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9)
2023(11656)
2022(9933)
2021(9273)
2020(7953)
2019(18359)
2018(18193)
2017(34630)
2016(18869)
2015(21239)
2014(21463)
2013(21084)
2012(19224)
2011(17429)
2010(17043)
2009(15870)
2008(15421)
2007(13747)
2006(11459)
2005(9985)
作者
(54624)
(46032)
(45673)
(43720)
(28837)
(22077)
(20912)
(18118)
(17328)
(16087)
(15616)
(15466)
(14387)
(14385)
(14236)
(14164)
(14076)
(13714)
(13116)
(13116)
(11395)
(11109)
(11015)
(10460)
(10336)
(10239)
(10039)
(10027)
(9178)
(9152)
学科
(81779)
经济(81710)
管理(54941)
(50328)
(41278)
企业(41278)
方法(41036)
数学(36545)
数学方法(36081)
(21073)
(19435)
地方(18874)
中国(18822)
(17251)
业经(16143)
环境(15460)
(14366)
贸易(14360)
农业(14131)
(13932)
(13239)
(12636)
财务(12586)
财务管理(12555)
(12491)
理论(12142)
企业财务(11890)
(11547)
技术(11287)
(10821)
机构
学院(270582)
大学(269477)
(109049)
管理(107000)
经济(106789)
理学(93497)
理学院(92459)
管理学(90669)
管理学院(90175)
研究(86837)
中国(64761)
科学(56159)
(55929)
(47215)
(45696)
(43264)
业大(42603)
中心(41924)
研究所(39888)
(39530)
财经(38812)
农业(36115)
(35245)
(35158)
师范(34760)
北京(34282)
经济学(33444)
(31879)
(31581)
经济学院(30442)
基金
项目(191223)
科学(151262)
基金(139481)
研究(136406)
(122241)
国家(121283)
科学基金(104596)
社会(86587)
社会科(82181)
社会科学(82159)
(75944)
基金项目(74478)
自然(69274)
自然科(67583)
自然科学(67563)
自然科学基金(66321)
(64179)
教育(63376)
资助(56812)
编号(54876)
重点(43723)
成果(42699)
(41951)
(41566)
(39756)
课题(37456)
科研(37406)
创新(37206)
国家社会(35932)
教育部(35740)
期刊
(112163)
经济(112163)
研究(68760)
中国(45811)
学报(43842)
科学(39893)
(39671)
(37334)
管理(36620)
大学(32948)
学学(31317)
农业(27198)
技术(25580)
教育(24782)
(19922)
金融(19922)
业经(19077)
财经(18556)
经济研究(17295)
(15896)
问题(15278)
(14894)
资源(14442)
统计(14270)
技术经济(13815)
(13626)
(13103)
科技(12568)
理论(12334)
商业(12297)
共检索到37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子  傅泽强  沈鹏  高宝  谢园园  
水生态承载力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目前仍处于争论和探索之中。在回顾水生态承载力内涵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具有"量、质、序"递进关系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及其综合表征因子,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原理,构建由水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流域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目标,基于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并解析其内涵。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具有极限性、可调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在人类自身发展和主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沿"S"型不断增大的演化轨迹。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社会配置来降低经济社会压力,或者通过扩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智  闵庆文  刘某承  白艳莹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是较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更为复杂和综合的概念。论文在分析当前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为研究主线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承载力(Ecosystem-Servicesbas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SECC)的定义,即某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能支撑的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并构建ESECC评估模型:将所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评估模型,把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看作"黑箱",针对每种生态系统服务分别评估其承载力,并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由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弹性力这三者的合力表征。其内涵包括时空内涵、技术内涵和社会经济内涵三个方面;其演化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金融产业和谐发展的能力。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晨  刘艳芳  张万顺  汤弟伟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是近几年来从水生态的角度解决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从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已有研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从起源上看,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足迹理论、流域生态学理论分别是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落脚点和支撑。从发展上看,水生态承载力是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的有机结合和深化。从测度和评价方法上看,第一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方法、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发展指标法和生态系统健康等生态承载力的测度方法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奠定了基础。目前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保强  熊理然  蒋梅英  张磊  
利用ENVI4.8和Arcgis9.3软件对2001~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出各年份的生态承载力。结合相关年份的社会经济数据,同时根据滇池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取18个分析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以及其与生态环境系统、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3个子系统要素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滇池流域的总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快速下降趋势,降幅达37.3%;耕地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最明显,下降幅度达52.61%,但建设用地的生态承载力上升幅度达27.08%。(2)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与三大系统要素相关性较好,其耦合形态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李文华  Anthony M.Fuller  
