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8)
2023(17797)
2022(14498)
2021(13339)
2020(11429)
2019(25566)
2018(25374)
2017(49068)
2016(26372)
2015(29301)
2014(29095)
2013(28380)
2012(25310)
2011(22489)
2010(22433)
2009(20984)
2008(20541)
2007(18551)
2006(16339)
2005(15127)
作者
(71280)
(59652)
(59284)
(56739)
(38022)
(28141)
(26995)
(23051)
(22587)
(21261)
(20394)
(20049)
(18936)
(18811)
(18357)
(18320)
(17790)
(17386)
(17256)
(17183)
(14588)
(14429)
(14342)
(13810)
(13415)
(13327)
(13211)
(13096)
(11792)
(11684)
学科
(110411)
经济(110248)
(100953)
管理(95229)
(90484)
企业(90484)
方法(48962)
数学(39629)
数学方法(39148)
(37983)
业经(34616)
(34079)
中国(28959)
(26533)
(25194)
财务(25133)
财务管理(25094)
企业财务(23833)
农业(23831)
技术(21016)
理论(19477)
(19377)
地方(19245)
(18925)
(18499)
贸易(18489)
(18433)
(18188)
(17975)
(17654)
机构
学院(370160)
大学(366388)
(157546)
经济(154596)
管理(152364)
理学(131043)
理学院(129867)
管理学(127958)
管理学院(127249)
研究(112693)
中国(90223)
(78896)
(74942)
科学(63798)
财经(61781)
(56868)
(56149)
(55267)
中心(54268)
(53499)
业大(49829)
经济学(48698)
研究所(47640)
北京(45960)
财经大学(45822)
(44602)
(44135)
经济学院(44007)
师范(43721)
农业(42801)
基金
项目(244971)
科学(197389)
基金(182553)
研究(182291)
(156188)
国家(154848)
科学基金(137342)
社会(120839)
社会科(114767)
社会科学(114741)
基金项目(96198)
(95383)
自然(87273)
自然科(85420)
自然科学(85401)
教育(84321)
自然科学基金(83912)
(78438)
资助(73428)
编号(73055)
成果(58128)
(55298)
重点(53981)
(53758)
(51260)
国家社会(50959)
(50475)
创新(49591)
课题(49175)
教育部(48888)
期刊
(177290)
经济(177290)
研究(108246)
中国(71681)
(65597)
管理(62896)
(51595)
学报(48360)
科学(48012)
大学(39277)
学学(37085)
(36979)
金融(36979)
教育(35537)
农业(34943)
技术(34804)
财经(31156)
业经(30838)
经济研究(28012)
(26808)
问题(23041)
(20614)
技术经济(19611)
财会(18380)
商业(18074)
现代(17885)
理论(17070)
统计(16901)
(16842)
(16467)
共检索到55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从微观主体的预期学习出发,运用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企业间博弈的动态演化规律,并从政府和消费者两个维度探讨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间的耦合度越大越利于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且智能制造技术越成熟越可提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推广率;政府制定动态平衡的补贴和税收政策较非平衡政策与静态平衡政策在促进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更具优势;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偏好对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潜在消费者比例越高越利于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因此,政府应完善有关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法规,增强制造企业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引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助力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仪宣彤  李丹  魏夕凯  
基于复杂网络博弈理论,依次构建制造企业、消费者群体间的两阶段数字化转型决策博弈模型,以小世界网络为载体,深入分析制造企业及消费者决策的内部微观决策影响因素及涌现的宏观扩散效果。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间联系程度越紧密,越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决策扩散,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决策扩散效率减缓;制造企业的转型决策受到数据分析能力,所获协同收益、金融收益的影响,对金融收益变化更加敏感;消费者数字消费决策受到自身的产品接受度、供给侧数字化转型企业比例的显著影响;政府行为有助于制造企业、消费者数字决策扩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对政府补助更加依赖,相较而言,消费者对补贴额度的边际变化敏感性较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红丹  王玖河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重塑供应链体系、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而政府补贴政策对推进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考虑政府补贴作用,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利润、直接收益系数、协同收益、转换成本及政府补贴力度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演化结果有显著影响。其中,更高的直接利润、直接收益系数、协同收益及政府补贴力度是推动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高额的转型成本会降低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意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何玲玲  袁红平  
在考虑消费者对回收再利用建筑材料质量感知的基础上,建立Hotelling模型研究了消费者质量感知对建材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也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政府补贴下,消费者质量感知会显著影响材料定价及企业利润,消费者对天然材料和回收再利用材料的质量感知差异越小,回收再利用材料的价格越高。同时,企业利润会随政府补贴增加呈正"U"型变化。消费者质量感知越高,企业利润对于政府补贴变化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丹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政府、消费者和制造企业三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监管下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的作用机理。研发发现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不但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受绿色转型额外成本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与否与购买和不购买的收益有关;政府支持与不支持由二者的收益和成本比较来决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潭   张均辉   陈伟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如何提升转型绩效是当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学界针对此议题的深入研究尚较为缺乏。