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1)
2023(10002)
2022(8412)
2021(7875)
2020(6601)
2019(15259)
2018(14752)
2017(28259)
2016(14844)
2015(16583)
2014(16481)
2013(15984)
2012(14303)
2011(12824)
2010(12584)
2009(11447)
2008(10780)
2007(9381)
2006(7908)
2005(6293)
作者
(40610)
(34180)
(33849)
(32202)
(21093)
(16369)
(15431)
(13427)
(13053)
(11785)
(11551)
(11487)
(10591)
(10426)
(10259)
(10184)
(10138)
(9863)
(9721)
(9598)
(8222)
(8110)
(8087)
(7947)
(7780)
(7505)
(7374)
(7225)
(6920)
(6742)
学科
(62754)
经济(62655)
(43478)
管理(41911)
(32903)
企业(32903)
方法(31746)
数学(28600)
数学方法(28112)
(27398)
农业(18279)
业经(15919)
(15903)
中国(14709)
(12587)
地方(11437)
(11337)
(9807)
财务(9764)
财务管理(9736)
企业财务(9277)
(9216)
贸易(9212)
(8994)
技术(8958)
环境(8907)
(8620)
(8603)
(8535)
银行(8526)
机构
学院(206593)
大学(205641)
管理(85013)
(84052)
经济(82322)
理学(74642)
理学院(73917)
管理学(72529)
管理学院(72142)
研究(62720)
中国(47645)
(41141)
科学(38161)
(37988)
(35702)
业大(32187)
中心(31465)
财经(31000)
(28921)
(28865)
(28297)
农业(26821)
研究所(26553)
(26268)
经济学(26084)
师范(26006)
北京(24716)
经济学院(23671)
(23294)
财经大学(23058)
基金
项目(150097)
科学(119719)
基金(110776)
研究(109868)
(96041)
国家(95213)
科学基金(83236)
社会(71983)
社会科(68093)
社会科学(68076)
(58929)
基金项目(58922)
自然(53526)
自然科(52317)
自然科学(52304)
自然科学基金(51302)
教育(50464)
(49289)
资助(44683)
编号(43996)
成果(33964)
(33716)
重点(33504)
(31852)
(31374)
国家社会(30237)
课题(29615)
创新(29383)
科研(29323)
教育部(29201)
期刊
(88277)
经济(88277)
研究(53925)
中国(36752)
(36481)
学报(30659)
科学(29564)
(29432)
管理(28518)
大学(24999)
农业(24326)
学学(23865)
技术(19290)
教育(17953)
业经(17697)
(17136)
金融(17136)
财经(14809)
经济研究(12733)
(12647)
统计(12248)
问题(11872)
(11078)
(10913)
技术经济(10468)
(10283)
决策(10017)
资源(9732)
科技(9416)
理论(9329)
共检索到284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谷凯丽  徐伟  李磊  周鹏  朱珍华  
多数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差,已不适应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运用田野调查法对鄂西45个传统村落进行走访和调查,从满意度方面对居民需求进行系统和量化研究。将影响传统村落居住满意度的目标层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准则层,在此基础上确立9项指标和30个影响因子,形成居住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分析影响居住满意度的要素。多要素的评价体系为了解传统村落居民满意度提供量化方法,为传统村落及与环境改造提供实践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彬  陈园园  虞虎  刘思怡  熊启昊  王立龙  
开展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皖南地区典型的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从游客体验视角,构建了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因素恒等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西递、宏村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的旅游体验因素有文化认知、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学习认知4种类型;从路径系数来看,案例地研学旅行者的文化认知(0.510)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情感体验(0.340)和审美体验(0.224)次之,学习认知(0.212)位居最后;论文构建的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跨样本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西递、宏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松  张捷  
在市场需求与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矩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2)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医疗服务等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百军  
以ACSI模型为基础建立古村落游客满意指数模型,并建构相应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对广东兰寨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与游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游客满意度和游客抱怨之间存在负相关。要提高兰寨古村落游客满意度,必须提高景点的文化品位,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设计参与性旅游项目,加大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美   陈兴贵  
传统村落因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一个具有明显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社会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之地和农耕文明史的缩影。作为村落中的“特殊类型”,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践基地。各领域研究者从各自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角度,围绕各种主题,对传统村落展开多维阐释和分析。遵循人类学研究小型社会的学术传统、学科理念和方法,未来的传统村落研究应坚持历史性文献研究与共时性田野调查相互贯通、静态修复保护探讨与动态活化利用认识相得益彰、传统村落特殊性讨论与中国乡村普遍性思考有机统一、村民主位经验阐释与研究者客位学理分析并重融合、微观社会文化专题研讨与宏观区域文化生态整体研究互相关联等视角,方能更好地探究传统村落本质及其保护利用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保存度和接纳度两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整体处于中度保护,且内部文化传承状态差异明显;(2)三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保存度和承接度传承较好,而认同度传承较弱;(3)18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建筑原真度和传承较好,而游客认同度等3项指标则传承较弱;(4)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了构建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守华  黄灏然  区晶莹  
