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1)
2023(14138)
2022(12009)
2021(11074)
2020(9069)
2019(21078)
2018(20883)
2017(39943)
2016(21318)
2015(23936)
2014(23834)
2013(23104)
2012(21231)
2011(19148)
2010(19150)
2009(17273)
2008(16542)
2007(14335)
2006(12605)
2005(11098)
作者
(60210)
(50169)
(49968)
(47273)
(32031)
(24088)
(22673)
(19790)
(19163)
(17889)
(17040)
(17016)
(15948)
(15766)
(15515)
(15205)
(14923)
(14658)
(14374)
(14351)
(12375)
(12255)
(12237)
(11549)
(11332)
(11189)
(11063)
(10908)
(10077)
(9873)
学科
(94644)
经济(94559)
管理(59704)
(57174)
(45956)
企业(45956)
方法(40641)
数学(36071)
数学方法(35406)
中国(28450)
地方(25171)
(24565)
业经(20764)
(19308)
农业(16885)
(16408)
(15363)
贸易(15349)
环境(15267)
理论(14917)
技术(14897)
(14789)
(14596)
(14035)
银行(14022)
(13949)
(13730)
金融(13729)
(13663)
(13506)
机构
学院(296580)
大学(292967)
(120035)
管理(117597)
经济(117405)
理学(101443)
理学院(100336)
研究(99070)
管理学(98203)
管理学院(97665)
中国(74896)
(63018)
科学(61412)
(52669)
(48565)
(46934)
中心(46598)
(44221)
研究所(44164)
业大(43969)
财经(42066)
(39761)
北京(39547)
师范(39334)
(38252)
(36880)
农业(36488)
经济学(35932)
(35861)
技术(32903)
基金
项目(206083)
科学(163800)
研究(149990)
基金(148834)
(129899)
国家(128840)
科学基金(112111)
社会(95271)
社会科(90512)
社会科学(90486)
(82496)
基金项目(78574)
自然(73168)
自然科(71569)
自然科学(71557)
自然科学基金(70195)
教育(70033)
(69216)
资助(61168)
编号(60765)
(48613)
成果(47215)
重点(46797)
(44525)
(43721)
课题(42654)
创新(40846)
国家社会(39368)
科研(39313)
发展(38424)
期刊
(130863)
经济(130863)
研究(84208)
中国(60885)
管理(44449)
学报(42356)
(42204)
科学(41537)
(39638)
教育(34540)
大学(33322)
学学(31344)
技术(31197)
农业(29464)
(25744)
金融(25744)
业经(23081)
经济研究(20961)
财经(19742)
问题(18308)
(17017)
(16168)
统计(15952)
技术经济(15642)
(14891)
资源(14727)
科技(14309)
商业(13766)
图书(13633)
(13492)
共检索到437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培基  杨银峰  吴燕芳  
文章针对当前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的常用模型在城市间比较应用中存在的弊端,根据复合系统原理,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系统协调度以及系统发展系数的多系统协调性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及研究方法、步骤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静  任志远  
以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14年两个时间点,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泰尔指数法、系统协调性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上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子系统发展能力均增强,但不等于协调性增加。(2)从空间上看,宝鸡、西安、铜川城市可持续协调性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其他城市协调性较弱。(3)从驱动力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空间发展差异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鞠耀绩   赵淑英   郑伟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鸣  
关键词: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旭梅  韩文秀  
本文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复合系统定义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点及系统特征,建立了概念模型,根据协调理论,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协调原则及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军飞  王慧敏  
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评价问题。本文应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准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TOPSIS模型,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俊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其组成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和环境资源子系统承受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数及预警界限。按照这种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思路,文章对横店镇、钟祥市等1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秀春  姚平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为投入.以城市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为产出,将DEA的思想和模型应用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以典型煤炭城市鸡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DEA有效性与指标集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鸡西市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  但文红  程东亚  王蓉  
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子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逐年稳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缓慢提高;(2)云南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环境系统则持续下降,成为制约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3)研究时段内,云南省各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东部地区;(4)云南省各州市仍处于较低耦合水平,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可分为低耦合极不协调区、低耦合较不协调区、低耦合基本协调区、低耦合比较协调区、拮抗耦合基本协调区5种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银峰  石培基  
以甘肃省1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构造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给定了评价区间标准。结果表明:甘肃省12个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12个城市均属于协调发展,其中,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嘉峪关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其他8个城市为中级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光  竺杏月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大系统理论,分析区域性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FR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将森林资源、森林环境和林业经济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基于ε-约束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包含各子系统的目标函数模型、约束条件模型和关联模型在内的FREES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用于江苏省FREES可持续发展优化问题,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最优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旅游行业发展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系统旅游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据此,文章首先对传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论述简化,构建出改进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接着对旅游生态系统进行发展能值分析,获得区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相关综合指标;最后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区域内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俊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体形式。最后运用县域实验区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及相应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