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4)
2023(14633)
2022(12590)
2021(11842)
2020(10002)
2019(23003)
2018(22901)
2017(44381)
2016(24164)
2015(26990)
2014(27224)
2013(26351)
2012(24653)
2011(22074)
2010(22196)
2009(20474)
2008(19984)
2007(17960)
2006(15378)
2005(13493)
作者
(69075)
(58020)
(57598)
(55018)
(36712)
(27583)
(26535)
(22693)
(22006)
(20817)
(19526)
(19394)
(18411)
(18124)
(18005)
(17954)
(17732)
(17111)
(16728)
(16627)
(14276)
(14213)
(14115)
(13327)
(13163)
(12820)
(12806)
(12718)
(11745)
(11661)
学科
(96036)
经济(95920)
管理(69664)
(64007)
(51618)
企业(51618)
方法(44378)
数学(39462)
数学方法(38930)
(27466)
中国(26742)
(26090)
地方(20224)
(19835)
业经(19438)
(19042)
(18129)
贸易(18125)
农业(17765)
(17595)
(16066)
财务(15998)
财务管理(15959)
理论(15689)
企业财务(15113)
(15083)
银行(15046)
环境(14668)
(14330)
(14307)
机构
学院(340229)
大学(337638)
(137158)
经济(133989)
管理(132374)
理学(114046)
研究(112824)
理学院(112796)
管理学(110665)
管理学院(110049)
中国(85058)
(71214)
科学(70107)
(63887)
(58443)
(56535)
中心(53601)
(52117)
业大(51688)
研究所(51423)
财经(50589)
农业(46237)
(45872)
(44765)
师范(44280)
北京(43972)
(41435)
经济学(41201)
(40988)
财经大学(37331)
基金
项目(230249)
科学(181642)
研究(167102)
基金(166910)
(145725)
国家(144540)
科学基金(124466)
社会(104648)
社会科(99098)
社会科学(99070)
(90683)
基金项目(88364)
自然(82119)
自然科(80271)
自然科学(80248)
自然科学基金(78776)
教育(78073)
(76722)
编号(69064)
资助(68549)
成果(55537)
重点(51726)
(50901)
(49290)
课题(47744)
(47401)
创新(44358)
科研(44306)
教育部(43366)
大学(42746)
期刊
(147944)
经济(147944)
研究(95474)
中国(63929)
学报(52310)
(52184)
(50068)
科学(48561)
管理(46749)
大学(39469)
学学(37361)
教育(35713)
农业(35385)
技术(30745)
(30372)
金融(30372)
业经(25345)
财经(24353)
经济研究(23659)
问题(21064)
(20880)
(18374)
统计(16764)
(16215)
技术经济(16119)
(15910)
图书(15748)
理论(15543)
资源(15538)
(15262)
共检索到49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单玉红  朱欣焰  
构建包含智能主体和环境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旨在探讨土地利用主体的行为决策与居住空间演化形态和土地利用效用之间的关系。调整城市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政策设定紧凑型、松散型和适度型三种居住空间演化情景类型,通过综合分析城市居民、住宅开发商和城市政府三类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求取每种情景下住宅用地开发的综合优先级函数。在VC和ArcGIS的实验环境下,以武汉市洪山和武昌区为实验区模拟了三种规定情景下实验区在1998年至2008年期间的居住空间演化情况,并与实际演化情况进行扩张形态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用的概略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多主体模型能有效比对不同主体空间决策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效用,在表现土地利用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欣  方斌  殷如梦  施龙博  
[目的]开展城市形态与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在关联分析,可进一步揭示城市居住用地变化发展的作用机理,为科学土地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集对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并结合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城市形态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1)研究区内居住用地总体集约利用水平较好,贴近度为0.598 1,置信度判别等级为2,百家湖片区和秦淮河沿岸片区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2)居住用地整体的紧凑度小、分形维数较大,用地较为分散,居住用地的扩展多依靠外缘增长的方式;(3)城市形态对集约利用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在影响程度和方向上空间异质性显著,改善将军山片区、牛首山片区的用地形态可提升地区的集约利用水平,而老城片区、科学园区则需着重内部改造。[结论]基于江宁区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文章从城市形态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昱颖  金晓斌  张志宏  项晓敏  周寅康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出现房价持续飙涨、投机性需求转向、政府过度依赖等问题,定量分析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热点区域土地价格的影响效果,对于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促进土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江、浙两省地级市为研究区,采用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政府供地行为、交易行为与地价增长率动态变化的计量经济函数,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土地供应量和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度等在土地价格变化中的调控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3年相关调控政策总体上相对有效,但由于土地市场发育阶段、发展问题等地区差异性原因,采用全国统一的土地调控政策难以有效发挥预期作用,应在建立制度健全、竞争有序、健康稳定的土地市场发展总体目标下,因地制宜,以区域性差别化调控政策为主要手段,进一步提升居住用地调控绩效的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璟  张戎捷  
居住用地是房地产开发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定量测算居住用地市场买方集中度是准确把握房地产开发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而推动城镇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制定房地产开发业产业政策的关键。本研究利用土地出让公示和工商企业注册两类大数据资源,首次实现了对全国286个城市2008—2017年城市层面居住用地一级市场买方集中度的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住用地市场买方集中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且近年来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至2017年已有超过70%城市属于不同程度的寡占型市场,其中西部地区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集中度尤其高。重新审视并合理调整我国房地产开发业的现行产业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淑怡  王博  姜海  陈笑筑  曲福田  
构建一个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域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为市、县统筹国家需求与地区实际合理制定土地利用目标与策略提供方法支撑。以欠发达地区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对该分析框架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在"优先满足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基本需求,协同平衡满足粮食安全需求"土地利用策略下,毕节市未来的土地利用方案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并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协同满足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用地需求。与毕节市相似的欠发达地区需要改变因后备资源优势而采取"大投入换快增长"的土地利用观念,防止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老路,应采取基于综合战略目标的生态优先倒逼机制,引导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松雪  林坚  
