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4)
2023(17171)
2022(14119)
2021(13179)
2020(11185)
2019(25145)
2018(25074)
2017(48492)
2016(25674)
2015(28879)
2014(28163)
2013(27457)
2012(24555)
2011(21809)
2010(21915)
2009(20586)
2008(20329)
2007(18171)
2006(15845)
2005(14482)
作者
(70331)
(58807)
(58597)
(55663)
(37535)
(27942)
(26443)
(22744)
(22190)
(21004)
(19980)
(19887)
(18697)
(18691)
(18059)
(18028)
(17610)
(16970)
(16942)
(16869)
(14443)
(14261)
(14125)
(13533)
(13113)
(13070)
(12967)
(12963)
(11600)
(11479)
学科
(107356)
经济(107215)
(101418)
管理(93702)
(92215)
企业(92215)
方法(49680)
数学(40306)
数学方法(39624)
(34605)
业经(33602)
(31826)
(27391)
中国(26347)
技术(24878)
(24648)
财务(24569)
财务管理(24530)
企业财务(23233)
农业(22198)
理论(20655)
(19777)
银行(19753)
(18617)
(18468)
(18399)
(18384)
(17865)
地方(17861)
贸易(17849)
机构
学院(360296)
大学(355304)
(150432)
管理(149281)
经济(147472)
理学(128324)
理学院(127148)
管理学(125001)
管理学院(124309)
研究(109354)
中国(89865)
(73881)
(72865)
科学(63511)
财经(57244)
(55295)
(54804)
(52348)
中心(52274)
(52085)
业大(50314)
研究所(46796)
北京(45853)
经济学(45514)
(43423)
农业(42717)
财经大学(42465)
(41538)
师范(41112)
经济学院(41025)
基金
项目(239589)
科学(192398)
研究(178063)
基金(176492)
(151710)
国家(150428)
科学基金(133088)
社会(115472)
社会科(109769)
社会科学(109745)
(94763)
基金项目(92806)
自然(85541)
自然科(83707)
自然科学(83689)
教育(82566)
自然科学基金(82239)
(78115)
资助(71734)
编号(71556)
成果(56019)
(55016)
(53207)
重点(53146)
(50834)
创新(50679)
(49168)
课题(48770)
国家社会(48231)
教育部(46677)
期刊
(166761)
经济(166761)
研究(103728)
中国(72910)
管理(63118)
(61342)
(50592)
科学(47915)
学报(47524)
大学(38717)
技术(38670)
(37262)
金融(37262)
学学(36692)
教育(36570)
农业(34536)
业经(29072)
财经(28936)
经济研究(25997)
(24917)
技术经济(21338)
问题(21178)
(21063)
财会(18067)
科技(17766)
统计(17690)
现代(17556)
(17494)
商业(17062)
理论(16434)
共检索到539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翔  陈继祥  
新创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需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混合模式。文章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新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机理,构建了新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的CGP模型。从新创企业创业的各个阶段出发,分别研究了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机制,为新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翔  陈继祥  
新创企业必须依靠创新才能打破在位企业的垄断,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常需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发展。文章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多案例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新创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为新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纪慧生  姚树香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琦  韩斌  
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和利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与能力,增加联盟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两个环节看,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为技术创新过程协同提供基础与背景支持,并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而技术创新过程协同促进技术创新行为协同的改进与发展,并为其提供技术、结构、流程上的支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韵江  赵宏园  暴莹  
本文以猎聘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经历着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资源结构化—双向资源结构化的资源获取过程;通过丰富性重组、开拓性重组和多元化重组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能力;采取补缺式、桥接式和迭代式的环境撬动方式,实现价值创造;将战略定位与资源编排手段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在新颖性和效率性方面的创新。本文既丰富了资源编排演化方面的文献,还可以为新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行动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一敏  
在充满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的市场环境下,今天的生产系统应该能够适应小批量生产并能在更短的前置时间内对市场做出反应。基于可持续创新的协同企业是现代企业精益生产的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不断赢得市场和客户的有效途径。协同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维   张萌萌   郭韬  
创新赋能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对其生存发展与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区分我国A股上市新创企业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探讨两种创新类型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提高新创企业组织韧性;(2)技术创新能够强化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3)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未改变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但当融资约束较高时,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U型影响消失,技术创新负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可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视角为新创企业培育组织韧性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天宝  
为探明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促进新创企业突破创业初期发展瓶颈,采用扎根理论挖掘提炼出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发现: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驱动、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方、创新协同、创业资源、宏观环境及创新期望等7个,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4个层级,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期望结果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市场驱动和宏观环境因素共同组成外部不可控制因素。最后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提出塑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文化、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强化企业与创新协作方的创新协同、保障商业模式创新资源供给与共享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蓝  
本研究基于组织双元战略的视角,划分了新创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即技术导向、市场导向、平衡型导向以及组合型导向分别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和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模型的构建,提出了新创企业战略导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假设,运用中国新创企业的经验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技术导向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市场导向、平衡型导向分别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和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合型导向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辉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综述,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转化和评价三大机制进行分析与推论,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钟摆理论模型,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影  
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验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的互促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显著呈现;二者不仅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而且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交互效应也得到了验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组织统筹协调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好地谋求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鲲  于志勇  李北伟  
针对关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研究体系不够完整的现状,以数字企业作为扎根理论研究对象,提取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两者融合的要素,运用小世界网络模型模拟两者的融合过程,分析各要素对创新融合过程的影响程度,并对创新融合过程进行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要素包括企业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平台等5个创新要素以及数字产品市场、政府扶持、资金与融资等6个资源要素;根据融合强度和广度,可以将各要素分为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和低广度低深度4种类型;在创新融合过程中,企业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创新等要素的影响力较强,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等要素的影响力适中,数字产品市场、政府扶持等要素的影响力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合理调配顾客资源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韩佳平  
开放式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这是战略与创新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研究考察了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度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扮演的中介角色。基于一个数字化新创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并且商业模式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这一学术对话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做出了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