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1)
- 2023(10539)
- 2022(9060)
- 2021(8446)
- 2020(7427)
- 2019(17147)
- 2018(17029)
- 2017(32740)
- 2016(17619)
- 2015(19977)
- 2014(19964)
- 2013(19673)
- 2012(17956)
- 2011(15970)
- 2010(15482)
- 2009(14229)
- 2008(13872)
- 2007(12266)
- 2006(10004)
- 2005(8630)
- 学科
- 济(72982)
- 经济(72908)
- 管理(50135)
- 业(48369)
- 方法(39995)
- 企(38958)
- 企业(38958)
- 数学(36097)
- 数学方法(35645)
- 农(19572)
- 财(18999)
- 中国(16539)
- 业经(15074)
- 学(14910)
- 贸(14149)
- 贸易(14147)
- 易(13723)
- 农业(12957)
- 地方(12685)
- 务(12359)
- 财务(12314)
- 财务管理(12285)
- 企业财务(11624)
- 制(11133)
- 和(11072)
- 环境(10406)
- 理论(10396)
- 技术(10310)
- 银(9782)
- 银行(9749)
- 机构
- 学院(250466)
- 大学(249940)
- 济(102914)
- 经济(101005)
- 管理(100766)
- 理学(88446)
- 理学院(87559)
- 管理学(85892)
- 管理学院(85437)
- 研究(77936)
- 中国(58443)
- 京(50843)
- 科学(50097)
- 财(44903)
- 农(44463)
- 业大(40442)
- 所(38609)
- 中心(38207)
- 财经(37195)
- 江(35806)
- 研究所(35635)
- 农业(35312)
- 经(33866)
- 经济学(31806)
- 北京(30728)
- 范(30586)
- 师范(30207)
- 经济学院(29057)
- 院(28152)
- 州(28120)
- 基金
- 项目(177633)
- 科学(140095)
- 基金(130675)
- 研究(125113)
- 家(114508)
- 国家(113627)
- 科学基金(98319)
- 社会(79757)
- 社会科(75785)
- 社会科学(75764)
- 基金项目(69752)
- 省(69747)
- 自然(65860)
- 自然科(64380)
- 自然科学(64360)
- 自然科学基金(63176)
- 划(58534)
- 教育(58051)
- 资助(53693)
- 编号(50609)
- 重点(39998)
- 部(39342)
- 成果(38868)
- 发(37203)
- 创(37087)
- 科研(35349)
- 创新(34739)
- 教育部(33701)
- 国家社会(33403)
- 大学(33325)
- 期刊
- 济(102292)
- 经济(102292)
- 研究(62658)
- 学报(41292)
- 中国(39129)
- 农(38413)
- 科学(36710)
- 财(35531)
- 管理(33925)
- 大学(31256)
- 学学(29824)
- 农业(26313)
- 技术(22730)
- 教育(19272)
- 业经(18137)
- 融(18052)
- 金融(18052)
- 财经(17638)
- 经济研究(17025)
- 经(15087)
- 业(14483)
- 统计(13967)
- 问题(13931)
- 技术经济(12734)
- 商业(12672)
- 版(12635)
- 策(12440)
- 理论(12217)
- 图书(11789)
- 决策(11426)
共检索到341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辰 沈国际 吴建寨 穆月英
为明晰食物消费类别,发现其演化特征规律,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中1991—1995年和2015—2017年两个时期13种食物消费等数据,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到5项因子,划分出7类食物消费类别,分析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物消费表现出典型地域特点,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20年来各类别稻米、禽肉、糖人均消费普遍增长。处于温饱或小康阶段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增长为主;处于最富裕阶段的类别,居民薯类、油脂、红肉、水果消费普遍减少。期初消费对各种食物人均消费增长普遍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本国生产则普遍表现出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对奶类、糖、蔬果消费带动较强,本国产量对蔬果、肉类、水产品等鲜活产品消费影响较大。城镇化、老龄化以及关税变化对不同食物消费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或带动油脂等高热量食物消费,降低蛋、奶、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蔬菜消费。而老龄化或引起糖、油脂消费减少,带动蛋类、红肉等食物的消费增长。
关键词:
食物消费 食物平衡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食物消费统计资料,本文发现食物消费存在四大特点,分别是在经济水平发达之前食品消费严重依赖本国(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食物消费饱和状态广泛存在、班尼特法则和在外饮食常态化。另外,当人均GDP进入15 000美元~20 000美元区间后,食物消费趋于稳定或缓慢增长,粮食和肉类人均消费(包含水产品)均趋近于"双百"状态:口粮消费约100千克,肉类和水产品加总约100千克。通过考察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现状,本文发现2020年后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将趋于稳定或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在肉类、植物油和食糖消费上还存在较大缺口。
关键词:
国际经验 食物缺口 食物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玉梅 徐鑫 李志强
论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ngle模型和Working-Lesser模型两阶段法分析居民对粮食、蔬菜和肉类等12种主要食物的消费需求特征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模型处理了零消费问题,减少了估计偏差。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都在逐渐变小,食物消费的地区差异也在缩小。然而,价格始终是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会对低收入居民产生较大影响。今后,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应重点增加肉类的生产以满足需求增长。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农村居民 需求弹性 动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祯妮 周琳 程广燕
本文主要采用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发布的居民食物与营养摄入量数据,分析了2000—2012年英国居民食物消费特征与营养状况,并采用英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对居民近10年来膳食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当前几项重要营养干预措施。
关键词:
英国 食物消费 营养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广燕 刘珊珊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美国食物供求格局、居民营养摄入状况及其膳食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最新的2010年美国膳食指南要求,对其居民膳食结构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未来美国居民膳食消费趋势作出判断。
关键词:
美国 食物供求 膳食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志宏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优化升级必然对其农业资源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谷物当量分析居民食物消费变化及其对农业资源产出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食物消费整体演变趋势而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仍以素食消费为主,逐渐向营养均衡化和多样化演替,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对农业资源压力不断增加;②从城乡差异而言,虽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量整体趋同,但当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占有量的78.90%,城镇消费品质高于农村,且城乡差异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③从地域空间分布特征而言,我国各地居民食物消费谷物当量呈现出结构一致性、南北差异和民族差异特征;④从食物消费结构而言,虽然我国居民直接食用食物...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海林 邬先利
