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5)
- 2023(14852)
- 2022(12659)
- 2021(11598)
- 2020(9804)
- 2019(22760)
- 2018(22465)
- 2017(42860)
- 2016(23172)
- 2015(26086)
- 2014(26349)
- 2013(25985)
- 2012(24204)
- 2011(22014)
- 2010(21806)
- 2009(20122)
- 2008(19817)
- 2007(17767)
- 2006(15272)
- 2005(13869)
- 学科
- 济(104578)
- 经济(104482)
- 管理(64363)
- 业(62650)
- 企(49927)
- 企业(49927)
- 方法(45056)
- 数学(39850)
- 数学方法(39335)
- 中国(28371)
- 农(28131)
- 地方(27626)
- 财(23094)
- 业经(22658)
- 学(19729)
- 农业(19136)
- 贸(18973)
- 贸易(18963)
- 易(18329)
- 制(17072)
- 环境(16277)
- 和(15766)
- 银(15670)
- 银行(15637)
- 技术(15548)
- 融(15514)
- 金融(15511)
- 地方经济(15337)
- 行(15019)
- 理论(14769)
- 机构
- 学院(332667)
- 大学(330859)
- 济(136533)
- 经济(133628)
- 管理(129435)
- 研究(113313)
- 理学(111252)
- 理学院(109982)
- 管理学(108006)
- 管理学院(107383)
- 中国(85283)
- 科学(70854)
- 京(70385)
- 财(60604)
- 所(57596)
- 农(57079)
- 中心(53348)
- 研究所(52402)
- 江(50836)
- 业大(50149)
- 财经(48247)
- 范(45119)
- 农业(44803)
- 师范(44660)
- 北京(44143)
- 经(43688)
- 院(41124)
- 经济学(41071)
- 州(40714)
- 经济学院(37078)
- 基金
- 项目(224969)
- 科学(177426)
- 研究(163327)
- 基金(161798)
- 家(141168)
- 国家(140018)
- 科学基金(120357)
- 社会(103256)
- 社会科(97925)
- 社会科学(97895)
- 省(90352)
- 基金项目(85753)
- 自然(78062)
- 自然科(76250)
- 自然科学(76228)
- 划(75771)
- 教育(75493)
- 自然科学基金(74814)
- 编号(66800)
- 资助(66282)
- 成果(53256)
- 发(52939)
- 重点(51217)
- 部(49266)
- 创(47046)
- 课题(46508)
- 创新(44022)
- 科研(43407)
- 国家社会(42339)
- 发展(41823)
- 期刊
- 济(150397)
- 经济(150397)
- 研究(92952)
- 中国(67332)
- 农(51691)
- 学报(51224)
- 科学(47663)
- 财(46729)
- 管理(46420)
- 大学(38456)
- 教育(36461)
- 学学(36144)
- 农业(35673)
- 技术(31923)
- 融(29659)
- 金融(29659)
- 业经(26201)
- 经济研究(23697)
- 财经(23039)
- 问题(20001)
- 经(19784)
- 业(19352)
- 技术经济(17596)
- 统计(17326)
- 图书(17153)
- 资源(16333)
- 策(16097)
- 商业(15990)
- 科技(15598)
- 版(15513)
共检索到49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蓓琳 苏卉 张文天
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将复杂网络相关方法引入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通过构建城市网络、确定城市网络节点重要度以及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率评价,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复杂网络 评价 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继源
为准确衡量各省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可构建包含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构等6个一级指标、增长速度等13个二级指标、人均受教育年限等14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张培 王欣菲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调发展机制 复杂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慧敏 丁阳 杨青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核心方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度,从而在整体上评估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复杂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省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协调性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改善趋势;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评价模型 协调发展指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春霞 刘晏良 何伦志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优化态势,但城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环境脆弱,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只有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志强 詹锋 周丽琴
Currently,the use of artifiacial neural network in society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ost challenging and absorbing hotspot.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BP network and the toolboxes of the matlab 6.5 to construct prediction and warning system on the time serial datum which is based on the models of population,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conomy developing in harmony and the coefficients of developing in line aft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phase-development degree of population,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conomy.
关键词:
BP网络 协调发展 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舒 张华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东三省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指标数据,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极值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均处于上升阶段,其发展较为同步;研究期内,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上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协调度增长乏力的困境;东三省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促进协同发展,寻找突破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瓶颈的新路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旭 吴孟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的调和解阶段,但如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技术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耦合关系,二者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合理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主要通过环境营造、要素供给和开放性提升等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从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结构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模式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区域科技金融、强化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和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志强 苗长虹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中国省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区域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部沿海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省域分布格局;(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系统总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整体仍有待提高;省域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较大,东高西低,形成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3)根据不同板块类型区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的方略。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系统 协调发展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乌兰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煤炭矿区 可持续协调发展 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燕 崔春山
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逐步回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文在研究中针对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采用了综合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的宏稳发展,对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立成 周德群 胡荣华
食物、能源、环境、经济和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五个要素,简称FEEEP系统,其协调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章在DEA方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FEEEP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动态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的协调性具有下降的态势;过高的"三废"排放、人口总量和带有区域特征的能源投入结构是导致区域FEEEP系统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因素;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FEEEP系统协调性的区域差异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
FEEEP系统 DEA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文仙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一直以来,立足于"问题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收效甚微,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了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冲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立足于"利益导向",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三层协调网络中,通过各主体间的有序互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降低区际产权交易的成本,形成区域之间合理规范的内在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 产权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健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本文揭示了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现状,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刻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四项目标,处理三对关系,实施五项措施。
关键词:
区域协调 政府作用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