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0)
2023(10496)
2022(8773)
2021(8243)
2020(6806)
2019(15794)
2018(15720)
2017(30348)
2016(15882)
2015(17693)
2014(17098)
2013(16304)
2012(14352)
2011(12491)
2010(12270)
2009(10874)
2008(9966)
2007(8151)
2006(6691)
2005(5365)
作者
(40951)
(34217)
(34024)
(32312)
(21838)
(16449)
(15439)
(13310)
(13090)
(12022)
(11794)
(11472)
(10739)
(10682)
(10402)
(10184)
(10116)
(9971)
(9831)
(9713)
(8164)
(8079)
(8059)
(7913)
(7670)
(7661)
(7296)
(7271)
(6763)
(6710)
学科
(63540)
经济(63482)
管理(45117)
(41393)
(34098)
企业(34098)
方法(33910)
数学(30838)
数学方法(30225)
(17284)
中国(15871)
(14288)
业经(13543)
环境(13146)
地方(12605)
农业(11642)
(11566)
理论(10676)
(10512)
贸易(10508)
(10210)
技术(9885)
(9840)
(9685)
(9414)
财务(9360)
财务管理(9338)
(8901)
企业财务(8814)
(7594)
机构
学院(210399)
大学(207112)
管理(87228)
(84198)
经济(82613)
理学(77186)
理学院(76435)
管理学(74786)
管理学院(74406)
研究(62890)
中国(46262)
(41414)
科学(38601)
(35962)
业大(30872)
中心(30779)
财经(30212)
(29074)
(29072)
(28870)
(27696)
(26935)
研究所(26736)
师范(26684)
(26123)
经济学(26001)
北京(24981)
(23801)
经济学院(23685)
经济管理(23178)
基金
项目(156577)
科学(125718)
基金(115454)
研究(114418)
(100058)
国家(99306)
科学基金(87916)
社会(74177)
社会科(70478)
社会科学(70464)
(61837)
基金项目(61315)
自然(57612)
自然科(56294)
自然科学(56283)
自然科学基金(55215)
教育(53752)
(51621)
资助(46908)
编号(46203)
重点(35213)
(34172)
成果(34154)
(33642)
(33459)
国家社会(31220)
创新(31218)
课题(30851)
科研(30308)
教育部(29953)
期刊
(82446)
经济(82446)
研究(53755)
中国(33858)
管理(30883)
科学(29032)
学报(28501)
(26991)
(25337)
大学(23020)
学学(21971)
技术(21569)
教育(21099)
农业(18125)
业经(15404)
(14013)
金融(14013)
财经(13685)
经济研究(13439)
统计(11910)
(11677)
(11115)
资源(10866)
问题(10718)
技术经济(10340)
(9858)
决策(9817)
科技(9804)
(9526)
商业(9443)
共检索到28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竟虎  孙会慧  石培基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生态敏感性分区和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是生态适度人口测算的前提。本文以兰州新区为例,针对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GIS支持下对其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图和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和评价了兰州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多情景模型方法,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82.28万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志博  赵领娣  王亚薇  袁田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视角出发,以深圳发展历程为标杆,结合情景分析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等模型,展示到2035年不同情景的雄安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发展图景和路径。研究表明:从利用效率看,在基准、起步、建成情景下雄安呈现出由低效率区到较高效率区再到高效率区的变化态势。从节水潜力看,效率改善空间减小、技术落差比增加等表明雄安节水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杜绝污水直排、积极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优化新区产业结构等是促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是雄安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万福  曹源迪  
文章以现代服务业为考察视角,以情景模式为分析工具,研究了现代服务业各相关主体的共同性利益目标及其传导路径,并据此提出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制度建构之策略。研究认为:建构合乎现代服务业各相关主体共同性利益目标的增值税税制,应该建立税改市场联动机制;设立国家税改专项补偿基金,建立税改风险预防机制;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建英   戴津津   方昕然   李龙   陈龙高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模拟多情景下徐州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当量因子法与PLUS模型。研究结果:(1)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湿地与水体面积先减后增。(2)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3)在三种情景模拟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损失,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重要原因。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侵占其他地类速度加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少。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宏兵  郭金龙  田乾  
预测未来保险区域发展的趋势并以此为据设定发展目标,是保险区域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的基础。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各保险区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相对惯性情景模式,以适宜情景设定保险区域的发展目标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仍需加大对保险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针对各个区域保险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区域保险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静  林晓言  
作为“大城市病”中的一项顽疾,城市交通拥堵已困扰社会各界多年。近年,相应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文章基于“多中心”城市不同职住空间关系和不同交通模式,对多种情景组合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耦合关系,更好的解释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绩效”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以北京市为具体案例,构建交通模型,进行多情景模拟研究和分析,解释北京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动态关联和城市“空间绩效”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高职住平衡度(65%以上)—低小汽车出行(20%)模式是最理想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本研究有助于提升追求“多中心”、“空间绩效”的大城市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莉叶  陈兴鹏  庞家幸  段建军  