针对现有研究对文献主题发现和演化分析方法的单一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聚类的主题发现与演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共词分析找出文献数据集中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利用Ochiia系数计算方法将共现矩阵转换为相似性矩阵,然后使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发现文献主题。同时,再将主题在某段时间内的研究热度进行分析并转化为反映主题热度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对各主题进行分类以及演化趋势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中国知网中2000—2018年与创新管理相关的期刊文献进行数据处理与挖掘,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发现期刊的研究主题,并且能较好地分析这些主题的演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义田,王来生
各地区食物消费状况是影响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选取指标体系,客观地评价各地区的消费水平是食物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选取更具代表性的食物消费区位系数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核函数的引入,进行核主成分分析,有效地克服了主成分分析只能处理线性问题的弊端。通过分析全国31个省市的主要食物的消费状况,客观地评价了它们的消费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永常
在粮食消费方面,吴永常在《我国食物消费的发展及现阶段形势分析》一文中,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居民、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差异,提出了针对这些差异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食物发展战略的设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解纯营 赵文武 徐海亮 安艺明
本文以世界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关系为研究内容,借助数据拟合方法,探讨不同时期世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食物消费量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②3大营养成分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糖类比例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蛋白质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均值在发展程度国家间食物消费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糖类比例高于发达国家,脂肪比例低种发展程度国家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揭示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的国未来农业和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斌剑 谢颖菲 周应恒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食物美元核算方法,分析1987-2020年我国食物系统增加值的行业与要素分配结构,以及食物系统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异,以考察食物系统演化及其包容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食物人民币中的农业生产份额从1987的66.02%下降到2020年的45.89%,而食品加工、服务行业的份额呈上升态势,食物系统在参与主体方面的包容性增强。第二,食物系统就业仍然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但比重从1987年89.83%下降到2020年68.4%。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部门。第三,食物系统的劳动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1987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第四,食物系统内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距呈现波动式下降态势,收入分配方面的包容性较低但在不断提高。泰尔指数从2002年的0.38下降到2020年的0.32,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分行业内各细分行业之间。
关键词:
食物货币 食物系统 包容性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斌剑 谢颖菲 周应恒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食物美元核算方法,分析1987-2020年我国食物系统增加值的行业与要素分配结构,以及食物系统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异,以考察食物系统演化及其包容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食物人民币中的农业生产份额从1987的66.02%下降到2020年的45.89%,而食品加工、服务行业的份额呈上升态势,食物系统在参与主体方面的包容性增强。第二,食物系统就业仍然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但比重从1987年89.83%下降到2020年68.4%。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部门。第三,食物系统的劳动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1987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第四,食物系统内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距呈现波动式下降态势,收入分配方面的包容性较低但在不断提高。泰尔指数从2002年的0.38下降到2020年的0.32,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分行业内各细分行业之间。
关键词:
食物货币 食物系统 包容性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宁 滕广青 白淑春 毕强 韩尚轩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问题有助于揭示知识聚类的特征和规律,对于掌握知识生长演进过程中关联知识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的思想为基础,基于标签邻接关系的发生值构建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即依据网络模体的理论,采用网络聚类系数的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结合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节点度值、封闭三元组等指标,从随机因素、度相关性、邻近关联3个方面对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领域知识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聚类性;(2)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同时包含随机性与结构性(非随机性)两方面因素;(3)领域知识聚类的动态状态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之间摇摆演化;(4)领域知识的聚类状态在网络全局和局部节点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领域知识 知识网络 知识聚类 聚类系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莹 谢清心 张林秀 田旭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宇纳 张晓勇 Hans Dagevos Ivovander Lans 翟凤英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最突出的现象——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社会和快速上升的肥胖流行趋势,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消费者按照食物消费特点进行分层,结果得到4个不同的膳食特点的消费群体,即"黄土高坡"、"江南水乡"、"小康之家"、"西洋情调"。本文比较了各类膳食特点人群的肥胖率及社会人口学特点,结果显示,处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康之家"和"西洋情调"组由于膳食中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超重和肥胖率最高;中等生活水平的"江南水乡"组由于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而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黄土高坡"人群,膳食质量较差,但超重和肥胖率却较高...
关键词:
食物消费 肥胖 膳食结构 消费者分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