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4)
- 2023(12612)
- 2022(10717)
- 2021(9726)
- 2020(8290)
- 2019(18665)
- 2018(18006)
- 2017(34575)
- 2016(18274)
- 2015(20349)
- 2014(20058)
- 2013(19702)
- 2012(18164)
- 2011(16417)
- 2010(16157)
- 2009(14737)
- 2008(13686)
- 2007(11458)
- 2006(10202)
- 2005(8844)
- 学科
- 济(98135)
- 经济(98030)
- 管理(50728)
- 业(44362)
- 方法(37335)
- 企(35016)
- 企业(35016)
- 数学(33895)
- 数学方法(33463)
- 地方(26463)
- 农(21459)
- 中国(21241)
- 财(18309)
- 业经(17940)
- 学(17645)
- 地方经济(15680)
- 农业(14830)
- 制(14467)
- 环境(14193)
- 贸(11948)
- 贸易(11941)
- 和(11914)
- 融(11595)
- 金融(11591)
- 易(11408)
- 体(11119)
- 划(10538)
- 技术(10316)
- 理论(10285)
- 银(10232)
- 机构
- 学院(256469)
- 大学(255626)
- 济(116538)
- 经济(114323)
- 管理(99834)
- 研究(88796)
- 理学(86886)
- 理学院(85850)
- 管理学(84269)
- 管理学院(83760)
- 中国(65233)
- 科学(52848)
- 京(52103)
- 财(49957)
- 所(42821)
- 中心(41305)
- 江(41034)
- 财经(40268)
- 研究所(39038)
- 农(37851)
- 经济学(37338)
- 经(36612)
- 业大(36208)
- 范(33869)
- 师范(33538)
- 经济学院(33409)
- 院(33203)
- 北京(31322)
- 财经大学(29897)
- 州(29557)
- 基金
- 项目(181269)
- 科学(145403)
- 基金(134153)
- 研究(131565)
- 家(116469)
- 国家(115604)
- 科学基金(101036)
- 社会(87554)
- 社会科(83125)
- 社会科学(83106)
- 省(72288)
- 基金项目(71680)
- 自然(64816)
- 自然科(63275)
- 自然科学(63262)
- 自然科学基金(62056)
- 教育(59513)
- 划(59511)
- 资助(53879)
- 编号(51134)
- 重点(41249)
- 发(40655)
- 部(40120)
- 成果(39291)
- 创(37561)
- 国家社会(37027)
- 创新(35360)
- 课题(35344)
- 教育部(34743)
- 科研(34716)
- 期刊
- 济(130108)
- 经济(130108)
- 研究(75655)
- 中国(47046)
- 财(38009)
- 管理(36986)
- 学报(35982)
- 科学(35603)
- 农(33120)
- 大学(28345)
- 学学(27165)
- 技术(24015)
- 农业(22738)
- 经济研究(21152)
- 融(20979)
- 金融(20979)
- 财经(20413)
- 教育(20053)
- 业经(19354)
- 经(17639)
- 问题(17029)
- 资源(14429)
- 技术经济(14049)
- 统计(13818)
- 策(12550)
- 业(11776)
- 现代(11710)
- 贸(11325)
- 决策(11273)
- 世界(11131)
共检索到37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多尺度 空间聚类 区域划分 江西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多尺度 空间聚类 区域划分 江西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姜玲玲 王美霞 喻忠磊
文章基于多尺度、人—地系统的理论视角,以湖南省8 000个相对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尺度揭示了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炼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2)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3)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文盲率、坡度、平均海拔是影响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村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4)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揭示出相对贫困村的空间分异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晓亮 章涵
通过收集整理江西省近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灰色聚类模型,设计了5个定性指标、7个定量指标,对江西省辖11个地市进行了物流节点层次划分,确定南昌、九江、赣州为江西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宜春、景德镇、鹰潭、吉安、上饶为江西省物流枢纽重点城市,萍乡、抚州、新余为江西省物流枢纽发展城市。通过三类物流城市的划分,为合理利用江西各地市物流资源,实现江西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灰色聚类 城市物流层级 江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正明 顾雪萍 钱奇霞 钟全林
选择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关指标,通过变异系数法筛选得到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的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维森林资源与环境指标进行降维,获得主成分分析的第一至第三主分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吉水县24个乡(镇)天然林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区划为4个区域。进一步对各区域天然林林种类型进行详细规划,为吉水县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图1表3参8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平 闫卫阳
本文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确定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然后,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通过多要素叠加分析,对我国一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的理论边界进行渐进式调整,以确定我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范围边界。
关键词:
城市实力评价 区域发展 经济区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平 闫卫阳
本文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确定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然后,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通过多要素叠加分析,对我国一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的理论边界进行渐进式调整,以确定我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范围边界。
关键词:
城市实力评价 区域发展 经济区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勇军,陆玉麒
首先计算了江西周边各省会城市实力指数并划分出各城市的等级,根据强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对江西省受强经济中心的影响区作了划分,共包含3个部分。根据江西与周边省份的发展差异及区位比较,得出江西处于经济边缘区的结论,并总结了江西经济边缘化的表现。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依赖增长极的出现,通过强中心与弱增长点之间建立"点—轴型式"的发展轴,依靠强中心的渐进扩散,从而培养出强有力的增长极,江西必须加强与经济核心区的联系。基于江西各地区分别与上海、广州、武汉三个通达最便利的中心城市间存在密切的空间联系,提出了江西区域发展的空间轴线组合。江西的发展必须倚仗三个主要轴线的构建:广州—赣州轴线、南昌—九江—武汉轴线、上海(杭州)—上饶轴线。
