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6)
- 2023(15623)
- 2022(13694)
- 2021(12589)
- 2020(10702)
- 2019(24359)
- 2018(24171)
- 2017(47062)
- 2016(25028)
- 2015(28022)
- 2014(27836)
- 2013(27483)
- 2012(25161)
- 2011(22683)
- 2010(22505)
- 2009(20609)
- 2008(19511)
- 2007(16762)
- 2006(14732)
- 2005(12737)
- 学科
- 济(119817)
- 经济(119712)
- 管理(72357)
- 业(66620)
- 企(55389)
- 企业(55389)
- 方法(50834)
- 数学(44740)
- 数学方法(44176)
- 农(27504)
- 地方(27501)
- 中国(26533)
- 财(25066)
- 学(24401)
- 业经(24022)
- 农业(18679)
- 制(18044)
- 贸(17371)
- 贸易(17363)
- 环境(17129)
- 易(16744)
- 理论(16740)
- 和(16482)
- 地方经济(16015)
- 务(15737)
- 财务(15662)
- 财务管理(15628)
- 技术(15472)
- 企业财务(14848)
- 融(14589)
- 机构
- 大学(356361)
- 学院(355015)
- 济(150033)
- 经济(146993)
- 管理(143383)
- 理学(125249)
- 理学院(123902)
- 管理学(121629)
- 管理学院(120997)
- 研究(118348)
- 中国(86493)
- 京(74310)
- 科学(73053)
- 财(64484)
- 所(58062)
- 农(54561)
- 中心(53762)
- 研究所(53244)
- 业大(53241)
- 财经(52777)
- 江(50566)
- 经(48080)
- 北京(46310)
- 经济学(45881)
- 范(45857)
- 师范(45394)
- 院(43453)
- 农业(42463)
- 经济学院(41086)
- 州(40717)
- 基金
- 项目(249533)
- 科学(197098)
- 基金(182200)
- 研究(181114)
- 家(158219)
- 国家(156974)
- 科学基金(136194)
- 社会(115406)
- 社会科(109467)
- 社会科学(109436)
- 省(98272)
- 基金项目(97113)
- 自然(89089)
- 自然科(87019)
- 自然科学(86999)
- 自然科学基金(85412)
- 教育(83008)
- 划(81462)
- 资助(75348)
- 编号(72785)
- 成果(57246)
- 重点(55677)
- 部(54797)
- 发(53705)
- 创(51513)
- 课题(49644)
- 创新(48167)
- 科研(47706)
- 国家社会(47467)
- 教育部(47342)
- 期刊
- 济(163392)
- 经济(163392)
- 研究(103408)
- 中国(61951)
- 学报(55052)
- 管理(52979)
- 科学(51061)
- 农(48576)
- 财(48192)
- 大学(42466)
- 学学(40233)
- 教育(33973)
- 农业(33842)
- 技术(33261)
- 融(26856)
- 金融(26856)
- 经济研究(26848)
- 财经(25896)
- 业经(25660)
- 经(22226)
- 问题(20954)
- 技术经济(19028)
- 图书(17145)
- 理论(16902)
- 统计(16821)
- 科技(16719)
- 业(16593)
- 资源(15992)
- 商业(15728)
- 现代(15711)
共检索到509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国经 马晋文 花晨
通过运用熵值法及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部六省和全国经济结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性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的经济结构协调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差距从2010年开始被进一步拉大;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水平从2010年开始发生"二四分化",湖北、河南、安徽及湖南四省的领先优势逐渐明显;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平均协调等级低于全国平均等级,湖北、湖南、河南勉强协调,安徽、山西、江西则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优化经济结构入手,在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经济结构 复合系统 协调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国经 马晋文 花晨
通过运用熵值法及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部六省和全国经济结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性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的经济结构协调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差距从2010年开始被进一步拉大;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水平从2010年开始发生"二四分化",湖北、河南、安徽及湖南四省的领先优势逐渐明显;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平均协调等级低于全国平均等级,湖北、湖南、河南勉强协调,安徽、山西、江西则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优化经济结构入手,在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建立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经济结构 复合系统 协调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王颖 田建芳
3E系统协调是系统内和系统间同时达到协调的一种均衡状态。结合系统内协调和系统间协调,建立3E系统协调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3E系统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总体来看,各省份3E系统均处在勉强协调状态以上,个别省份达到优质协调状态。2002~2012年,各省份协调程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同时各省份之间横向差异较大,各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发展效率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书霞 王晓峰 常月明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模型和标准差方法,定量计算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得出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通过全局Moran’s I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性的空间特征;应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性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宜庆 宋秋韵 姚江
