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62)
2023(20970)
2022(17985)
2021(16836)
2020(13896)
2019(31993)
2018(31686)
2017(60293)
2016(32739)
2015(36899)
2014(36937)
2013(36108)
2012(33355)
2011(29979)
2010(30420)
2009(28014)
2008(26861)
2007(23937)
2006(21116)
2005(18972)
作者
(93324)
(77304)
(76642)
(72989)
(49240)
(37107)
(35136)
(30186)
(29556)
(27858)
(26433)
(26231)
(24703)
(24459)
(23920)
(23794)
(22889)
(22798)
(22214)
(22104)
(19279)
(18936)
(18682)
(17802)
(17323)
(17294)
(17195)
(17156)
(15656)
(15279)
学科
(128060)
经济(127889)
管理(95584)
(90553)
(74985)
企业(74985)
方法(52891)
数学(45240)
数学方法(44556)
中国(40794)
(36656)
(36207)
地方(31986)
业经(30909)
(30191)
金融(30185)
(30040)
(29955)
银行(29900)
(28698)
(26734)
农业(24634)
理论(23187)
(23122)
财务(23026)
财务管理(22969)
(22876)
贸易(22853)
(22124)
企业财务(21762)
机构
学院(453913)
大学(453636)
(177920)
管理(174193)
经济(173690)
研究(152509)
理学(148714)
理学院(147016)
管理学(144252)
管理学院(143434)
中国(120069)
(97828)
科学(93268)
(86858)
(76210)
(73181)
中心(71431)
(70112)
研究所(68573)
财经(67704)
业大(66260)
北京(62105)
(61897)
师范(61277)
(61264)
(57077)
农业(56714)
(55941)
经济学(53432)
财经大学(50154)
基金
项目(302426)
科学(236904)
研究(224662)
基金(216273)
(187555)
国家(185866)
科学基金(159740)
社会(139622)
社会科(132161)
社会科学(132129)
(119720)
基金项目(114435)
教育(104460)
自然(102884)
自然科(100441)
自然科学(100419)
(99869)
自然科学基金(98564)
编号(93624)
资助(88914)
成果(76885)
重点(67966)
(66700)
(65988)
课题(65308)
(62772)
创新(58582)
科研(57348)
项目编号(57307)
大学(57024)
期刊
(202895)
经济(202895)
研究(137975)
中国(97470)
学报(70338)
(68966)
(67354)
管理(65956)
科学(63957)
教育(58216)
大学(54500)
(52119)
金融(52119)
学学(50670)
农业(45671)
技术(42117)
业经(34068)
财经(33072)
经济研究(31004)
(28307)
问题(26150)
图书(26091)
(23091)
理论(22025)
(21545)
技术经济(21013)
科技(20957)
现代(20300)
实践(20107)
(20107)
共检索到695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冉栋刚  李景龙  焦丽媛  王汉鹏  隋斌  
先进的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培养人才的基本保障,该文针对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生产实验仪器能力不足、自制设备维护经验不足的问题,以某高校通过搭建设备共享和推广平台、融合多学科研发力量、突破自制设备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难题等措施,成功研发出岩石多功能多场耦合试验仪为例,提出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顶端设计、全面统筹推进多层次公共支撑体系等经验方法,可为增强仪器研发能力、产生原创性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尚连  龙治坚  任鹏  陈红春  曹颖  黄艳  
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多学科、多专业的具体情况,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基本要点包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发挥多学科优势,全面实施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君  李丽丽  王萌萌  郭晓彤  
以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脑电技术为例,利用时序分析纵向探索知识的交叉路径,借助共词分析横向探索知识的融合主题,深入挖掘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与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机制,总结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内在规律。结果发现,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1970年至今,脑电技术已促成了认知神经科学与12个人文社科领域交叉融合,且学科交叉数量在1990年后稳步增长;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一般发生在已有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脑电技术的应用恰好弥补了传统人文社科领域对个体认知层面上的决策动机、情绪影响及注意力分配等研究的不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敏   沈禹颖   阎石   梁天刚   唐增   侯正豪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草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基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187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2014-2019年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和近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农牧业企业招聘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培养方案较为陈旧、行业发展需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据此讨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而构建草地农业人才培养专业框架,提出“草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探讨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静平  钟秉枢  
围绕体育网络建设与发展、人才选拔与培育等方面展开深度研究,是具有新闻传播学科和体育学学科延伸的高等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体育网络研究已经初露端倪,但还远远落后于体育网络发展的实际需求,应围绕体育网络方面展开深度研究。厘清体育网络的内在规律,建构科学可行的体育网络学科体系,为体育院系科学研究和人才发展拓展出一条新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邵作运  李秀霞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引文耦合和概念格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方法/过程]利用Sci~2工具获取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交叉耦合文献,利用ConExp1.0工具构建两学科交叉知识概念格;通过概念格关联规则挖掘和层次聚类,将两学科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细分为8个研究主题,揭示各研究主题的关联特征和对应的核心作者。[结果/结论]与传统的聚类树相比,该方法结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描述概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可视化效果,而且意义更易于理解,具有更好的解释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蔚  封迪  田丽  
对硅/玻璃阳极键合进行了实验技术研究,阐述了实验设计思路;确定了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据此研制出能直观显示硅/玻璃界面键合情况以及键合电流-时间曲线的多功能键合实验仪。通过键合操作、现象观察和深入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键合机理、掌握影响键合效果与效率的主要因素。该实验技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刘素芳  
关联耦合法是城市设计的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传统村落古河道两侧的场所以及整体沿线空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古河道两侧的资源元素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古河道和场所叙事的关联耦合,探索传统村落凸显"乡愁"文化、独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建构地方认同感的技术策略和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刘素芳  
关联耦合法是城市设计的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传统村落古河道两侧的场所以及整体沿线空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古河道两侧的资源元素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古河道和场所叙事的关联耦合,探索传统村落凸显"乡愁"文化、独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建构地方认同感的技术策略和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杨艺红  
南京历史上河流纵横、池塘密布,湿地资源尤其丰富。但自近现代以来,城市空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湿地数量大大缩减,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本文以1910年、1932年和1946年的历史地图分析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湿地格局演变的特征与规律,以期实现对南京市湿地格局的跨学科研究,并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及湿地规划产生有益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课题,如何融合如何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9月17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举办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讨会",基于已有的在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本着小型、高端的原则,邀请了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规划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海艳  
泛在图书馆服务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泛在知识环境为背景,分析其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影响。从信息素养教育、学习共享空间、学科服务平台和知识社区4个方面探讨了学习空间与学科服务融合的模式。并从读者需求、图书馆服务诉求、资源与服务的强强整合、Web2.0技术研究其融合的动力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由以往的注重实践应用和侧重实际操作转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特色、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成为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发展趋势。新工科院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需要树立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理念,建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设广泛覆盖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段龙龙  王冲  
目前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从融合基础、路径、模式等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翠英   陈俊宇   池显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备条件。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和熵权法测算了“双碳”目标指数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两者的融合发展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全国“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及各分维度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并在空间上分别形成“东高中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2)协调关系在时序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磨合协调阶段、初级耦合协调阶段、高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3)“双碳”目标指数高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