对此,首先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概念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要素;其次,鉴于组织、团队或个体的绩效水平会受到其能力(ability)、动机(motivation)和机会(opportunity)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动机-能力-机会”(AMO)理论框架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的组态模型;最后,采用面向全国制造企业的103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并结合典型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企业转型能力(企业动态能力、企业知识禀赋)、转型动机(内在转型需求、外部竞争压力)以及转型机会(政府政策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于样本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能力、动机和机会均无法单独构成制造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必要条件;存在8种会导致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条件组态并可归纳为能力主导机会支持型、动机主导能力支持型、动机主导机会支持型、机会主导能力支持型和能力、动机、机会兼备型五大组态类型;有1种条件组态会导致企业非高智能化转型绩效,可归纳为能力、动机、机会兼不具备型。由此得到启示:制造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须重视对自身能力、动机和机会三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吉军   谢闻霖   王通达   张晓斌  
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有利于推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明确了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因果图和系统流图,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演化和仿真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软件投入、人力资源投入、高管转型意愿、环境压力及政府财政补贴程度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影响效果具有滞后性。最后从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贝  杨水利  
基于扎根理论,选取15个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探索影响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市场需求、智能技术、智能装备资源、智能交互能力、智能服务平台、智能管理系统是影响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以及管理智能化的关键因素;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家精神是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分析5种智能制造模式,为相关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瑾   同智文  
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摆脱对外依赖,实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却不甚清晰。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挖掘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技术颠覆、技术应用和组织保障层面出发,凝练出二元组织结构等6个影响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因素,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NCA和fsQCA方法,以20家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探究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和组态路径,结果显示:(1)二元组织结构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2)存在技术轨道跃迁型和场景创新应用型两条智能化转型实现路径;(3)在特定条件下,因素“技术跃迁”与“场景创新”之间,以及因素“行业间技术合作”与因素组合“场景创新缺乏、超前布局战略”之间存在互替性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厘清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而且为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路径指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研究智能化转型对转型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对234份智能化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正向影响转型绩效;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人员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的关系,同时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装备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以及智能化转型与管理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但在智能化转型与人员智能化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通过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对转型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顾萌  
基于制造业企业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笔者以2013—2019年中国大陆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在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包含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在内的企业业绩的影响及竞争战略、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高了企业业绩;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均中介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智能化转型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业绩,揭示了智能化转型与企业业绩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现有关于智能化转型、企业业绩方面的学术探讨边际,为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业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甲  黄婧怡  
智能产品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运用Cobb Douglas效用函数建立了考虑消费者效用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分散式决策定价博弈模型,制定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会对供应链主体决策产生影响。智能水平敏感系数在一定区间时,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有最优利润,这种情况下智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都比较可观,为制造商的创新研发提高动力。此外,Nash讨价还价机制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供应链利润及消费者效用,为智能产品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优化方案,提高运营效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雷  赵成国  张驰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研究企业层面工业智能化的驱动力,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股权集中角度看,一定的股权制衡很有必要,一股独大不利于企业智能化投资;从企业性质看,公有企业更愿意进行智能化投资,个人私有的第一大股东不太愿意进行智能化投资;从激励角度看,高管薪酬与智能化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说明目前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够合理;从地区文化角度看,越是发达的地区企业越容易接受智能化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