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215)
- 2022(10186)
- 2021(9635)
- 2020(7915)
- 2019(18118)
- 2018(17889)
- 2017(33880)
- 2016(18197)
- 2015(20289)
- 2014(20049)
- 2013(19238)
- 2012(17500)
- 2011(15526)
- 2010(15092)
- 2009(13315)
- 2008(12376)
- 2007(10535)
- 2006(8952)
- 2005(7011)
- 学科
- 济(69478)
- 经济(69394)
- 管理(48026)
- 业(47590)
- 企(34817)
- 企业(34817)
- 农(31109)
- 方法(30636)
- 数学(27714)
- 数学方法(27240)
- 农业(20744)
- 中国(18170)
- 财(17904)
- 业经(17563)
- 地方(17464)
- 制(14437)
- 学(13109)
- 体(10805)
- 务(10559)
- 理论(10530)
- 财务(10497)
- 贸(10490)
- 贸易(10486)
- 财务管理(10472)
- 环境(10385)
- 技术(10161)
- 易(10155)
- 银(9984)
- 银行(9962)
- 企业财务(9796)
- 机构
- 学院(238526)
- 大学(234758)
- 管理(93823)
- 济(92322)
- 经济(90154)
- 理学(81862)
- 理学院(80976)
- 管理学(79382)
- 管理学院(78926)
- 研究(75583)
- 中国(57347)
- 京(48223)
- 科学(47042)
- 农(44573)
- 财(41788)
- 业大(38385)
- 中心(37822)
- 江(35732)
- 所(35333)
- 农业(33928)
- 财经(33388)
- 范(32420)
- 研究所(32394)
- 师范(32039)
- 经(30469)
- 北京(28802)
- 院(28542)
- 州(28006)
- 经济学(27777)
- 技术(26478)
- 基金
- 项目(173810)
- 科学(137634)
- 研究(128621)
- 基金(125921)
- 家(109499)
- 国家(108529)
- 科学基金(94390)
- 社会(81655)
- 社会科(77037)
- 社会科学(77021)
- 省(70011)
- 基金项目(67501)
- 自然(61173)
- 自然科(59762)
- 自然科学(59748)
- 教育(59377)
- 自然科学基金(58607)
- 划(58255)
- 编号(53155)
- 资助(49807)
- 成果(41565)
- 重点(38673)
- 发(37977)
- 部(37688)
- 创(36595)
- 课题(36152)
- 创新(34171)
- 国家社会(33648)
- 科研(33470)
- 大学(32481)
- 期刊
- 济(100810)
- 经济(100810)
- 研究(63841)
- 中国(47762)
- 农(44865)
- 学报(37381)
- 科学(34568)
- 财(33291)
- 管理(32234)
- 农业(29909)
- 大学(29729)
- 学学(28202)
- 教育(26746)
- 技术(22843)
- 业经(20765)
- 融(20250)
- 金融(20250)
- 财经(15314)
- 经济研究(14384)
- 问题(13812)
- 版(13358)
- 业(13353)
- 经(13163)
- 资源(11797)
- 科技(11274)
- 图书(11012)
- 发(10536)
- 业大(10459)
- 技术经济(10306)
- 财会(10152)
共检索到34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新农村建设掀起新一轮村庄整治规划高潮,但很多村庄规划仍延续"自上而下"模式,政府和规划师享有更大的话语权,村民和村集体往往处于"失语"状态。以生态移民为目的,宁夏西吉县洞洞村"被动式"移民安置带有典型的"自上而下"式的特点。通过对洞洞村移民安置产生问题的反思、对事件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联和利益诉求分析,探讨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优化的可能性。从各参与主体利益协调的视角出发,搭建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实现平台——驻村规划小组,使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各个流程,构建一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式规划决策的过程优化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空心村"问题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导致大量农村出现"人走屋空、外扩内空"的现象。现行空心村整治规划实践往往重建设规划而缺少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内容体系支撑。以宁夏西吉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结合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空心村整治规划研究,构建起空心村整治"县—乡镇—村"3级规划体系。在体系构建中的县、乡镇、村庄3个层面分别以生态适宜性评价、村庄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村庄空心化程度和类型诊断为主要内容,形成空心村"整治片区划分—整治方向选择—整治模式选取"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万录 肖建平 窦艳玲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在西北民族地区尤为突出。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相关决策与教育评价体系不尽科学等宏观因素,也有城乡学校质量存在差距和家长普遍追求优质教学资源等微观因素。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作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正义。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展民族地区薄弱经济、改善农村落后面貌,也须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在物质上予以帮助,以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源流失 均衡发展 政策倾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裴银宝 刘小鹏 李永红 韩文文 安琼
基于贫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SPG指数、贫困承受等指数对样本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趋同度较高。2)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贫困承受指数和SPG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贫困状况向好趋势明显。3)各贫困村的脱贫时间在逐年缩短,扶贫工作取得切实成效,而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是三地貌之最,扶贫负担仍然很重。村域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必须确保前期问卷设计的多维性,注重扶贫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特殊性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并要加强后期的技术动态监测与创新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雅洁 罗剑朝
本文采用Ologit模型探究了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及其交互项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和代际差异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者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代际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对新、老一代农户的影响无差异。因此,金融机构应制定差异化利率水平,创新信贷产品;政府应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做好政策宣传,以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廷宁 王冬梅 刘兴旺
合理的整地规格应同时满足如下4个基本要求:①满足植物需水要求,②满足拦蓄坡面径流要求,③坡面利用率高,④工程量尽可能小,按照这一设计指导思想,我们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现行的隔坡反坡梯田和水平窄带田的坡面整地规格进行了设计,分别给出以刺槐、沙棘、沙打旺为代表的乔、灌、草3种植物的合理整地规格。
