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8)
- 2023(18827)
- 2022(16285)
- 2021(15210)
- 2020(12677)
- 2019(28978)
- 2018(28667)
- 2017(55276)
- 2016(29961)
- 2015(33503)
- 2014(32794)
- 2013(31858)
- 2012(29117)
- 2011(26115)
- 2010(26017)
- 2009(23851)
- 2008(23276)
- 2007(20154)
- 2006(17721)
- 2005(15467)
- 学科
- 济(114934)
- 经济(114775)
- 管理(93485)
- 业(85481)
- 企(73615)
- 企业(73615)
- 方法(51867)
- 数学(44045)
- 数学方法(43437)
- 财(32589)
- 中国(32008)
- 农(30695)
- 业经(27459)
- 制(24986)
- 学(24671)
- 地方(23899)
- 技术(22041)
- 理论(21608)
- 环境(20859)
- 务(20527)
- 财务(20449)
- 财务管理(20406)
- 农业(20323)
- 企业财务(19336)
- 贸(18945)
- 和(18937)
- 贸易(18932)
- 易(18326)
- 划(18168)
- 银(18069)
- 机构
- 大学(414059)
- 学院(411553)
- 管理(164778)
- 济(162300)
- 经济(158651)
- 理学(143250)
- 理学院(141652)
- 管理学(139142)
- 管理学院(138365)
- 研究(132945)
- 中国(99382)
- 京(87662)
- 科学(81351)
- 财(77374)
- 所(64054)
- 财经(61748)
- 中心(61110)
- 农(60110)
- 江(60004)
- 业大(59040)
- 研究所(58208)
- 经(56089)
- 范(55261)
- 师范(54800)
- 北京(54728)
- 经济学(49418)
- 院(49318)
- 州(48581)
- 农业(46644)
- 财经大学(46061)
- 基金
- 项目(285863)
- 科学(226505)
- 研究(211427)
- 基金(208143)
- 家(180042)
- 国家(178522)
- 科学基金(155286)
- 社会(134758)
- 社会科(127589)
- 社会科学(127559)
- 省(111255)
- 基金项目(110820)
- 自然(100169)
- 自然科(97818)
- 自然科学(97798)
- 教育(97703)
- 自然科学基金(96018)
- 划(93352)
- 编号(86246)
- 资助(83874)
- 成果(69510)
- 重点(63724)
- 部(62977)
- 创(61933)
- 发(60181)
- 课题(59023)
- 创新(57330)
- 国家社会(55530)
- 制(54982)
- 教育部(54770)
- 期刊
- 济(176092)
- 经济(176092)
- 研究(120675)
- 中国(79391)
- 学报(61758)
- 管理(61243)
- 财(61130)
- 科学(58022)
- 农(53965)
- 教育(48544)
- 大学(48381)
- 学学(45296)
- 农业(36929)
- 技术(36678)
- 融(33533)
- 金融(33533)
- 财经(30116)
- 业经(28708)
- 经济研究(27373)
- 经(25826)
- 问题(24043)
- 图书(21471)
- 科技(20496)
- 版(19423)
- 技术经济(19281)
- 理论(19131)
- 业(18982)
- 资源(18585)
- 现代(18443)
- 实践(17401)
共检索到59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雪松 高鑫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水环境的急剧恶化。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外部性,其实质是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通过外部性转移给了社会。传统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被作为政府的"非生产性福利事业"不具有可持续性。"武汉水专项"经验表明,城市水环境治理应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市场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培育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专业市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动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以治理收益补偿水环境治理成本,形成良性的动态经济循环,将会使城市水环境保护发展成具有巨大市场的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水环境 治理机制 外部性 武汉水专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高鑫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城市水环境破坏严重。政府部门曾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环境,但并未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由于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科技部在武汉市汉阳区启动"水专项"寻求有效的治理模式。由于采用新的制度安排,注重科学技术与管理制度的结合,明显改善了汉阳地区的水环境。"武汉水专项"的试验显示出市场机制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这类公益项目中同样是有效率的。构建更加有效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构建城市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的核心是在确保水环境改善的公共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水环境治理投入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城市水环境治理可以成为具有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夏屹
湖长制是中国水环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实现湖泊水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07~2017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和武汉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湖长制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湖长制显著改善了试点湖泊的综合水质,降低了污染物超标总值。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排放在湖长制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湖长制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投资和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湖长制显著改善了高经济水平辖区和非跨辖区湖泊的水环境治理效果。研究结果为完善湖长制形成常态化和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湖长制 水环境治理 属地责任 双重差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生态效益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最直接的影响;(2)城市水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重接近总效益水平的50%,凸显了水环境治理效益的正外部性以及政府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3)从经济效益来看,武汉市水环境治理对于房地产及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4)水环境治理社会效益不明显,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水环境治理认同感及自身环保意识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创新型产业集群代表地方创新发展方向与水平,识别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和组织特征有助于优化其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以武汉为例,通过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文本信息,构建一种快速识别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的方法,并结合多源数据和实地调研,归纳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和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武汉拥有光电子信息技术等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符合城市创新产业发展现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功能组织呈现单核心链式与多核心网络式共存特征,空间组织呈现单核集聚与多中心分散分布共存特征。就生成机制而言,应树立“功能—空间”协同演化的认知理念:在功能组织方面,产学研协同化发展主导创新主体生成与发展,集聚、多维邻近性促进创新主体功能集群和网络化;在空间组织方面,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创新主体在空间上有序集聚,创新主体对创新要素需求的敏感性分异决定其空间布局。在政策启示方面,注重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的精细化划分和发展情况的跟踪评估,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功能和空间协同,准确把握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跨界和网络化趋势,构建具有根植性的区域创新集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芳 张旭
