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6)
- 2023(3514)
- 2022(3009)
- 2021(3005)
- 2020(2585)
- 2019(6097)
- 2018(6179)
- 2017(12297)
- 2016(6329)
- 2015(7047)
- 2014(6873)
- 2013(6604)
- 2012(5723)
- 2011(4873)
- 2010(4531)
- 2009(3864)
- 2008(3350)
- 2007(2374)
- 2006(1681)
- 2005(1267)
- 学科
- 济(27535)
- 经济(27518)
- 管理(17898)
- 方法(17158)
- 业(16842)
- 数学(15786)
- 数学方法(15554)
- 企(14488)
- 企业(14488)
- 财(5760)
- 中国(5620)
- 农(5365)
- 业经(4779)
- 贸(4350)
- 贸易(4349)
- 易(4237)
- 地方(4189)
- 理论(4139)
- 技术(4009)
- 和(3972)
- 学(3914)
- 务(3866)
- 财务(3845)
- 财务管理(3841)
- 环境(3804)
- 企业财务(3676)
- 农业(3524)
- 划(3387)
- 制(2909)
- 融(2778)
- 机构
- 大学(80849)
- 学院(80228)
- 管理(37753)
- 济(35206)
- 经济(34683)
- 理学(33975)
- 理学院(33710)
- 管理学(33246)
- 管理学院(33092)
- 研究(21073)
- 中国(15543)
- 京(15237)
- 财(14379)
- 财经(12463)
- 科学(12123)
- 经(11529)
- 业大(11264)
- 经济学(11012)
- 中心(10861)
- 经济学院(10079)
- 经济管理(9955)
- 商学(9781)
- 商学院(9686)
- 财经大学(9647)
- 江(9600)
- 范(9040)
- 师范(8968)
- 农(8920)
- 北京(8772)
- 所(8402)
- 基金
- 项目(62845)
- 科学(51393)
- 基金(48190)
- 研究(46240)
- 家(41130)
- 国家(40819)
- 科学基金(36923)
- 社会(31007)
- 社会科(29574)
- 社会科学(29565)
- 基金项目(26404)
- 自然(24391)
- 省(24173)
- 自然科(23901)
- 自然科学(23899)
- 自然科学基金(23460)
- 教育(21555)
- 划(20322)
- 资助(19183)
- 编号(17913)
- 部(14572)
- 创(13934)
- 重点(13803)
- 教育部(13127)
- 人文(13108)
- 国家社会(13088)
- 发(13006)
- 创新(12978)
- 成果(12874)
- 科研(12550)
共检索到99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湖平 龙兴海 朱有志
正视"3+5"城市群合作中"3"与"5"的异质性,运用复合行政理论,建构了"3+5"城市群双重扩张式动态合作模式。从地级市城镇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层面分析了合作模式的内外扩张式合作思路,进一步考察了合作模式的运行主体及运行机理,提出了合作模式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3+5”城市群 复合行政 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丽娜 陈晓红 冷智花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效率方法是研究循环经济比较适合的定量方法。本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城市2005-2010年的效率,然后利用Malmquist—DEA模型对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对比研究,最后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整体生态效率水平比较高,城市间差距较大,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生态效率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通过运用Malmquist—DEA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增长率TFP值都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12.6%。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庆园 张新明
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加快长株潭"3+5"城市群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对增强湖南的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高湖南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3+5"城市群空间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产业发展的关联、转移和集聚效应以及新时期信息产业发展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探讨了推动"3+5"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产业机理。并在最后提出了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建设的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玉姣 蒋惠园 汪浪
本文应用共生理论分析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共生系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并构建了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共生系统的结构概念模型。基于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共生系统分析,运用L-V模型理论,建立了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共生L-V模型,包括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偏利共生模型与互惠共生模型。基于模型稳定均衡点条件分析结果,建议增强物流与经济共生单元的共生能力;提升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如优化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制定物流服务标准体系;优化共生系统共生环境,如政治、市场、科技和人才等环境;促进城市群物流与经济共生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 经济 共生 L-V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杜德斌
传统研究城市群的整合过程,探讨城市合作的有效模式,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而城市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系统,其演化和发展既受外部环境及其历史基础影响,也受其演化过程中各组分变化影响。同时,由于人受社会复杂性、未来不确定性及人的计算能力有限性,个体行为遵从习惯、服从规则的制约,使得人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使得这种方法研究城市群演化过程并不理想。研究以城市群的生物群落特征和演化特征出发借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成果,构建了演化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三个典型的城市群,探讨城市合作模式。
关键词:
城市合作模式 理论框架 演化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志宇 张扬
以湖南省为例,运用中心地理论与聚集分形模型分析了"3+5"战略规划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结果表明:"3+5"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兼有市场原则(K=3)与交通原则(K=4)的双重性质,且服从K=133的勒施市场等级指数,属第46级市场区;同时,"3+5"城市群以一级中心地为中心,其二级中心地空间分布紧凑合理,三级中心地较为松散,四级中心地呈现内松外紧的双分形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长株潭"3+5"城市群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要培育的新的城市群地域单元,研究其产业结构问题对促进其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通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湖南省和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参照系,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略优于全省水平,但优势度不明显,而相对于全国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落后;该城市群8个城市中,只有长沙市在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竞争力2个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株洲和湘潭两市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其他五市不仅产业结构落后,而且产业竞争力也不强。基于此,最后提出了该城市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辛田 盛正发 王业良
