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4)
2023(14879)
2022(12171)
2021(11419)
2020(9681)
2019(21840)
2018(21511)
2017(41224)
2016(21940)
2015(23987)
2014(23585)
2013(22685)
2012(20164)
2011(17538)
2010(17451)
2009(16008)
2008(15829)
2007(13462)
2006(11513)
2005(10293)
作者
(57489)
(48252)
(47816)
(45482)
(30757)
(22943)
(21656)
(18598)
(18196)
(16956)
(16280)
(16181)
(15106)
(15073)
(14920)
(14595)
(14272)
(14049)
(13805)
(13664)
(11668)
(11626)
(11619)
(11181)
(10725)
(10717)
(10700)
(10374)
(9534)
(9441)
学科
(90840)
(90208)
经济(90096)
(83230)
企业(83230)
管理(78396)
方法(42405)
数学(33957)
数学方法(33530)
(31977)
业经(30192)
(29459)
(23310)
财务(23275)
财务管理(23246)
企业财务(22119)
中国(21523)
(20915)
农业(20644)
技术(19349)
(16725)
理论(16503)
(16240)
(15999)
(15979)
(14661)
贸易(14654)
体制(14316)
(14291)
地方(13519)
机构
学院(299280)
大学(294186)
(127400)
经济(125241)
管理(124717)
理学(108240)
理学院(107233)
管理学(105722)
管理学院(105121)
研究(91661)
中国(71634)
(61896)
(59202)
科学(52477)
财经(49119)
(47064)
(44946)
(44003)
中心(43364)
(43239)
业大(41628)
经济学(38963)
研究所(38954)
财经大学(36646)
农业(36603)
北京(36113)
经济学院(35272)
(35228)
商学(34910)
师范(34894)
基金
项目(204410)
科学(164911)
研究(152511)
基金(152416)
(131782)
国家(130358)
科学基金(115179)
社会(100620)
社会科(95483)
社会科学(95456)
基金项目(80715)
(79761)
自然(73501)
自然科(71894)
自然科学(71873)
自然科学基金(70662)
教育(70430)
(65829)
编号(60332)
资助(60265)
成果(47284)
(46317)
(46185)
重点(45387)
(43501)
国家社会(42720)
创新(42441)
(41910)
(41025)
教育部(40819)
期刊
(138955)
经济(138955)
研究(85919)
中国(54565)
(52571)
管理(50559)
(44027)
科学(40222)
学报(39923)
大学(32594)
学学(31068)
农业(30275)
教育(29223)
技术(28605)
(27123)
金融(27123)
业经(25140)
财经(24813)
经济研究(21922)
(21516)
(18296)
问题(18073)
技术经济(16336)
财会(15990)
现代(14715)
商业(14112)
(13973)
世界(13905)
科技(13565)
(13298)
共检索到434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永盛  
随着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增,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害冲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家族企业金字塔形所有权结构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换句话说,家族控股股东能利用较小的现金流权来实现较大的控制权,这就给公司治理①造成了外部性问题。本文运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并通过对日本和韩国财阀治理结构改革的比较,提出了关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伟晔  
章选择我国家族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因子与对于公司绩效的作用,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改进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娄祝坤  邢欢  
我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特征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深刻影响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缔约行为。家族企业独特的治理特征为关系型契约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创业者主政阶段,关系型契约的协商、缔结和执行效力得以保障。然而随着创业者离职、企业易主,纯粹的关系治理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企业价值毁损。为了实现企业治理目标,完成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诉求,企业治理模式需要由关系治理向契约治理转移。为使得公司治理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传承这一过渡时期,本文从会计实践和董事会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炯  
挖掘家族企业的制度内核,破解其制度缺陷,是确定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前提。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平台上,通过对家族社会资本专用性属性及其外部性效应的解读,发现家族企业的制度优势来自于对家族社会资本的汲取,而其制度障碍体现为家族社会资本的负的外部性。这个负的外部性在企业范围小于专用社会资本范围时产生。所以,家族企业需要随着发展,扩大专用的家族社会资本的范围。基于此,本文提炼了泛家族化治理、差序家族化治理、网络家族化治理三种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立新  李传昭  
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一个关于外部市场与家族企业组织演进逻辑关系简要模型的构建,旨在揭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演进态势的基本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乃雄  曹芳  隋广军  
企业组织是一个非常异质性的组织,企业的不同治理选择潜在影响着企业的代理成本和管家态度,最终体现为能力和企业绩效上的重要区别。文章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这两种不同公司治理视角,分析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即家族所有与控制、家族领导能力、多个家族成员的广泛参与以及家族传承计划与实际参与下的各自的代理成本和管家态度,以及对企业能力和绩效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叶枚  
