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9)
2023(15188)
2022(12351)
2021(11446)
2020(9687)
2019(22239)
2018(22013)
2017(42043)
2016(23237)
2015(26377)
2014(26463)
2013(25821)
2012(23712)
2011(21203)
2010(21225)
2009(19513)
2008(19408)
2007(17180)
2006(14796)
2005(13262)
作者
(67906)
(57101)
(56879)
(54285)
(36155)
(27440)
(25987)
(22257)
(21644)
(20059)
(19490)
(19350)
(18175)
(17861)
(17841)
(17624)
(17316)
(16893)
(16528)
(16516)
(14089)
(13975)
(13938)
(13214)
(12908)
(12783)
(12604)
(12439)
(11464)
(11396)
学科
(96761)
经济(96636)
管理(63862)
(60486)
(48800)
企业(48800)
方法(44842)
数学(39728)
数学方法(39190)
中国(26916)
(26464)
(24206)
(21406)
(20572)
贸易(20567)
业经(20561)
(20024)
地方(19784)
(18239)
农业(17269)
(14922)
财务(14866)
财务管理(14829)
理论(14490)
环境(14189)
(14176)
(14155)
银行(14133)
企业财务(14042)
(13752)
机构
大学(335998)
学院(333538)
(134467)
经济(131563)
管理(126248)
研究(113078)
理学(109498)
理学院(108152)
管理学(105899)
管理学院(105287)
中国(83717)
科学(71949)
(70849)
(61451)
(57751)
(57291)
中心(52656)
研究所(52610)
业大(51399)
(50125)
财经(49561)
农业(45637)
(45325)
(45062)
师范(44824)
北京(43637)
经济学(42454)
(41516)
(39522)
经济学院(38518)
基金
项目(230531)
科学(182085)
基金(169512)
研究(163144)
(149470)
国家(148331)
科学基金(127037)
社会(104389)
社会科(98906)
社会科学(98877)
基金项目(90241)
(89033)
自然(83955)
自然科(82046)
自然科学(82020)
自然科学基金(80516)
(76473)
教育(75338)
资助(68700)
编号(64744)
重点(52813)
成果(52199)
(50970)
(49256)
(47074)
科研(45119)
课题(44909)
创新(44202)
国家社会(43945)
教育部(43268)
期刊
(141928)
经济(141928)
研究(93311)
中国(59349)
学报(55181)
(51485)
科学(51159)
(47817)
管理(43819)
大学(41620)
学学(39444)
农业(34731)
教育(31248)
技术(28522)
(27103)
金融(27103)
财经(24232)
业经(22978)
经济研究(22608)
问题(21266)
(20780)
(18839)
(17013)
(16405)
统计(16274)
资源(16038)
技术经济(15830)
现代(14963)
理论(14733)
图书(14701)
共检索到47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相宁  孙晶  杨新军  
以西安城区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结合移动窗口法和迭代自组织聚类法,实现城市发展对其周边地区影响的多尺度分析与聚类并绘制成图,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城市核心区、半城市化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结果表明,在局地尺度(0.81 km)上,2010年城市核心区、半城市化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分别为96%,59%,38%和8%。城市核心区集中在碑林区、莲湖区和雁塔区,是西安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最高的地区,半城市化区多呈斑块状镶嵌在城市核心区周围,城市边缘区连片环绕城市核心区分布,乡村地区分布在区域最外围。在区域尺度(16.11 km)上,各类地区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方杰  万庆  冯兵  宋明洁  
基于2005—2018年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ESDA等多种GIS分析方法,对中国物流企业空间格局及多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形成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物流企业规模呈显著增加趋势,不同等级之间发展程度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较高、较低等级占比较小,而中间等级占比较大。(2)从全国尺度来看,物流企业整体上呈现出"南(偏西)—北(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不同等级均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较高等级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相对集中性和地域性。(3)从地带尺度来看,物流企业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大体上保持一致,呈现出东中西依次减少的"梯度化"分布特征,沿海高于内陆、南方远高于北方,分别形成"3∶2"和"4∶1"的比例关系。(4)从省域尺度来看,物流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特征,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化"特征较为明显。(5)从市域尺度来看,物流企业集中分布于Ⅱ型和Ⅰ型大城市,合计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热点区集中于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6)物流企业分布是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工业水平、市场规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随着尺度的增大影响因素与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关联性趋于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青峰  郭胜  阙志夏  张亮亮  刘东  朱伟峰  
针对当前降水研究尺度与精细化程度难以满足城市雨洪预报预警、排涝规划与应急管理需求,提出城市降水多尺度长程演变特征分析方法与框架,为城市洪泛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导向。以哈尔滨主城区为研究基点,选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其降水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哈尔滨主城区除秋季降水有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外,春、夏以及冬季降水均呈与年降水相同的增多趋势,夏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66.07%,大雨以上降水日数整体趋势缓增,但强度逐渐减弱;年降水变化出现突变点的时间为1964、1966、1980和2011年。春季降水在2007年发生突变,夏季降水在1981和2003年发生突变,秋冬两季降水突变年份分别为1973、1997年和1971、1991年;年降水变化的主次周期分别为35和20年,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周期与其保持一致。春季降水变化存在36年的主周期和14年的次周期。夏、秋和冬季降水时序变化呈现20和36年的周期性,但主次周期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怡萍   陈晓键  
文章以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创新活动,将其分为知识型、生产型创新活动两类,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DBSCAN聚类等方法从总体和分类别两大层面分析和探究西安市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分异、差异化集聚、选择性依赖三大特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最终得出创新主体驱动创新活动、环境配置吸引创新活动、知识借用激励创新活动的结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金花  李向  郑新奇  
