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4)
2023(16917)
2022(14580)
2021(13640)
2020(11498)
2019(26329)
2018(25901)
2017(50415)
2016(26728)
2015(29906)
2014(29386)
2013(28569)
2012(25933)
2011(23126)
2010(22919)
2009(21383)
2008(19742)
2007(17002)
2006(14764)
2005(12884)
作者
(74301)
(61635)
(60976)
(58063)
(39085)
(29604)
(28218)
(24236)
(23605)
(21775)
(21176)
(20575)
(19450)
(19250)
(19179)
(18696)
(18511)
(18293)
(17587)
(17580)
(14972)
(14929)
(14915)
(14049)
(13895)
(13685)
(13468)
(13435)
(12290)
(12015)
学科
(101318)
经济(101214)
管理(77980)
(76648)
(63939)
企业(63939)
方法(50105)
数学(43761)
数学方法(43158)
中国(32104)
(28758)
(28695)
金融(28692)
(27941)
银行(27904)
(26744)
(25673)
业经(24697)
地方(21760)
(21666)
(21036)
(20379)
财务(20297)
财务管理(20259)
企业财务(19321)
理论(19019)
(18631)
贸易(18618)
(18122)
农业(17533)
机构
大学(366278)
学院(363852)
管理(149242)
(142198)
经济(139012)
理学(129432)
理学院(128075)
管理学(125616)
管理学院(124971)
研究(114299)
中国(93977)
(76682)
科学(70845)
(67308)
中心(56070)
财经(54860)
(54837)
(54257)
业大(53587)
(51279)
研究所(50306)
(50004)
北京(47983)
(46343)
师范(45873)
经济学(43103)
(43053)
农业(42564)
(42313)
财经大学(41451)
基金
项目(257533)
科学(203399)
基金(188788)
研究(186866)
(163979)
国家(162669)
科学基金(141774)
社会(118162)
社会科(112140)
社会科学(112113)
基金项目(100880)
(100016)
自然(93794)
自然科(91726)
自然科学(91705)
自然科学基金(90046)
教育(85876)
(83973)
资助(77789)
编号(76308)
成果(59890)
重点(56962)
(56241)
(53735)
(53534)
课题(50961)
创新(50164)
科研(49630)
教育部(48782)
国家社会(48781)
期刊
(144902)
经济(144902)
研究(104054)
中国(65685)
学报(56468)
管理(52748)
(51094)
科学(51004)
(47378)
(45245)
金融(45245)
大学(43140)
学学(40485)
教育(35850)
农业(32524)
技术(32324)
财经(25747)
业经(23977)
经济研究(23705)
图书(22067)
(21894)
理论(19285)
问题(18343)
实践(17931)
(17931)
技术经济(17113)
科技(17044)
(16639)
统计(16162)
(16130)
共检索到522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存斌  张磊  刘定  孙润波  
能源互联网呈现物理信息深度融合的趋势,为电力系统管理研究定义了新的研究框架。作为一个先进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Energy Internet Cyber-Physical System,ECPS)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耦合结构下的风险管理。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风险传递理论,着重在拓扑层面分析了ECPS跨空间交互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交互路径和交互系数;接着建立了ECPS跨空间风险传递模型,量化描述了风险的传递和演化过程,并进行了风险影响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三种不同交互系数节点故障的风险传递过程和不同攻击模式下系统的崩溃过程。对仿真结果的讨论阐述了能源互联网风险跨空间传递的特点,为更深入地研究ECPS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磊  张陆洋  
网络关系是研究企业发展情况,判断企业发展形势的重要依据,能作为投资风险控制活动的重要输入。本文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为样板,研究基于复杂网络关系的投资风险控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构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网络关系模型,提出模型关键指标分析方法以及网络关系风险识别方法,并基于网络关系分析和风险识别结论,研究和探讨风投机构的选项阶段和投资过程阶段的风险控制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信号传递模型和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自身特点,引入信用共享机制,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次贷款的利率越低,单次信贷额度越低,低收入消费者的伪装成本越高和对消费者违约的信用惩罚越重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使信用贷款流入高收入群体;而随着信息共享程度越深,消费金融服务的频次越高,由消费者主观意愿导致的道德风险就会越低,互联网消费金融活动开展就越顺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鑫茜  刘娅  
文章研究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财务风险传递过程,以及技术监督对互联网平台企业财务风险的治理体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财务风险传递主要分为创立期风险、后续扩张期、萎缩期的风险等,应该从技术监督角度出发,沿着监管技术研发、发现特定互联网平台企业风险、进行特定互联网平台企业风险评估、提供特定互联网平台企业风险整改建议、进行互联网平台行业风险评估、制定互联网平台行业风险防范制度等路径来防范风险发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牛晓健  吴新梅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部分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保险机构因与其他保险机构关联度高而居于再保险网络的核心,决定了再保险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传播机制,对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迫切需要对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和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判断。本文将再保险市场统计意义上的结论运用到风险传染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中,使校准后的模型更贴近实际,研究了再保险国际化比率、破产阈值、紧急折价抛售系数、保险赔付占保险损失比率等因素对再保险市场稳健性的影响。运用最大熵理论解决了再保险交易对手方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寻求再保险转移矩阵和我国保险业发生系统性风险时总赔付额的临界点,研究发现我国的再保险复杂网络中有可能存在再保险旋涡,部分资金规模庞大且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广泛进行再保险业务,导致风险集聚,但发生再保险旋涡的概率极其低,再保险复杂网络整体上十分稳健。论文探索了再保险市场的风险传播机制,论证了"联系太紧密而不能倒"的保险机构相比于"太大而不能倒"的保险机构,一旦倒闭对再保险市场稳健性的影响更大,为识别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及早发现并防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明  许文静  
本文基于网络理论对我国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2012年到2017年金融机构间的相互拆借网络,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网络中双边拆借数量最多的机构。在金融机构的网络中心性分析中发现国家开发银行以及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中心性排名中均占据靠前位置,说明大型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往来业务最多,并很好地在网络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功能。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排名紧随其后,这与其资产规模增长快、资金往来业务频繁有密切关系。华融资产以及中信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间的银行拆借。最后,本文研究了金融网络受到减值冲击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网络受到的影响随着网络间交易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且冲击损失越大,在网络间产生的冲击效果越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大树  袁璐  