运用耦合模型理论,建立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对2010—2014年中部六省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六省耦合协调性差异较小且处于中等水平;从空间上看,湖北省耦合协调度最高,农业现代化与区域经济基本协调发展,而安徽、湖南、江西、河北的耦合协调度低,由同步发展转为农业现代化滞后,山西的经济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都比较落后;从时间上来看,中部六省的耦合协调类型的变化较小,总体上呈缓慢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春春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实现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本文通过构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协调发展模型,以广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有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明显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另外,从2010年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性来看,协调发展程度很不均衡。因而,综合分析结论本文认为,广东省应统筹各地区的发展特点,构建新的协调发展格局,并建立相应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监测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康康 储金龙 陈晓华 汪勇政
文章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和剪刀差方法,定量分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变化趋势,揭示经济发展因子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淮南市整体呈现生态承载力略有下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加剧上升的趋势;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波动性下降,资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速率剪刀差从0.001增长到0.66,两者变化速率的分异性显著,生态足迹增长速率有所降低,生态足迹产生的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不断减轻;生态足迹与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伯良 王爱民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宋颖 许娟娟 刘奇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通过计算各地区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测算了各地区过去10年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弱协调和比较不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调性最高,中部地区协调性变化较平稳,西部地区协调性变化起伏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协调性没有明显好转。其次,将协调度作为输入约束,分别测算了各地区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综合效率。从全国平均来看,两系统综合效率比较接近,说明两系统基本是耦合同向发展。从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两系统效率较高,但处于效率前沿面的地区太少;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经济系统效率较低;西北经济...
关键词: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综合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王传毅 曾明彬
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可通过描绘因素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内生纠偏机制以及相互作用情况来表征。基于协整理论,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对以上三方面进行有效探测。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调性特征,各产业和科技的发展会显著促进各科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三者自发地产生纠偏机制对各科类研究生教育和各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调控,同时因素间呈现显著的两两互动作用。具体至各科类,它们与对应产业、科技的协调发展方式以及协调程度有所不同,农学研究生教育与农业、科技的协调程度最低,工学略强,其他科类(除工学和农学外的科类)最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的协调运行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最终体现为货币供求关系的总量协调性和结构协调性;认识和判断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可主要通过货币供求关系,以及当前物价和利率的变化情况来把握;维护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正确运用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经考察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及我省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是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并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我省的情况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更好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对我国经济中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在融资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才能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享清 朱慧君 彭秋玲
提高经济效率,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0—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并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经济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纯技术效率要高于规模效率。而在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影响程度不一。
关键词:
中部六省 DEA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志秀 葛翔宇
笔者基于VECM模型对利率、汇率、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率、汇率、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具有双向影响关系,而经济增长率单向影响通货膨胀,利率不是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因,汇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都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五个变量互相之间的作用都有较长滞后效应。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保增长防通胀。
关键词:
VEC模型 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超平 刘纪显 赖小东
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一个经济与生态协调性DSGE模型,分析探讨在技术进步、单位产出生态产品需求等冲击下经济与生态之间的最优均衡点。结果表明,生态产品产权不清,容易导致生态产品被肆意滥用,诱发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性 DS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