关键词:
江西 经济区位 边缘化 发展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庆彦 潘玉君 朱海燕 张梅芬 童彦
基于多尺度空间单元思想及空间临近思想的指导,运用加权求和模型,以云南省129个县区为例,进行以自然环境为承载体、经济发展为动力、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省域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可划分为3个综合功能区、9个综合功能亚区、22个功能小区。在综合功能区层面上,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为滇中—东高原综合功能区、滇东北中山—山原河谷综合功能区、滇西横断山系纵谷综合功能区;在功能亚区层面上,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强于西部的状况,且差异较大;在功能小区层面上,在东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强于西部地区的同时,同一亚区的小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文凯
文章基于江西省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年度数据,利用HP滤波和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揭示江西省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特征,剖析江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区制状态及其区制变迁可能性。结果表明:从经济波动特征来看,江西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波动较为平稳,国际旅游经济增长则呈现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波动变化特征,表现出比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更强的波动性和更大的不确定性;从区制划分结果来看,江西省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存在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两种区制状态,其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维持概率分别为0.871 4和0.826 6,处于高速增长区制的维持概率分别为0.846 7和0.364 2,对应地,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7.78年和5.77年,处于高速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分别为6.65年和1.57年;从区制变迁路径及其结果来看,江西国内旅游收入仍将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但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低速增长阶段过渡,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维系低位平缓推进的可能性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建军 刘永娟 李金莲
运用多阶段The il系数嵌套分解法,从空间尺度研究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市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北部市级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南部市级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县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市内差异是全省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内差异对于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市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Theil系数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婷
运用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江西省不同地貌单元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尺度分为省域尺度、完整地貌单元尺度和完整地貌单元相对应的县域尺度。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下耕地土壤有机碳均值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基本不变;(2)从县域尺度到地貌单元尺度再到省域尺度,块金效应值和空间自相关距离呈增大趋势;(3)不同尺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级别和面积比例差异明显,小尺度插值图信息更丰富;(4)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成土母质、土壤类型、高程和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存在显著影响,但不同尺度下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秸秆还田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影响不存在尺度效应,成土母质、高程和土壤侵蚀对其影响存在尺度效应。结果可为详细地理解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估测土壤有机碳密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青果 郑林
在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确定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的指标体系,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ARCGI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以江西省91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4个方面构建江西省人口的空间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关联度矩阵和耦合模型。对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度进行聚类分析,将91个区域单元划分为协调耦合区、磨合耦合区、拮抗耦合区和低水平耦合区4个类型。2010年江西省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磨合耦合为主,拮抗耦合次之。从2000年到2010年,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关系趋于拮抗。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区域经济 灰色关联 江西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黄利华 邹芳 赵丹丹 唐艳丽
以湖南省85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县域尺度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研究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生态保障和居住生活等四个功效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量分析功能间交互作用,识别乡村地域优势功能类型,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从省域视角出发,乡村地区的功能空间布局呈现显著的差别以及空间集聚特征;(2)从乡村地域功能间的相关关系和功能间的交互作用,识别出各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冲突、兼容、协调);(3)根据乡村区域功能与实际功能作用的相关性,将湖南省85个县(市、区)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地域功能,并据此提出不同类型地域空间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转型和城乡融合提供参考;(4)乡村区域功能类型与乡村空间聚落布局形态相互影响,因此不同乡村地域功能应与村落布局和形态相协调,以此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和促进地域功能的最大化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