关键词:
造林种草 整地规格 黄土丘陵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花·托哈依 杨宝忠
清真食品作为民族特需商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单家集牛羊肉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发展优势入手,分析清真牛羊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宁夏 清真食品 民族贸易 产业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珊珊 王传胜
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恶化的自然环境、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合理开发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移民成效的长久维持,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典型县——西吉县为例,在分析其生态移民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现状,探索西吉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将来的生态旅游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西吉 生态旅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印嘉佑
我校水土保持系阎树文、关君蔚、孙立达、孙保平四位同志主持的“宁夏西吉县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系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其成果已经鉴定并推广.被收入国家教委科技司编辑出版的《中国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与研究进展选编》.据该选编前言所述:“本选编所收入的57项重大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斌 杜姗姗 黄小兵
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规划、促进村庄整治的顺利进行成为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以北京房山区石楼镇夏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公众参与架构下村庄规划的新思路,把公众参与从体现规划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手段变成规划决策的依据,使得村庄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利于规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庄整治规划 公众参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萌 郑华伟 高春雨 罗其友
[目的]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评估工作开展并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有效探索,明确农民对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村庄环境整治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方法]以江苏省姜堰区、高邮市、大丰市和涟水县271个有效样本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方面21个具体指标的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进行总体评价,借助四象限对比分析找出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7.07分,当地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得到了农民的基本认可;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其需求较为强烈,但是目前的整治现状尚不能达到农民期望值的制约因素主要为河塘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设施,其次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和娱乐活动等指标农民满意度偏低,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结论]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总体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文末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参与性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该文对黄土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切沟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及建立观测设施 ,分析得出黄土区沟道的泥沙主要来自切沟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切沟进行分类 ,切沟内塌积土的数量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也是沟道治理进行造林的关键 .
关键词:
沟蚀 切沟 类型 塌积土 造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学武 王旭东
宁夏永宁县试验区内各合并村庄受到外部扰动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并通过敏感性与适应力状况表达出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合并村庄测量模型、一阶脆弱性SEM,运算处理试验区内8个合并村庄1 60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优化出合并村庄脆弱性评估指标,估算评估指标权重;依据优化出的脆弱性评估指标及评估指标权重构建灰色定权聚类模型,从扰动、敏感性、适应力3个维度评估合并村庄的脆弱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合并村庄整体上扰动效果差、敏感性较强、适应力一般。脆弱性规律为扰动效果好则敏感性弱、适应力强、脆弱性程度低,扰动效果差则敏感性较强或强、适应力一般、脆弱性程度高或较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娟 冯长春 桑映辉
"三农"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人事广泛关注的领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北京市率先展开了编制村庄体系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建设活动,从经济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生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新能源利用及节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注重规划的可实施性及公众参与性,将新农村建设逐项落到实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川清 张津涛 李建军 吴斌 陈丽华
因篇幅和时间所限,本文图表均略,以后将以适当形式予以刊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回族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差异——以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及西吉火石寨乡的对比分析为例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
村庄规划编制的农户过程式参与模式研究
面向对象的农村用地信息遥感提取技术应用——以宁夏西吉为例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镇域村庄体系规划研究——以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为例
北方山村规划发展模式探析——以滦平县偏桥村村庄规划为例
平原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规划的农民意愿分析——以山东省禹城市典型村庄为例
社区主位、市场化运作与全要素经营——对安吉县经营村庄实践的实证分析
“以人民为中心”的村庄整治撤并之路——基于对南京市村庄现状的调研和关于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