以"3+5"城市群中的娄底市为研究对象,对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娄底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768.988 1×10-5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55.315 6%,其次是餐饮为39.762 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 520.517 0×10-5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751.528 9×10-5hm2,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但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娄底市旅游生态足迹有逐年增大趋势,应协调好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3+5”城市群 娄底市 旅游生态足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应用DEA模型,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员人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交通网络密度等指标,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维度,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与广东省其他非城市群城市以及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群效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城市的效率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提高这些城市效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城市群 珠三角 效率 DEA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轶楠 张希华 李玺
目前,珠三角的会展业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整合资源、规范发展、提升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探索、研究、确定珠三角城市会展业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城市吸引力理论和模型构建起以广州为核心、深圳和珠海为次核心的珠三角会展业的区域合作机制,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珠三角各城市间的合作,提高珠三角会展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以及整体的竞争优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艳婷
从空间模式而言,城市群的本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更大范围城市地域实体内的集聚。在这一集聚体内,原乡村地区密集参与着工业化、经济发展。在国内外经典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将城市群这一特征概括为分散性区域集聚,并认为分散性区域集聚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空间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策制度背景的产物。作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平台和协调控制中心在空间上的独特反映,这一根本属性使得城市群区别于传统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遍在;其分散性的发展特征使得它同时代表着最为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值得特别关注。从分散性的地域单元入手的规划策略较目前的城市群整体战略而言,可能较易实施和取得效果。同时,随着中国内需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城市群发生发展的国内外背景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分散性区域集聚的空间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所有区域,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必须审慎对待这一客观事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把区位熵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两种测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此方法以全国城市为参照系,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测度。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可以挖掘区域产业结构的更多有效信息,不仅测度了长株潭"3+5"城市群各城市及城市群整体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比较的总体相似程度,还揭示了城市群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荣丙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和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制高点,而协同创新是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适时的创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特征和协同创新的优越性,甄选了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探索了推进其发展的策略,并实证分析了一些成功典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玉桃 叶颖 张萱
为了探究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孰占主导,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基于2001—2020年中国沪深板块上市企业数据,通过份额移动法构建工具变量缓解反向因果问题,实证分析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模式;进一步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都市圈,研究单个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模式。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收入、就业和资产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同一城市群下不同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经济辐射模式呈现异质性,广州虹吸效应占主导,深圳和珠海溢出效应占主导,其中深圳溢出效应更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庆
介绍了我国传统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以义乌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最后从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几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民营快递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举措。
关键词:
民营快递业 浙中城市群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