长三角城市群的信息辐射空间呈现复杂网络特性,网络密度和关联度较高,等级性较低,空间重构初步显现。城市群内中心性较高的城市普遍多于中心性较低的城市,网络联动效应明显,信息结构洞总体呈现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为多中心的开放网络化结构。宿迁、泰州和衢州等城市的限制度相对较高,但与核心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整个信息关联网络可分为8个子群,子群分布已弱化地域限制而出现跳跃性带动群体。依托8个子群为基础空间单元,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重构为辐射簇群(子群(1)、(2))、中介簇群(子群(3))、跳跃性簇群(子群(4)、(5))和初级簇群(子群(6)、(7)、(8))等四个"簇群"状空间组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牧  何奕  
针对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预测和不同风险场景下的流动性救助策略问题,以中国大额支付系统网络为对象,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建立和验证了系统性风险演化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比较了不同场景不同流动性救助水平下不同救助策略的绩效。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四种不完全救助策略中,均衡救助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严格占优的,而三种非均衡救助策略则各有优劣。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复杂金融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有显著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霞  
书名: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跨界融合研究作者:刘玲,齐诚,马楠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定价:42. 8元ISBN:9787519602161一、图书简介《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跨界融合研究》一书全面解读了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融合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互联网+图书馆与出版社、文化机构、商业机构等产业的融合;分析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王雪杰  刘志强  
本文采用系统性风险度量新指标LASSO-ΔCoVaR,构建全样本时期及各极端时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考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水平及结构特征,并着重对极端状态下的风险传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无论风险输入水平还是风险输出水平,不同股市的动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波动幅度迥然不同,且单个股市风险输出水平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风险输入水平;第二,成熟经济体经济基本面恶化往往会增强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而新兴经济体则不同;第三,法国、荷兰、中国香港、德国和英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同其他股市间的风险传递途径较多,是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第四,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关联较弱,但我国股市潜在风险来源面广,同区域股市及金砖国家股市在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传递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文萃  周婕  陈虹桔  陈秋华  
传统视角下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多通过要素流动体现。互联网的公共信息,以人的诉求为导向,遵循市场供需原则,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易获性和实时性,更能体现和预测城市之间关系。通过"58同城网",对武汉2小时高铁圈覆盖城市进行公共信息提取和分析,对其区域网络空间结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信息流空间具有典型的层级体系特征:依据信息流总量,分为积极、消极和信息边缘城市。(2)信息流视角下,基于传统的中心地理论的圈层式区域空间结构形态被打破,地理邻近效应减弱,主要城市之间跨区域联系增强,呈现出多中心网络空间形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睿  夏敏  王爱银  祝四朋  
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我国44家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关系网络拓扑结构图,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加入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的商业银行网络系统风险传染模型,分析真实银行间网络系统风险传染过程,对不同规模银行的无标度网络结构图受随机性和目标性冲击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近两年银行网络结构图整体类似,在所有银行中中国银行破产损失金额最多,建设银行影响最广,广州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抗风险能力最弱;对银行模拟冲击后发现,目标性冲击的毁灭性大于随机性冲击,且目标性冲击对银行网络的影响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有关,而随机性冲击与网络规模的大小无关,且长远来看,银行间网络边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系统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奎  马茜  姚水洪  
银行间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文章针对银行之间的风险交易进行建模,运用一种针对银行系统层面的风险分析方法,分别对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下的银行系统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统计大量数据,通过衡量结果的各种参数来分析巴塞尔协议参数、外部风险比例、网络规模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得出这些结果参数在不同网络结构下的规律并进行相互比较。结论认为巴塞尔协议参数和银行网络的连接集中度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有比较大的影响,找准关键银行节点是防范风险传染的关键之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先玲  蔡成铭  
互联网金融的本性还是在金融,金融的核心是处理风险。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我国研究者了解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的脉络和新的研究动态,也可以为我国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利用Cite Space V.0软件提供的知识图谱系统梳理2013—2018年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文献,通过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的网络结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机构以高校居多;研究学者主要来自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学术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法律和信用风险""风险防控"和"风险监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和风险类型研究、P2P、众筹和第三方支付等模式的风险分析和防控研究、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研究,以及大数据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建光  
本文采用百度大数据构建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以考察互联网金融特有风险的定价问题。研究发现,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越高,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也越高;并且移动互联网端较PC端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要求的风险补偿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前、基金经理人采用激进投资策略时,以及市场资金面宽松情景下,投资者网络风险感知程度与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之间存在更显著的正相关性;对于使用非苹果智能手机的投资者以及PC端的女性投资者而言,网络风险感知程度与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之间也存在更显著的正相关性。本文的研究表明,网络安全风险感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感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