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1)
- 2023(8883)
- 2022(7526)
- 2021(7153)
- 2020(5934)
- 2019(13981)
- 2018(13571)
- 2017(25838)
- 2016(13856)
- 2015(15572)
- 2014(15580)
- 2013(14466)
- 2012(12990)
- 2011(11394)
- 2010(10852)
- 2009(9285)
- 2008(8750)
- 2007(7201)
- 2006(5648)
- 2005(4527)
- 学科
- 济(53430)
- 经济(53381)
- 管理(39238)
- 业(37359)
- 企(31802)
- 企业(31802)
- 方法(30014)
- 数学(26438)
- 数学方法(26030)
- 中国(15415)
- 财(14319)
- 农(13657)
- 业经(11443)
- 理论(11229)
- 务(9794)
- 财务(9753)
- 财务管理(9731)
- 学(9607)
- 技术(9596)
- 农业(9428)
- 企业财务(9285)
- 地方(8439)
- 贸(8416)
- 贸易(8414)
- 和(8411)
- 易(8169)
- 环境(7944)
- 制(7525)
- 划(7443)
- 教育(6713)
- 机构
- 学院(182465)
- 大学(180693)
- 管理(75317)
- 济(73368)
- 经济(71950)
- 理学(66692)
- 理学院(66061)
- 管理学(64898)
- 管理学院(64556)
- 研究(52878)
- 中国(37881)
- 京(35848)
- 财(33471)
- 科学(31147)
- 财经(27852)
- 中心(25946)
- 业大(25623)
- 经(25562)
- 江(25032)
- 范(24884)
- 师范(24676)
- 所(23689)
- 农(23651)
- 经济学(23280)
- 技术(22095)
- 研究所(21833)
- 北京(21359)
- 经济学院(21182)
- 财经大学(21127)
- 经济管理(20019)
- 基金
- 项目(133839)
- 科学(108379)
- 研究(101276)
- 基金(98218)
- 家(84344)
- 国家(83629)
- 科学基金(73952)
- 社会(65096)
- 社会科(61815)
- 社会科学(61799)
- 省(52992)
- 基金项目(52298)
- 教育(50742)
- 自然(47388)
- 自然科(46340)
- 自然科学(46330)
- 自然科学基金(45464)
- 划(45119)
- 编号(41888)
- 资助(39190)
- 成果(31276)
- 部(31231)
- 重点(30774)
- 课题(29076)
- 创(28744)
- 发(28589)
- 教育部(27779)
- 国家社会(27083)
- 创新(26776)
- 人文(26663)
共检索到244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静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注重发展、多元的评价观,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时,应坚持基础性评价标准与核心职业素质相对应、基础性评价标准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多维化评价内容与个性化职业潜力相配合、多层次评价标准与多元化主体要求相协调等原则,以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多元评价理论 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文斌 胡丽 黄黎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敏 闫蕾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促使高职院校把握住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导向,也对在高职生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力标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启示,着重阐述了由构建目标、开展形式、实施项目、内容模块等要素共同构成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标准 高职院校 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俊文 邵莉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永辉 陈胜然 王彤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等教育管理、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剖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整体框架、标准内容,重点介绍工作内容中的九项职业功能,在此基础上,解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该标准强调辅导员职业能力分类、分层分级的发展空间,关注辅导员专业发展、循序渐进和稳定发展,重视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凸显现代大学的法制精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坤 李永山 范鹏飞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是开发能力标准的基本政策条件。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应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基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岗位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运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制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职业能力 专业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引导高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原因出发,以辅导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从高校辅导员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四个方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苗洪霞 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制定出优秀辅导员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后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对1504名大学辅导员和109名学工干部的问卷调研而确立的优秀辅导员评价标准具有较理想的概括性、准确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辅导员 评价标准 扎根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突出,地位日益重要,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在高校的学生培养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下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敏 韩秀景
科学的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推行,能够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具体工作的指挥棒作用,需结合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搭建评价内容框架,遵循科学构建原则,综合考量辅导员工作实际设定评价指标权重,合理安排评价周期,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能力标准 工作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勇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从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广度,充分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佳慧 和红燕
SCCT理论从个人、心理、社会等因素角度分析了职业选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过程与动机,指出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会影响个体的职业目标、行动和表现成就。基于SCCT理论可以设置基于自我效能(职业能力提升、替代性经验学习、职业理想元认知、职业兴趣激发、身心素质强化)和结果期待(晋升机制畅通、社会认可度提升、工作协同机制搭建、职业自我评价)的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模型,综合改善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能力不强、职业化愿景不明的现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巢传宣
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应为"之景因为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难为"之境,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有为"之径。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认同 应为 难为 有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茂华 董晓波
文章基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两个最有代表性原则的分析,指出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它们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不但能够指导和决定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作,而且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胜任力 职业道德评价 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