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0)
2023(9158)
2022(7822)
2021(7492)
2020(6414)
2019(14693)
2018(14293)
2017(28286)
2016(14613)
2015(16469)
2014(16165)
2013(15512)
2012(13956)
2011(12283)
2010(11596)
2009(10561)
2008(10050)
2007(8440)
2006(6925)
2005(6107)
作者
(39156)
(32678)
(32407)
(30910)
(20817)
(15637)
(15007)
(12860)
(12636)
(11449)
(11253)
(10984)
(10421)
(10120)
(10014)
(9979)
(9941)
(9436)
(9409)
(9344)
(8001)
(7662)
(7660)
(7537)
(7441)
(7438)
(7100)
(6956)
(6468)
(6301)
学科
(53511)
经济(53452)
(42111)
管理(41990)
(34129)
企业(34129)
方法(30966)
数学(27858)
数学方法(27493)
(19879)
银行(19733)
(18396)
(17342)
(15319)
中国(15313)
(12965)
金融(12963)
(12561)
业经(11421)
(10914)
(10827)
保险(10822)
制度(10814)
(10703)
财务(10659)
财务管理(10632)
业务(10594)
(10169)
贸易(10159)
企业财务(10112)
机构
大学(194778)
学院(192236)
管理(82261)
(79106)
经济(77522)
理学(71018)
理学院(70389)
管理学(69151)
管理学院(68794)
研究(55933)
中国(53032)
(39274)
(39261)
科学(32983)
财经(31992)
中心(30121)
(29542)
(29444)
(27867)
业大(27771)
(25369)
经济学(25367)
财经大学(24704)
北京(23719)
农业(23463)
研究所(23305)
经济学院(23197)
(23077)
(22489)
(22123)
基金
项目(139317)
科学(111778)
基金(105590)
研究(99531)
(91467)
国家(90812)
科学基金(80534)
社会(65675)
社会科(62395)
社会科学(62377)
基金项目(56240)
自然(53661)
(53026)
自然科(52517)
自然科学(52503)
自然科学基金(51571)
教育(46340)
(44765)
资助(43371)
编号(38835)
(31586)
重点(30817)
(29895)
成果(29116)
国家社会(28163)
(28044)
创新(28009)
教育部(27884)
科研(27725)
人文(27240)
期刊
(73523)
经济(73523)
研究(55177)
(34741)
金融(34741)
中国(33990)
(30606)
管理(29025)
学报(28503)
科学(26268)
(24565)
大学(22644)
学学(21591)
技术(17937)
财经(15644)
农业(15235)
教育(14185)
(13193)
经济研究(11620)
理论(11425)
业经(11394)
实践(10664)
(10664)
问题(9579)
技术经济(9265)
统计(9146)
财会(9097)
图书(8816)
(8766)
(8667)
共检索到277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奎  马茜  姚水洪  
银行间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文章针对银行之间的风险交易进行建模,运用一种针对银行系统层面的风险分析方法,分别对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下的银行系统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统计大量数据,通过衡量结果的各种参数来分析巴塞尔协议参数、外部风险比例、网络规模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得出这些结果参数在不同网络结构下的规律并进行相互比较。结论认为巴塞尔协议参数和银行网络的连接集中度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有比较大的影响,找准关键银行节点是防范风险传染的关键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睿  夏敏  王爱银  祝四朋  
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我国44家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关系网络拓扑结构图,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加入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的商业银行网络系统风险传染模型,分析真实银行间网络系统风险传染过程,对不同规模银行的无标度网络结构图受随机性和目标性冲击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近两年银行网络结构图整体类似,在所有银行中中国银行破产损失金额最多,建设银行影响最广,广州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抗风险能力最弱;对银行模拟冲击后发现,目标性冲击的毁灭性大于随机性冲击,且目标性冲击对银行网络的影响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有关,而随机性冲击与网络规模的大小无关,且长远来看,银行间网络边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系统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琳  曹勇  
影子银行体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最易以资金链断裂的方式爆发,而资金链断裂后一般以"挤兑"的形式爆发系统性风险。本文以D-D模型为基础,区别以往研究,首次建立了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两种异质节点的网络,以银行间同业业务和管道业务为研究对象,考察流动性充足与不足情况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网络系统性风险的传染过程。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主要结论:在流动性充足情况下,影子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程度,影子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缓释风险,商业银行同业关联规模越大,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越大;流动性不足使系统性风险程度增加,同时,影子银行的存在也增大了系统性风险程度,影子银行关联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将更多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晓枫  廖凯亮  徐金池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构造了银行同业间市场的拆借网络,根据真实的统计数据模拟了银行同业业务的资产负债状况,通过破产银行因同业负债无法偿还使关联银行资产受损和因同业资产的索回而使关联银行流动性趋紧的双向风险传染方式,刻画了银行风险传染的基本路径,并采用随机模拟法分析了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复杂网络结构对银行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同业间市场的风险具有扩散性特征,相对于大银行,小银行更容易因系统性冲击而发生倒闭风险,并将风险传染给大银行;银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弱化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且在银行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风险传染效应趋于稳定;小银行与大银行间的合作程度对银行同业问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翟永会  边巧妹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以银行业为主,银行业的风险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如果只关注银行间的风险,往往会忽视系统性风险的真实来源,即实体行业的信贷关联。鉴于此,本文首先运用矩阵法模拟了2008—2017年银行间市场的微观借贷数据,结合历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实际贷款,构建银行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业务关联网络。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分析银行间借贷网络结构的变化,并动态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传染性银行、系统重要性行业,阐释其现实意义与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历年来系统性风险相对稳定;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风险传染性银行,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制造业、交运仓储业、房地产业等是系统重要性行业,且行业重要性排名呈时变特征。因此,防控系统性风险,在关注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同时,还需立足经济的全局视角,监控系统重要性行业,实现"稳增长、控风险"的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顾艳辉  朱淑珍  赵袁军  俞林  
本文在梳理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的理论基础上,基于风险传染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进行了理论与现实分析,从而阐释了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并提出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防范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以及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与扩散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应用行为金融和复杂网络思想,以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为切入点,构建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借助随机占优理论,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系统分析了信用风险传染行为的影响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流动性交互作用对信用风险传染存在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结构对信用风险传染的概率和影响范围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龚书雯  邹辉文  
以复杂网络为视角,采用阈值法,以网贷平台贷款利率的pearson系数为指标构建无向无权的复杂网络,并对其统计特征和风险传染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贷平台网络在θ=0.2时有小世界网络特性,而θ不断增大时便不再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特性;网贷平台网络在θ=0.5时具有不适当幂率指数的无标度网络特性;网贷平台网络为同配网络;对节点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测量并提出监管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兵  万阳松  
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研究一直是重要的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基于信用链接的银行网络中风险传染研究的最新成果。该领域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银行网络中风险传染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从经济物理的角度,通过对银行网络结构和银行主体建模,并用仿真的方法研究银行网络中的风险传染问题。本文对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峰  
中国网络银行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同时,用户使用网银的活跃度也在迅速提升,但网银安全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网络银行发生技术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银行交易层面的技术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红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随着网络银行的普及,更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隐患。网络银行应以技术风险防范为主。技术风险主要有:安全性风险;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风险;客户滥用产品和服务风险等。网络银行技术风险防范要在管理制度、技术措施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