论文将工业部门基于产值分为高、中、低产值行业,测算了兰州市2007—2016年9种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运用LMDI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碳排放增量分解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4种效应。结果表明,2007—2016年碳排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为负,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的累积效应为正,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通过情景设置,发现综合减排模式效果显著,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旭  马伯文  李丹  陈昆仑  姚华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对未来生态空间进行模拟预测十分必要。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景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利用FLUS模型基于湖北省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包含自然和人文因素的15种驱动因子数据,对2035年的湖北省生态空间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利用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模拟出的2015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总体精度达到0.976,Kappa系数达到0.961,模拟精度较高。设置的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以及综合空间优化4种不同情景,基本满足未来湖北省不同发展导向的需求。从地貌单元角度来看,在不同情景下,湖北省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边陲四大山区,中部江汉平原生态空间零星分布。从数量规模上来看,不同情景下各个用地类型数量规模差异较为明显,生产空间优先情景下耕地面积增加1216 km~2,生活空间优先情景下城镇用地规模增加5959 km~2,生态空间优先情景下生态空间用地增长722 km~2,综合空间优化情景下生态空间用地规模变化更趋于平缓。从生态空间变化分布来看,四大山区的生态空间变化不大,但中部江汉平原生态空间变化较为明显,其中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变化范围主要分布于武汉城市圈、襄阳市、宜昌市中西部地区及随州市中部地区。总而言之,FLUS模型对于湖北省生态空间模拟的适用性较好,多情景模拟结果可为湖北省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及未来生态空间管控提供多角度、多方向的政策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雪梅  王春波  王晓云  
本文首先从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内涵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描述,阐释二者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和资源共享性为产业生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产业生态所具有的循环性、层次性和高效性将确保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发展。然后,针对兰州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十二五"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间,应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互动机制实现转型,即产业不仅要集群化,而且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二者良性互动。最后,围绕转型路径多方位构建转型保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成英  
如何将人口有效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范围内,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以青海省为例,采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对其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得出在2001~2011年时间序列中,青海省一直存在不断增大的生态赤字并导致人口赤字,使得青海省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为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春  许江萍  
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结构,把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人口规模问题,以便做到对城市规模心中有数,既避免政策过紧阻碍城市化进程,又避免人口迁移失控导致城市衰落或导致人口过剩出现拉美国家那样的城市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安林  周艳  唐丽毅  牛乐德  潘媚  
[目的]为测度怒江州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文章借助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PLUS)及当量因子法计算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选取2013和2019年两期遥感数据及2013-2019年NPP和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以及粮食价格数据进行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采用PLUS模型对怒江州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模拟的效果较好,其总体精度为82.3%,FOM值为0.26,说明模型具有普适性;2019年自然情景下的ESV为764.18亿元,2025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及耕地保护情景的ESV分别为759.42、764.16以及762.80亿元;生态价值敏感度小于1,表明怒江州ESV对生态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信;在生态价值变化度中,林地和水域变化度大于1,说明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对怒江州ESV的影响大。[结论]怒江州土地利用变化度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针对所设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较多,建立全校统一的校企合作董事会或理事会难度较大等问题,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广泛联系、重点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构建实施了以系为主体、多种形式、机制灵活的"33"校企合作模式。以系为主体的"三项工程"。"三项工程"是指以系为主体实施专业群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企业冠名学院、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经营性实体三项工程。冠名学院由企业主导,依托系部建设,采用理事会管理方式,秘书处设在系办公室,主要合作内容: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建设等,目前已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