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2)
- 2023(16593)
- 2022(14532)
- 2021(13915)
- 2020(11472)
- 2019(26777)
- 2018(26208)
- 2017(50075)
- 2016(27151)
- 2015(30258)
- 2014(30322)
- 2013(29597)
- 2012(27165)
- 2011(24414)
- 2010(24262)
- 2009(22064)
- 2008(21524)
- 2007(18314)
- 2006(15815)
- 2005(13697)
- 学科
- 济(103504)
- 经济(103392)
- 管理(78565)
- 业(73959)
- 企(60649)
- 企业(60649)
- 方法(48795)
- 数学(42778)
- 数学方法(42144)
- 农(30250)
- 财(28579)
- 中国(27671)
- 学(23471)
- 业经(22878)
- 地方(21961)
- 农业(20182)
- 贸(19535)
- 贸易(19529)
- 易(19002)
- 制(18730)
- 环境(18647)
- 务(18093)
- 财务(18015)
- 财务管理(17978)
- 理论(17249)
- 企业财务(17097)
- 和(16802)
- 技术(16577)
- 银(15904)
- 银行(15862)
- 机构
- 学院(371912)
- 大学(371432)
- 管理(149157)
- 济(147152)
- 经济(143948)
- 理学(129806)
- 理学院(128359)
- 管理学(125962)
- 管理学院(125278)
- 研究(124933)
- 中国(93181)
- 科学(78326)
- 京(78075)
- 财(68477)
- 所(61746)
- 农(61203)
- 中心(58092)
- 业大(56680)
- 研究所(56506)
- 财经(54484)
- 江(53820)
- 范(49794)
- 经(49783)
- 师范(49337)
- 北京(48912)
- 农业(47761)
- 院(46374)
- 州(43494)
- 经济学(43422)
- 财经大学(40747)
- 基金
- 项目(262121)
- 科学(206644)
- 研究(190928)
- 基金(190735)
- 家(166616)
- 国家(165241)
- 科学基金(142411)
- 社会(119384)
- 社会科(113075)
- 社会科学(113049)
- 省(101986)
- 基金项目(101249)
- 自然(94164)
- 自然科(91929)
- 自然科学(91906)
- 自然科学基金(90225)
- 教育(88094)
- 划(86438)
- 资助(78623)
- 编号(77970)
- 成果(62311)
- 重点(58824)
- 部(57803)
- 发(55726)
- 创(54195)
- 课题(53266)
- 创新(50572)
- 科研(50518)
- 教育部(49446)
- 国家社会(48847)
- 期刊
- 济(156676)
- 经济(156676)
- 研究(107865)
- 中国(68915)
- 学报(59761)
- 农(55010)
- 科学(54959)
- 管理(53332)
- 财(52205)
- 大学(45629)
- 学学(43006)
- 教育(41778)
- 农业(38375)
- 技术(32771)
- 融(32396)
- 金融(32396)
- 业经(26497)
- 财经(25492)
- 经济研究(25044)
- 经(21756)
- 问题(20009)
- 业(19729)
- 图书(19306)
- 理论(18094)
- 科技(18041)
- 版(17896)
- 资源(17391)
- 技术经济(17306)
- 实践(16705)
- 践(16705)
共检索到53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理庭 蔡海生 张婷 张学玲 曾珩 陈艺
【目的】科学评估县域生态脆弱性并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长远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RP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法分别分析2005—2018年万年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不同风险水平下生态脆弱性结果,同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其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结果】(1) 2005—2018年万年县生态脆弱性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脆弱性指数均值由0.2633下降至0.1914,累积下降27.31%。区域生态脆弱性总体呈现"西北高—中部、西部低—东南高"的空间格局。(2) 2005—2018年,万年县生态脆弱性Moran’ I指数分别为0.504 848、0.680 825、0.742 960,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进一步增强。33随着风险系数的增加,万年县生态脆弱性逐渐升高,决策者态度由乐观变为悲观。"生态持续型""生态不可持续型"情景下的生态脆弱性分别处于轻度脆弱(93.40%)、中度脆弱(59.37%)水平。(4)"维持现状型"结果趋近于AHP—熵权法评价结果,表明OWA方法在生态脆弱性研究中具有一定适用性。【结论】引入OWA方法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可以为决策者统筹社会发展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为区域长远发展、分区治理提供不同的决策思路,辅助决策者进行较为全面的判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昱 金贵 郭柏枢 董寅 陈坤
科学评估国土空间脆弱性与恢复力并解释其时空分布特征,能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相关决策提供参考。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法分别评价和模拟长江经济带市域国土空间脆弱性及国土空间恢复力,并对二者的组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脆弱性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累计下降率为16.49%,脆弱性指数从西向东逐步下降;(2)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型""维持现状型""开发优先型"政策情景下国土空间恢复力分别处于较高(占47.22%)、中等(占35.19%)、低恢复力(占99.07%)水平;(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以低脆弱性—中等恢复力、低脆弱性—较低恢复力为主导,占30.63%,国土空间整体脆弱性低,恢复力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琦 唐华俊 王道龙 杨强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脆弱性 农牧交错带 生态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脆弱性 环境恶化 综合指数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丽 刘永久
一、引言作为各国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瞄准长期以来主要依据当前的贫困状况评估结果。但是贫困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现象,当前贫困不等于未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晓峰 王传宽
在我国4大水系中,黑龙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最为突出。其水资源不丰,自净能力低,土层薄且结构疏松,最不耐冲蚀;植被恢复能力低。如此的自然条件,加之农业上长期的“重用轻养”,林业上的“重取轻予”,使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明显恶化。为遏止恶化趋势并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自然观;确认林业不仅能生产经济产品,而且能生产特殊的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职能,并因后两种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通,而必须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建立公平的补偿制度;区域规划中应肯定山地森林以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作用为主,保证该区域山地水土保持安全的最低坡度值为6°;大力发展以“低耗高效”为核心的生态林...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和谐共进,林业职能,生态林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强 王占岐 杨俊 于辰
分析与把握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结合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可以为西藏地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究了西藏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基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与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西藏这类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现实意义,应积极探索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效结合的规划设计方式,扩充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的内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德君 高航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湿地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源和生态保护屏障,也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干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自200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南四湖湿地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湿地的生态系统仍旧十分脆弱。本文通过解译高精度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通过模型对南四湖湿地地区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EVI(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ex)值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人类干扰,自然湿地受到干扰最大,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湿地,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99.95%;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金武
最近,江西万年县物价局对全县138个村委会,201个村小组,23930户农户的电费收缴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率分别占全县总数的72.5%、15.5%、29.1%。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县供电局对各乡镇供电价格均采取综合价,平均每度为0.437...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虎平
如何遏制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对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估以掌握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生态脆弱性发生与应对的机理模型,发现应对的关键环节在于对脆弱性进行评估,其环节包括构建数据库,挖掘评估指标,单项、整体脆性评估,脆性与地方政府协同度评估等。根据评估结果,政府可以在策略矩阵中选择适当的应对工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云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