本文在考虑指标权重因素影响的基层上,借鉴价值工程中最合适区域的方法,构建最满意区域法对指标发展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以广州市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周明   王钰宁  
以“结构—能动”二元视角对传统村落资源价值的诠释,已不能满足技术快速迭代下的资源生产和消费需求。新的视角需要有效识别各主体在技术驱动下的行动及规则对传统村落产生的动态影响。基于此,提出传统村落资源价值生成的“技术—制度—主体”理论框架,选择爨底下村、吉迪村、夏荣村、仓东村、普济村、明月村作为典型案例,通过长时间、跟踪式的传统村落田野调查,诠释技术的链接与再造、制度的整合与赋能、主体的内生与更新等机制,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互动、互构与转化。研究发现:传统村落资源是一种基于资源本体整合村落内外部功能的系统,“技术—制度—主体”理论框架的提出将有效回应传统村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实矛盾和发展需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祥添  李登峰  余高锋  
针对多类型评价信息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贴近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旅游景区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不同类型表示旅游进去的评价信息,提出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据此确定旅游景区满意度排序,并具体给出其评价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祥添  李登峰  余高锋  
针对多类型评价信息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贴近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旅游景区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不同类型表示旅游进去的评价信息,提出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据此确定旅游景区满意度排序,并具体给出其评价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丽荣  卢建坤  李欣原  邓春凤  
综合运用Yaahp软件分析、层次分析法、Delphi法、文献解析与问卷调研等方法,对功能改造活动的调研数据建立判断矩阵,选取22个指标并计算推演指标权重,建立传统村落码头的功能改造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并提出相应的量化评价方法,推导出传统村落码头空间功能改造适应性的七个关键要素。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与功能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银娣  谢双喜  李伯华  
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挖掘对村落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通用的单维价值评价标准挖掘性不强、地域性较弱等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价值特色、保护管理、现状条件三个目标层出发,以多维价值评价方法为切入点,结合已有指标体系融入地域性指标因子,构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村落多维价值可以从传统产业经营价值、人居环境风貌价值、资源开发潜力价值和历史遗产纪念价值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传统村落内部发展现状差异明显,不同村落不同维度的价值发展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村落现存核心价值和村落发展现状,可将传统村落划分为四种保护类型的村落,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为传统村落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郐艳丽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面临快速消失和濒临破坏的困境,自破坏和他破坏现象层出不穷,现有部分传统村落能够保留下来多数并非法律制度管控下的主动性保护结果,而是消极状态下的遗漏性遗存使然。虽然我国已经构建了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到传统村落保护的自上而下的双轨制政策体系,但保护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不足,忽略了本身的生命性特质,未解决传统村落现实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极端问题:在理论上作为文物的过度保护和实践上作为旅游商品的过度开发。本文从反思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矛盾问题入手,提出具体的创新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李建军  
传统村落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然而,实践中的传统村落保护面临多头管理、人力财力保障不足和权利归属不清等问题。归根结底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不健全,体现在法律法规之间矛盾、政策之间冲突、权力配置失衡和地方政府激励偏差等方面。用"实践—制度"的框架分析表明,传统村落保护同时面临着实践困境与制度缺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是基于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制度设计,根本路径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难点是增强各类制度的协调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瑜  贾艳飞  何依  
太原盆地传统平原村落的"堡"式遗存是传统村落极具代表性的空间形态,在依托农耕文明兴起的同时保留着一种封闭式"类里坊"肌理形式,具有村堡、家堡和院堡三个层次。通过深入解析平遥周边多个堡寨村落的组构特质,对其形成的动力机制、遗存形式、内部组织进行分析,确定保护重点,建构一种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方法。所涉及的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是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组成的、有别于文物导向保护方法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