性的特点,深受个人投资者和小微企业的欢迎,成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但是互联网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监管缺位、法律体系不完备、技术安全隐患不确定等,使互联网金融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也越来越凸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宣頔  
互联网金融因在业务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广受欢迎。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风险,其法律成因在于监管失范和司法规制局限。应建构一套预警性的、调整强度(范围、力度)适中的动态规制体系,对未知的新兴互联网金融交易架构及其风险类型适度加以管控,以形成多元、立体、良性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动态监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虎  易丹辉  肖宏伟  
在国家支持互联网创新的政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亟需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风险防范。文章从大数据出发,针对互联网金融数据的特点,遵循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设计原则,按照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系统层级划分,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管理工具和分析方法,可以提前发现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金融风险,从而为互联网企业提供风险管理依据,有利于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