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5)
- 2023(14057)
- 2022(11906)
- 2021(11253)
- 2020(9618)
- 2019(22516)
- 2018(22420)
- 2017(43427)
- 2016(23505)
- 2015(26621)
- 2014(26853)
- 2013(26500)
- 2012(24275)
- 2011(21566)
- 2010(21758)
- 2009(20393)
- 2008(19925)
- 2007(17827)
- 2006(15374)
- 2005(13271)
- 学科
- 济(103747)
- 经济(103645)
- 业(69827)
- 管理(61469)
- 农(51290)
- 方法(49058)
- 企(48093)
- 企业(48093)
- 数学(44464)
- 数学方法(43754)
- 农业(34003)
- 财(26182)
- 业经(25429)
- 中国(24721)
- 地方(20668)
- 学(18624)
- 制(18054)
- 贸(17532)
- 贸易(17522)
- 易(17053)
- 理论(14768)
- 务(14448)
- 财务(14387)
- 财务管理(14351)
- 发(14166)
- 技术(14123)
- 银(13923)
- 银行(13894)
- 策(13741)
- 企业财务(13526)
- 机构
- 学院(335666)
- 大学(329503)
- 济(139531)
- 经济(136794)
- 管理(131612)
- 理学(114894)
- 理学院(113741)
- 管理学(111379)
- 管理学院(110775)
- 研究(107252)
- 中国(82202)
- 农(71882)
- 京(67401)
- 科学(66544)
- 财(61123)
- 业大(55472)
- 农业(55421)
- 所(54023)
- 中心(51890)
- 江(49832)
- 研究所(49114)
- 财经(48945)
- 经(44608)
- 经济学(42491)
- 范(42285)
- 师范(41859)
- 北京(41454)
- 州(39230)
- 经济学院(38704)
- 经济管理(37608)
- 基金
- 项目(228440)
- 科学(180028)
- 研究(165999)
- 基金(165869)
- 家(144317)
- 国家(143058)
- 科学基金(123450)
- 社会(105493)
- 社会科(99723)
- 社会科学(99694)
- 省(91599)
- 基金项目(87609)
- 自然(80346)
- 自然科(78518)
- 自然科学(78500)
- 自然科学基金(77084)
- 教育(77056)
- 划(75341)
- 资助(68803)
- 编号(68654)
- 成果(54098)
- 重点(51328)
- 部(50556)
- 发(49640)
- 创(47577)
- 课题(46416)
- 创新(44399)
- 科研(44224)
- 国家社会(43518)
- 教育部(43151)
共检索到48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四川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再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农民1992~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四川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验证不仅为预测四川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趋势提供了工具,而且为四川农村地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小丽
基于目前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研究欠缺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统计年鉴(2001~2010年)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泰尔指数,得出四川现有的五大经济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得出2000~2009年影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耕地面积、经济作物耕种量、非农活动人口比例、机械总动力等。然后,改进传统灰色预测方法,结合四川省2008年的特殊情况,采用等时距和不等时距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出2010~2014年收入区域差异将逐渐缩小,并计算出各因素和区域差异的灰色关联度。最后,将预测的关联度同2000~2009年的关联度比较,表明在力度相当的政策措施下,非农活动人口比例、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波动 习惯形成 福利成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华 许汀汀 章明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弄清楚引起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贡献程度,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制定相关政策重要依据。借助GIS技术,构建了具有统一数据基础的空间数据库,结合专家知识和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内部因子、8个外部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潼南县崇龛镇为例,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3个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贡献程度远高于外部因子,说明农村居民点在开展区位择优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与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子。且引起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的驱动因子并不一致,说明居民点的变化是复杂的,在开展整治规划工作前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华 许汀汀 章明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弄清楚引起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贡献程度,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制定相关政策重要依据。借助GIS技术,构建了具有统一数据基础的空间数据库,结合专家知识和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内部因子、8个外部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潼南县崇龛镇为例,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3个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贡献程度远高于外部因子,说明农村居民点在开展区位择优的过程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培刚 周长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这种差距的扩大既表现在城镇内部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上。实证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人数的比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失业率等变量与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拉大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高度重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采取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并建立健全国家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培育容忍合理差距的社会文化,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动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实证分析 分配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阮小莉 廖勇 贾蜀苇
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计划",必须充分发挥消费的桥梁作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在分析收入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模型和相关图表从四川省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不同的收入类型和不同的收入来源三个层面分别探讨对消费的影响,进而得出系统性的相关结论,并提出促进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落实"倍增计划"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倍增计划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藕香 何建伟
长期以来,一方面,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另一方面,国家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哺农力度持续加强。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基于前期研究所构建的收入函数模型,对1985—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物质资本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收入的高增长;政府的政策效应正通过土地的产出增长显现出来;人力资本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尽管位居第二,但其边际贡献率在所有要素中最高,并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田红宇
基于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时点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占到总效应的96.26%。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艳 聂荣
正确厘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的关系,探知其对消费的影响,是实现我国扩大农村内需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造联立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之间存在着正向互动影响关系,收入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检验结果体现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艳 聂荣
正确厘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的关系,探知其对消费的影响,是实现我国扩大农村内需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造联立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之间存在着正向互动影响关系,收入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检验结果体现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杨彬如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交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结构性变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光 李乃繁 孙一丹
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及断点回归模型,在控制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区域经济水平等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于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与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不考虑参保存在自选择的情况下(即在理论上,假定农村居民主体收入高低对其参保倾向没有影响),对于年龄未达到60岁的人群而言,是否参加新农保并未影响其原有的储蓄与消费;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可以明显地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这说明新农保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二,在考虑参保存在自选择的情况下(即在实践中,收入低的农村居民主体更倾向于参保),是否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并不显著影响储蓄率,进而对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