居住的郊区化和居住用地的分散布局往往是城市蔓延的先导现象,研究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城市扩张机理的认识,并为形成相应的空间治理措施提供支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将城市用地面状图斑与城市居住区点状空间数据相结合,通过城市用地扩张指数LEI的计算,对1996~2006年、2006~2015年两时段的北京城市居住区用地进行了区位类型的划分,识别了城市新增居住用地的扩张模式,并采用logit模型对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1996~2015年,北京市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新建居住区以散点型的用地扩张模式为主,与典型城市蔓延现象中跳跃式的用地扩张模式一致,且蔓延趋势逐渐强化;与城市建成区的距离是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过程中唯一显著的影响因素;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大规模居住区建设对城市用地的扩张没有显著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涛  郑新奇  
本文阐述了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人居环境优化的关系 ,并对城市居住用地的适宜性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明华  王垚  蒋伟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既要提供足够的住房,叉要满足紧凑城市背景下集约发展。我国居住区目前"高容积"的开发模式存在着种种不足。新的《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用地指标的增大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居住用地的容积率降低,使得"高层低密度"和"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能够实现,而这两种开发模式不能满足集约发展的要求。借鉴欧洲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本文提出了"中层中密度"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分析,"中层中密度"是一种集约的开发模式,能够在满足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集约发展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清峰  王家庭  
文章基于2003—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工业生产函数得到工业用地的年租金,进一步利用租金现值法得到工业用地的年均衡价格,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2003—2012年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实际比价为0.17,而测算得到的合理比价为0.43,整体上我国工业地价以被低估为主。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合理比价和实际比价形成了明显的"剪刀差",且其差值在近年来呈扩大趋势,工业地价被低估的现象不断加剧。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价的不合理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构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超  吕萍  
探索集体居住用地住宅开发,建设和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西北流、山西泽州和河南长垣集体居住用地住宅开发改革试点调研,发现3地试点存在以下共同特征: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低,改革的外部环境好;受婚俗、求学因素影响,住房改善型需求旺盛;集体居住用地供给区位好,价格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集体居住用地住宅开发存在政策不明朗、对农村住房保障形成冲击和增大开发企业资金风险的隐患。因此,应当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集体居住用地住宅开发,灵活保障农村居民住房权益,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出台,降低政策与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锦园  金晓斌  张志宏  项晓敏  陆昱颖  周寅康  
将土地、人口与资本等作为资源投入项,将地价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地价水平与居民收入合理性等社会经济效益作为产出项,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合分析2009—2013年五个国家级城市群县域尺度下居住用地市场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并探究城市群内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及规模收益状况。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总体偏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仅为最优水平的59.3%、82.7%和71.8%;(2)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高值区多分布于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轴向线和核心发展圈内,但各城市群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阳  苏练练  郭开明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当前只有"二类居住用地"可在规划中使用,小类单一。城市居住用地类型繁杂,其居住用地细化分类既需体现不同人群的居住诉求,凸显历史文脉、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分异等公共政策因素,也需适应差异化的开发控制需求,明确开发强度、细分标准、混合用地等开发控制因素。希冀通过探寻在国家标准中体现较弱,但对于详细规划至关重要的城市居住用地细化分类因素,进而从规划编制角度尝试提出细化分类建议:一类增加传统民居住宅用地,二类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及针对一定使用人群的特定用途住宅用地,三类增加过渡型简陋住宅用地、设施欠缺住宅用地;同时,以容积率、设施、环境的具体量化指标细分普通住宅用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符蓉  濮励杰  钱敏  朱明  
本文将多智能体系统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中尺度上,以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的江苏省宜兴市为研究区,主要考虑了政府、农户、城镇居民、工业企业业主这四类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智能体类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设计智能体的行为规则,综合权衡地块的转换概率。在土地利用情景设计中,智能体在自身行为之余,还进行智能体之间、智能体与环境层的交互,用来模拟人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决策行为。在Swarm2.2平台下实验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的总体特征体现在耕地的减少,尤其是在原城镇中心边缘的耕地向城镇用地转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集聚趋势;工矿用地的变化较为随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立兵  金雪婷  吴群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一直以较低廉的成本和较大的规模支撑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工业用地供应规模过大、价格偏低、用地粗放、用地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建立有效的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比价的实质是价格间的比率,其基础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一方面,土地价格由市场竞争内生形成,且由于供给弹性较小,主要受需求端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山桂  汪应宏  魏海霞  杨奎奇  毋晓蕾  董晓明  
为全面理解我国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提高商住用地供给调控的针对性,本文将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关系纳入考察范畴,以山东半岛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城市商住用地价格和供给量数据,求取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论方法,构建关系矩阵反映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商住用地供给存在替代关系的城市间,引入邻接矩阵表示供给的关注关系,能够描述地方政府商住用地的供给决策模式,该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2在山东半岛区域内,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高度类似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3区域商住用地市场领导者与跟随者的供给量反向变动。调控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应注意地方政府商住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