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为基础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水量支撑、水质限定和水生态稳定三方面特征,从而实现了足迹方法对水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有效表征。然而,如何界定水产品、水资源和水污染足迹以及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太湖流域上游湖州市为例,探讨了在考虑或不考虑水质标准与环境功能分类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求并集法或求平均值法进行基于ESEF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反映出湖州市人们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需求超出了当地水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造成影响。综合考虑水产品供给、水量支撑和水质保障三方面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一平  朱庆华  
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承载是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关评价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尝试性界定并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结合具体案例将生态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应用到工业园区范畴,并根据实际分析过程与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狄乾斌  张洁  吴佳璐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承载力研究中评价标准相对单一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概念,探讨其内涵和基本特征,建立计量模型,提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对2000—2010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其健康等级从不健康升到亚健康。其中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生态弹性力从不健康到亚健康,2010年达到健康;人类活动潜力则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最近两年有所好转。今后应加强海洋生态承载力各指标的优化,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和健康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祺  蒙吉军  齐杨  彭福利  毛熙彦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目标是寻求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选择地处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基于1998,2008年土地覆被数据,从格局上分析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并基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从压力子系统和承载力子系统2个方面,从功能上揭示研究区生态承载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和荒漠是研究区主导的生态系统类型,近10年来生态系统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表现在高、中覆盖度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均有增加,低覆盖度草地和荒漠面积减少,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结构趋于稳定,生态效应显著提升;2 1998年以来,生态承载负荷度不断下降,生态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工业煤炭消费量和GDP是主要的压力因子,而耕地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海民  何爱霞  汪兆国  单昕  
依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生物免疫系统的相似性,利用安徽省统计资料数据,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物免疫模型研究了2005—2014年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压力的变化趋势,并判断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状态。结果表明:1)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水平呈前期下降后期增长的趋势;城市生态系统自然承载力指数变化大致与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相似;2005—2014年,安徽省城市生态获得性承载力指数持续上升。2)安徽省资源消耗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和城市生态系统压力指数均呈缓慢增长趋势,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子刚  郑瑜  
本文初步界定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将水生态足迹分为水产品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污染生态足迹,并建立了水生态足迹模型。其中,采用了Wackemagel的水产品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采用了基于水资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采用零维模型计算污染稀释净化需水量,构建水污染生态足迹模型。最后,以扣除60%生态需水为前提建立了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模型计算了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承载力超过水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但是水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水生态足迹在不断增大;由于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水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宝  傅泽强  杨俊峰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严重影响了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超载现象。准确评估和优化水生态承载力,有助于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提供基础依据,能够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文章明确了水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流程,提出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三方面对水生态系统进行问题诊断的技术方法。同时,指出应根据问题识别水生态压力因子,根据承压关系识别支持力因子,采取综合指数法、承压度指数法等两种方法进行承压因子测算和水生态承载状况评估。最后,提出可通过设置不同情景方案,比选得出最优情景,对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优化调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宝  傅泽强  杨俊峰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严重影响了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超载现象。准确评估和优化水生态承载力,有助于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提供基础依据,能够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文章明确了水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流程,提出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三方面对水生态系统进行问题诊断的技术方法。同时,指出应根据问题识别水生态压力因子,根据承压关系识别支持力因子,采取综合指数法、承压度指数法等两种方法进行承压因子测算和水生态承载状况评估。最后,提出可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