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2)
- 2023(9976)
- 2022(8567)
- 2021(8106)
- 2020(7165)
- 2019(16802)
- 2018(16754)
- 2017(33191)
- 2016(17867)
- 2015(19978)
- 2014(20014)
- 2013(19652)
- 2012(18070)
- 2011(16078)
- 2010(15816)
- 2009(14687)
- 2008(14469)
- 2007(12807)
- 2006(10556)
- 2005(9215)
- 学科
- 济(76590)
- 经济(76517)
- 管理(52740)
- 业(52693)
- 企(44729)
- 企业(44729)
- 方法(42160)
- 数学(38355)
- 数学方法(37911)
- 财(22681)
- 农(18772)
- 中国(16398)
- 务(16026)
- 财务(15985)
- 财务管理(15954)
- 企业财务(15280)
- 业经(14614)
- 学(14205)
- 制(14191)
- 贸(13484)
- 贸易(13482)
- 地方(13135)
- 易(13126)
- 农业(12175)
- 和(10671)
- 技术(10422)
- 理论(10380)
- 融(10270)
- 金融(10267)
- 银(10227)
- 机构
- 大学(253929)
- 学院(253248)
- 济(106425)
- 经济(104454)
- 管理(102926)
- 理学(90283)
- 理学院(89396)
- 管理学(87824)
- 管理学院(87350)
- 研究(77048)
- 中国(58237)
- 京(51006)
- 财(48534)
- 科学(47116)
- 农(40509)
- 财经(40025)
- 业大(38089)
- 所(37757)
- 中心(37385)
- 经(36507)
- 江(35792)
- 研究所(34469)
- 经济学(33417)
- 农业(32071)
- 北京(31205)
- 经济学院(30510)
- 范(30325)
- 财经大学(30123)
- 师范(29971)
- 州(28257)
- 基金
- 项目(175011)
- 科学(138974)
- 基金(129958)
- 研究(124767)
- 家(112736)
- 国家(111858)
- 科学基金(97549)
- 社会(80285)
- 社会科(76354)
- 社会科学(76330)
- 基金项目(69417)
- 省(68117)
- 自然(64919)
- 自然科(63471)
- 自然科学(63454)
- 自然科学基金(62357)
- 教育(58579)
- 划(57328)
- 资助(54069)
- 编号(49919)
- 部(39783)
- 重点(39246)
- 成果(39023)
- 创(36571)
- 发(36405)
- 科研(34740)
- 教育部(34506)
- 创新(34261)
- 人文(33506)
- 大学(33440)
- 期刊
- 济(105608)
- 经济(105608)
- 研究(66027)
- 财(40348)
- 中国(38937)
- 学报(38657)
- 科学(35632)
- 管理(35609)
- 农(35012)
- 大学(29658)
- 学学(28350)
- 农业(23406)
- 技术(22891)
- 融(21105)
- 金融(21105)
- 财经(20124)
- 教育(19511)
- 业经(17734)
- 经济研究(17313)
- 经(17127)
- 问题(14837)
- 统计(13897)
- 技术经济(13259)
- 财会(12519)
- 业(12517)
- 策(12449)
- 理论(12357)
- 版(12056)
- 商业(11787)
- 决策(11467)
共检索到34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杨璐
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成员持股比例比较接近,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时,能减小寻求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可以避免一股独大,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治理。
关键词:
博弈 股权结构 大股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旭辉 黄雷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2010年具有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分析发现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均是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负相关;次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与股权代理成本正相关;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勇 蓝辉旋 李明
股权结构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不同股权结构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股改前后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股改后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下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控股股东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转变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显著;与其他股权结构类型相比较,多个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业绩较高;控股股东为政府的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业绩 多个大股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视角,对形成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之影响因素及此类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地区注册的上市公司内部更容易形成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公司股东总数越少的公司越容易形成多个大股东;另一方面,多个大股东共存的股权结构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价值,从而有利于保护公司外部中小股东的财富。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公司价值 股权结构 内生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颖 祖玉涛
以多个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机制为理论研究出发点,选取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何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拥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具有更低的股权资本成本,结论在排除样本选择偏差、遗漏变量以及逆向因果等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同时,在大股东间持股较为集中、非控股大股东数量较多的公司中股权资本成本较低,进而证明了多个大股东间监督假说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适用性。据此,提出优化股权结构以及完善外部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丛颖 张楠楠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检验大股东行为对不同代理冲突的影响,分析其行为所产生的治理与掏空效应,并引入股权结构的交互项,检验股权结构对大股东行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行为存在治理与掏空效应,其中现金股利的分配一方面能够降低股权代理冲突,另一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掏空。股权结构不是影响大股东行为的直接因素,而是对大股东治理和侵占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其中国有股股东对股权代理冲突的治理效应要高于非国有股股东,而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效应要低于非国有股股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
大股东行为 治理效应 掏空效应 股权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股权质押 控股股东 私利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叶燕华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法律保护、股权性质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意愿,股权比例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最后本文合理解释在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什么要去制衡第一大股东的私利行为。结论为化解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结构 第二大股东 制衡动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叶燕华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法律保护、股权性质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意愿,股权比例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最后本文合理解释在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什么要去制衡第一大股东的私利行为。结论为化解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结构 第二大股东 制衡动因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栾天虹
结合制度环境深入考察了多个大股东的行为选择及其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我们发现,多个大股东的公司治理作用只有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才是有效的,而在制度环境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外部大股东的监督是不存在或者说多个大股东的公司治理作用是无效的。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监督 合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麦琼丹 吴水亭
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该问题也日益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选取2014~2015年所有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大股东隧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防范大股东隧道行为的建议。一、引言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Johnson等(2000)证明,1997年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明泉 丁锋 谢睿
研究多个大股东并存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完善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标准部分调整模型为基础,利用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并存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显著促进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处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地区的公司,多个大股东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这也间接证明了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产生的监督作用。将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多个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相联系,不仅拓展了多个大股东对公司治理影响的认识,而且丰富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田雪丰
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多个大股东具有监督与合谋两种效应,不仅可能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决策,还可能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表现。基于已有文献,文章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内生性后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结构公司创新投资的市场表现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显著增加了创新投资,且在控股股东相对控股时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大股东公司,多个大股东公司创新投资能带来更好的市场表现: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超额收益显著提高。研究丰富了多个大股东经济后果以及企业创新投资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创新,优化股权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明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