以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图斑为评价单元,从图斑、区县、市域尺度,构建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济南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多尺度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并在乡镇尺度上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其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承载力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济南市章丘区、商河县东南部和济阳区北部,承载力较低地区多分布在历下区、市中区北部、槐荫区东部。(2)各子系统差异明显,资源子系统处于较高水平,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子系统处于中等水平,且各县区差异较大。(3)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各子系统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值集簇区、低值萧索区空间集聚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王平  李阳兵  郭辉  陈萌萌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演变时空差异和内在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研究区1978~2013年多时序的MSS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理论,从研究区整体尺度、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等3种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8~2013年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综合扩展程度指数变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在2001年之后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过程由低缓发展向高速递增阶段过渡,各区尺度建设用地扩展深受地貌、经济、政策、交通等影响因素的干扰;(2)在不同空间尺度新增斑块数目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与跳跃扩展模式的主导优势先后发生3次转换,而在新增斑块面积比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填充扩展模式分别在新增斑块数目和面积比的比较中均处于弱势;(3)随着时间的变化,就整体尺度上景观指数变化而言,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和规则化,斑块之间连通性不断提高,与城市化进程趋于吻合。但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深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景观指数变化则相对复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空间尺度对城市扩展信息进行挖掘和理解,为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杨小唤  石瑞香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美娟  李在军  侯国林  李涛  
以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为例,根据旅游景点功能和性质将其划分为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文化体验类和特色村镇类五类,借助GIS和Crime Stat3.3软件,选取最近邻指数、Ripley’s L函数、热点聚类等方法分析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在空间上表现出南部密集北部稀疏的分布特征,南北空间分异性明显,但不同类型景点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2Ripley’s L函数分析可知,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布格局特征不同;3热点探测显示,全省乡村旅游热点区集中分布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属于冷点区。通过分析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格局及多尺度特征,有利于合理优化和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铃  李建平  孙晓蕾  李刚  
国家风险是国际市场中的主要风险要素之一,理解其本质特征能有效的减少对外经济活动中源于其它国家的不确定性损失。针对国家风险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特征,本文引入分解思想,试图将国家风险波动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态并分别进行特征识别,以把握国家风险的内在规律。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12个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长期趋势、中期走势与短期波动三个时间尺度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单良  韩放  宋关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单良  韩放  宋关东  
采用变异系数、尺度方差、地统计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基于分县级、地级、省级三种尺度分析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半城镇化区域差异在三种尺度上均表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2)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结果显示,尺度方差及其构成大小依次为县级、地级、省级,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对半城镇化区域差异的贡献份额越大;(3)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区域半城镇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东西梯度发展格局,各尺度空间关联格局总体相对稳定,"High-High"类型集聚区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Low-Low"类型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4)最后,将人口半城镇化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景天忠   陆华阳   刘丽萍   代丽敏   范淼   蔡小林   白丽   李响   李曼毓   文艺   韩勍  
【目的】柳蝙蛾是一种多食性的森林害虫,在我国东北地区对水曲柳危害严重。在小尺度上研究柳蝙蛾的空间格局,可为精准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本文将柳蝙蛾蛀孔数及其寄主树木水曲柳胸径作为标记的空间点过程的标记,使用基于距离指数的空间分析(SADIE)来分析标记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使用L函数来检验水曲柳分布的空间随机性,使用标记条件均值函数来度量标记与点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标记变异函数和Stoyan标记相关函数来度量标记的空间相关性。每个样方划分成2种不同密度的小样方来利用SADIE研究水曲柳分布与蛀孔的空间关联性。【结果】两个样地中柳蝙蛾蛀孔均呈显著的聚集分布。样地G1的斑块和间隙分别处于样地的两端,而样地G2的斑块和间隙混杂在一起。样地G1中,在4.0~4.8 m和14.5~16.0 m距离上存在显著的蛀孔数少的树与其他蛀孔少的树互为邻居的格局。样地G2中,在8.5~9.0 m距离上存在上述格局。标记变异函数分析表明,两个样地中的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与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成强烈的关联性,表明这两个因素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空间格局的形成。SADIE分析及L函数分析均表明水曲柳的空间格局为聚集性。标记条件均值函数分析表明,标记(蛀孔数)不依赖于点(水曲柳位置)。【结论】柳蝙蛾蛀孔在水曲柳林中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性。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  张君  程艳霞  孙国文  
物种空间分布如何影响群落多样性格局目前还不清楚。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3个5.2 hm2样地为基础,采用Ripley’s K函数分析了树种的空间分布,在种群水平上检验了不同树种对局域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样地中绝大多数树种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针阔混交林样地中簇毛槭、色木槭和蒙古栎在大尺度(>30 m)上呈现随机或均匀分布;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样地中树种空间分布受研究尺度影响较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树种空间格局基本一致。2)在物种组织水平上,同一树种对不同林分的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但在群落组织水平,针阔混交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储霞玲  
本文在对广东省专业镇的产业分布及时间演化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Open GeoDA分析工具,从区域、市域、县域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产业分布看,以第二产业专业镇居多,占全省专业镇总数的60.23%。从时间分布看,广东省专业镇分别以2005、2008年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5年认定数量最多。从空间分布看,珠三角地区的专业镇数量最多,占全省专业镇总数的40.5%,其次是粤北地区占30.1%,粤东、粤西地区共占全省数量的29.4%。广东省专业镇呈现出整体离散、局部集聚的特征,珠三角地区形成工业制造业专业镇集聚,粤北、粤西地区形成农业专业镇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筠  
根据西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傈僳族、景颇族、彝族和壮族等12个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调查,认为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非剩余劳动力大尺度异地城市化,据此提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城市化"应优先于"地域的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