近年来,创意产业园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然而,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在城市内部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则研究较少。首先通过对创意产业园发展主导力量和功能特点的理论归纳,建立起关于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园的复合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为案例,借助GIS工具对武汉市创意产业园进行分类统计和制图,并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结含实证研究提出若干城市创意产业园发展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 空间格局 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大维 郑永君
近年来缘起于西方企业改革的流程再造理论,不仅被运用于政府再造领域,还被引入到社区体制改革的范畴。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是社区业务的运作从零碎式流程向集成式流程转变的过程;改革实践中,它是在合理分类社区业务的基础上构建任务集成、人员整合、流程简化、协作共事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流程的过程。透过武汉市江汉区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案例,发现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核心是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其途径是改变传统的部门垄断制,代之以新型的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制,其较为科学的方式是推进社区事务流程再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选
通过国内外典型水治理模式的研究和比较,提出武汉市水治理的对策建议。采用了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对日本、美国以及我国上海、北京的水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强制性水污染治理模式、流域性水生态治理模式、景观性水环境治理模式、综合性水系治理模式四大典型水治理模式。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治理要正确处理好与水生态环境、水污染防治、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经济发展、防汛抗洪的关系的结论。为使武汉市水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保护"水生态"、提高"水质量"、建设"水景观"、丰富"水文化"、开发"水经济"、确保"水安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治理模式 借鉴意义 武汉市水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苑全治 郝晋珉 张玲俐 王博祺 龙鑫
论文通过研究认为耕地保护收益区域分配不平衡是我国耕地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利于提高地方耕地保护积极性,抑制耕地减少趋势。论文以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理论模型重点模拟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影响及对策,而经验模型则探讨了补偿的主体、补偿标准的计算、补偿方式、制度保障和机构设置;最后以潍坊市为例,计算了2005年潍坊市各区市县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将潍坊市12个县级行政单元划分为7个保护区和5个补偿区,模拟构建了潍坊市2005年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在耕地保护外部效益得到补偿后,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提升,其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开元 李雪松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公共物品 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曲雁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不仅对于高校自身的科研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基于外部性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监管 外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雷 周敬宣 李湘梅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信息熵原理,通过计算生态经济熵、生态功能熵和城市生态系统总熵变,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规律;利用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两个指数,建立城市生态水平评价的定量模型。以武汉市1988~2004年城市生态系统发展为例,评价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熵、生态功能熵和城市生态系统总熵变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健康、有序水平不断提高;(2)武汉城市生态系统在经历了1988~1991年停滞发展期后,从1992年开始,生态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在不断增加,近10年来都保持在基本协调发...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信息熵 生态水平评价 武汉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兆
知识产权金融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目前由于知识产权金融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担保机制,致使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比例较低。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金融的运用效果和效率,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知识产权征信机制经验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为例创新性地为知识产权金融设计征信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使知识产权金融征信的"武汉机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得到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武汉知识产权金融征信机制创新——基于科技金融视角
基于多维理论的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研究——以A省H市为例
区域协同视角下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产出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基层治理视角下转型期城市社区公共财政制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水环境审计机制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以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为例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视角下的利益分配机制探讨——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