在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家族企业形成了特有的"关系治理"、"信任治理",并且也显现出其治理的困境。家族治理模式的选择,是与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相适应的。家族企业所实行封闭式股权、关系治理、信任治理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所其面临的外部环境无奈选择。家族企业治理既有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晓东  张雨吟  周卫中  
本研究以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耕作文化与家族控制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不同地区文化影响下的家族企业在家族涉入程度、家族持股水平以及族长权威等方面的差异。借助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517家家族企业组成的研究样本,本研究回归结果表明:相比于旱地耕作文化,在家族集体生产更为盛行的水田耕作文化的影响下,当地家族企业有着更高的家族涉入程度与更高的家族持股水平;并且在家族内部,身为家族“族长”的董事长有着更强的权威。本研究证明了地区文化同样是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因素之一,基于宏观因素的角度阐释了家族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海  黄琼宇  程敏英  
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治理角色,以关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关联交易的视角为关联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证据。通过对2003~2008年家族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关联大股东以关联交易为途径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家族关联大股东持股越多、在董事会或董监高中所占席位的比例越大,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越严重,公司价值折损也越厉害。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影响不显著,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决策管理明显加深了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损害效应。区别于由家族控股股东单一控股的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参与决策管理为家族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更强烈的动机和更大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联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琦  李新春  
为什么会有关于中国家族企业的“三代消亡”论?文章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短暂的内因与外因。受内因制约,家族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程度过大或过小都容易产生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负面影响。外部因素有时也能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存续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家族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模式改进其内部治理结构。文章还提出了适用于经验检验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性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春  宋丽红  
家族企业作为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结合,兼具家族与企业的特征。本文基于组织二元性研究框架剖析了家族企业面临的多重二元平衡问题,对国内外研究中相互矛盾且互为影响的六大重要研究议题进行了梳理。家族企业的二元性可谓是与生俱来,家族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调、长期导向还是短视主义的时域权衡、家人和外人的差异化管理、家族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协同作用、守业还是创业的成长抉择、保持控制还是追求成长的困境等一对对矛盾贯穿于家族企业的持续运营中。运用二元性视角审视家族企业问题,对深入理解和指导家族企业的行为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清华  高杨  王楠  
传统家族企业把发展重点放在企业内部资源上,对外部资源获取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家族企业领导人社会网络的构建和延伸,社会资本的开发和使用,拓展网络的可达性,提高家族企业聚集、使用资源的能力,增强家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光  李昆泽  王学(王乐)  
家族企业因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代理问题与非家族企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分别分析两权分离程度、家族企业有否接班压力以及独立董事兼任比例对我国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两权分离程度愈大,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愈低,此结果与预期不一致。但是,家族企业有否接班压力及独立董事兼任比例对家族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润宇  
本文认为,家族规模的急剧萎缩并不会从根本上动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家族企业将通过对外部经理人的家族化演变来弥补家族内成员管理能力的不足,在保证家族企业制度形式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资源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企业与外部经理人进行利益与信任、绩效与忠诚的交换,同时家族企业也将根据竞争优势和成长期望的要求进行制度上的自调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玉秀  
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美国文化,成就了美国企业以个人分散持股为主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自由竞争式雇佣模式、以企业为重心的传承模式以及自由放任式的政企关系;以"家"(社团)为中心的日本文化,形成了日本企业以法人持股为主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家庭温情式雇佣模式、以家业为重心的传承模式以及企业与政府间或紧或松的政企关系;而以家庭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则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家族式治理模式、"差序格局"式雇佣模式、以家族为重心的传承模式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寻租与被寻租的政企关系。中国企业在选择发展模式上,一定要注意文化的相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