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876)
2022(8337)
2021(8126)
2020(6646)
2019(15265)
2018(15181)
2017(26980)
2016(15567)
2015(17880)
2014(17763)
2013(15835)
2012(14124)
2011(12695)
2010(12295)
2009(10451)
2008(9497)
2007(7937)
2006(6478)
2005(5437)
作者
(36984)
(30880)
(30663)
(29365)
(19376)
(14803)
(14325)
(12229)
(12009)
(10942)
(10697)
(10116)
(9816)
(9581)
(9504)
(9358)
(9345)
(9158)
(8817)
(8775)
(7586)
(7549)
(7244)
(7189)
(6938)
(6884)
(6876)
(6595)
(6144)
(6073)
学科
(48693)
经济(48651)
管理(37832)
(32984)
(27488)
企业(27488)
方法(26681)
数学(24370)
数学方法(23919)
教育(22891)
中国(19358)
理论(12840)
(12521)
(12108)
(10823)
教学(10649)
技术(9874)
业经(9676)
地方(9300)
(8408)
贸易(8405)
(8191)
(8121)
财务(8082)
农业(8079)
财务管理(8064)
环境(7839)
企业财务(7662)
(7561)
(7325)
机构
大学(198794)
学院(190075)
管理(71803)
(68402)
经济(66857)
理学(63736)
理学院(62985)
管理学(61456)
管理学院(61075)
研究(60822)
(41802)
中国(37445)
(36635)
师范(36384)
教育(36172)
科学(35790)
师范大学(30118)
(29898)
中心(28353)
(27646)
(27061)
业大(26707)
北京(26278)
财经(25182)
研究所(25098)
技术(24520)
(24131)
(23278)
(22909)
(21752)
基金
项目(138963)
科学(113036)
研究(109675)
基金(99087)
(84616)
国家(83798)
科学基金(73545)
社会(68236)
社会科(64471)
社会科学(64457)
教育(61209)
(56219)
基金项目(52154)
(49666)
自然(46470)
编号(46421)
自然科(45486)
自然科学(45477)
自然科学基金(44634)
资助(39467)
成果(38803)
课题(35171)
(33173)
重点(32817)
(30481)
(30400)
教育部(29976)
大学(29593)
(29010)
规划(28972)
期刊
教育(63207)
研究(62585)
(61980)
经济(61980)
中国(45132)
学报(26605)
管理(25178)
科学(23834)
大学(23677)
(23319)
技术(23285)
(19842)
学学(19381)
职业(15254)
农业(14534)
财经(12092)
(10465)
(10214)
金融(10214)
业经(10018)
经济研究(9910)
图书(9861)
技术教育(9601)
职业技术(9601)
职业技术教育(9601)
(9001)
高等(8951)
(8937)
论坛(8937)
科技(8423)
共检索到272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君君  
文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协同教化的概念,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教化应从管理要素出发,促进意识形态认知协同、教育理念协同、保障机制协同、师资队伍协同;从空间维度出发,保障教育目标协同、教育方法协同、教育评价协同、实施环境协同。教育者在制定协同教化策略时,各子系统要有序并组,从教育客体入手,打破瓶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素萍  
为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单一教育教学方式,构建课堂内与课堂外、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与网络等多方面育人的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以协同育人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若虹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网络平台也被应用到了教学中,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平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较多问题。要想让网络平台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及时找到解决对策,对此提出应增强师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健全网络平台监管体系、合理选择网络平台、积极更新传统观念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妮  
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更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更大突破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雷雷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生态系统,又同为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推动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生态共建,实现生态平衡,需要加强学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实现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生态要素共享,完善创业教育平台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珍香  张云飞  王梦雅  
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视角下,对供应链社会责任(SCSR)协同治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探索SCSR协同治理的驱动因素、执行系统及其动态响应性过程,进而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为SCSR的协同模式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晓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实际,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借助大数据的时代特性,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思路。以积极明确的教学举措,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力延伸。基于此,文章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和强化举措进行了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爱国  吴加权  邢晖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存在"德智并重""德业融合"的力度不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功能不齐备,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协同育人环节薄弱等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思政体系;建设全面育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搭建功能齐备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实施科学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仲生  
榜样激励是一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用的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准一个榜样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果榜样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实现教育所需要的管理效能,使教育更有说服力,更具导向性,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央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立鹏  
高教园区作为当代高等教育形态,具有新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思政教育,具有了管理、教育、文化、发展的新的属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玲  
从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两者的关系入手,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必要性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融合现状,提出结合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保障机制等方法,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宏德  邢莉娜  刘奇  
新形势下,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愈加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变化,需注重研究大学生的家国情感及思想差异,坚持教育的政治性;注重研究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及媒介运用,强化教育的时代感;注重研究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及受教心理,突出教育的情感点;注重研究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及社会影响,形成教育的聚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