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2)
- 2023(10269)
- 2022(8958)
- 2021(8320)
- 2020(7336)
- 2019(17247)
- 2018(17256)
- 2017(33362)
- 2016(18061)
- 2015(20448)
- 2014(20767)
- 2013(20312)
- 2012(18535)
- 2011(16558)
- 2010(16254)
- 2009(15094)
- 2008(14756)
- 2007(13194)
- 2006(10965)
- 2005(9375)
- 学科
- 济(75691)
- 经济(75624)
- 管理(53109)
- 业(50374)
- 方法(40945)
- 企(40864)
- 企业(40864)
- 数学(36666)
- 数学方法(36174)
- 农(20805)
- 财(20115)
- 中国(17145)
- 学(15906)
- 业经(14842)
- 环境(14791)
- 地方(14430)
- 农业(14086)
- 贸(13915)
- 贸易(13913)
- 易(13535)
- 务(12970)
- 财务(12924)
- 财务管理(12891)
- 制(12543)
- 和(12378)
- 企业财务(12222)
- 划(11246)
- 理论(11071)
- 技术(10830)
- 银(10206)
- 机构
- 学院(257421)
- 大学(256714)
- 济(104204)
- 管理(104173)
- 经济(102048)
- 理学(91040)
- 理学院(90102)
- 管理学(88413)
- 管理学院(87956)
- 研究(80837)
- 中国(60337)
- 京(52832)
- 科学(51902)
- 财(46226)
- 农(44261)
- 业大(41124)
- 所(40436)
- 中心(39646)
- 财经(37987)
- 江(37359)
- 研究所(37246)
- 农业(34930)
- 经(34437)
- 北京(32346)
- 范(32308)
- 师范(31951)
- 经济学(31772)
- 州(29526)
- 院(29258)
- 经济学院(29003)
- 基金
- 项目(181355)
- 科学(142904)
- 基金(132037)
- 研究(129150)
- 家(115364)
- 国家(114458)
- 科学基金(98803)
- 社会(81876)
- 社会科(77739)
- 社会科学(77713)
- 省(72168)
- 基金项目(70780)
- 自然(65552)
- 自然科(63946)
- 自然科学(63925)
- 自然科学基金(62736)
- 划(60645)
- 教育(59986)
- 资助(54480)
- 编号(52010)
- 重点(41090)
- 成果(40433)
- 部(40336)
- 发(38477)
- 创(37529)
- 科研(35728)
- 课题(35207)
- 创新(35179)
- 教育部(34352)
- 计划(34053)
- 期刊
- 济(104460)
- 经济(104460)
- 研究(65591)
- 中国(42812)
- 学报(40675)
- 农(38036)
- 科学(37237)
- 财(36837)
- 管理(33971)
- 大学(30739)
- 学学(29282)
- 农业(26127)
- 技术(23920)
- 教育(21928)
- 融(18569)
- 金融(18569)
- 业经(17938)
- 统计(17876)
- 财经(17851)
- 经济研究(16077)
- 策(15373)
- 经(15229)
- 业(14406)
- 问题(14305)
- 决策(14298)
- 技术经济(13629)
- 资源(13325)
- 版(12789)
- 理论(11940)
- 科技(11788)
共检索到354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玮 李炜
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而生态补偿效果评价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也是衡量生态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尺。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较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我国各省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探求我国各省区之间生态补偿的内在特征,从而得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启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 多元统计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平 李潇 汪海洲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关系我国宏观区域和微观区域的生态安全。国家对这类区域的开发和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禁限政策,同时对这类区域因开发和建设受限而制定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通过对政府规制下和基于最小安全标准约束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益本分析,得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运用这一理论标准考察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分配依据、计算公式、资金使用、考核与激励约束的规定,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效果不显著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密切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孙琳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水资源环境、平衡上下游地区利益关系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补偿标准的确定则是补偿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梳理常用补偿标准特点及其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试图搭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体系。在界定纵向、横向转移支付分工的前提下,基于"共担、共享"原则,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费用分析方法之中,以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为研究基点,研判纵向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数额及各层级政府分摊比例;秉持水资源平等使用权原则,将跨界断面水质标准考核与机会成本法相融合,双向判定横向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补偿主体及补偿金额。本文围绕补偿标准设计与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构建规范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是诸多角度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既包括终极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性目标纵向、横向均衡,也包括根据国情和时代背景确定的阶段性目标。研究转移支付制度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体制性失衡等新变化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挑战,对于明确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阶段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多目标实现程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转移支付效果角度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是诸多角度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既包括终极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性目标纵向、横向均衡,也包括根据国情和时代背景确定的阶段性目标。研究转移支付制度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体制性失衡等新变化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挑战,对于明确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阶段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多目标实现程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转移支付效果角度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英 陈绍志 赵荣
利用国有林场职工监测数据,具体分析了改革前后职工岗位变化对工资收入、其他收入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发现国有林场改革后职工的工资收入增加,工资外收入小幅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改革确实促进了职工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仍存在工资拖欠以及无法妥善安置富裕职工等问题。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岗位设置 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横向财政转移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生态补偿初期阶段,由于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衡量体系缺失,产权不清,企业和公众意识不强,政府必须强制性介入。
关键词: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优先领域 边界区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冬梅
在我国,民族地区多是集生态功能特殊、整体贫困、自然资源丰富等特性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全国生态建设进程。财政确保生态补偿资金最重要与最直接的方式是转移支付。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从多方面展开,包括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实施生态恢复补助、支持民族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设立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生态转移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庆
生态补偿作为一项能有效抑制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的法律制度,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与其独特的设计不无关系。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资金投入进行的,但是资金的来源和运作,却是关键中的关键。针对当前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早日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制度 经济手段调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振华 焦玉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杨秀
1.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建立纵横交错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需要,应不断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完善现行财政体制。自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显著下降,但支出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用将近40%的财政收入比例支撑了近70%的支出。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鹏 曹广超
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份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 ,建立了一种新的湖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综合评价模型 ,并给出就我国十二个湖库的评价实例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是一种稳定性较好且切实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模型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主成份评价 判别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