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6)
2023(10568)
2022(8824)
2021(8472)
2020(7054)
2019(16326)
2018(15852)
2017(30476)
2016(15732)
2015(17886)
2014(17232)
2013(17177)
2012(15626)
2011(14091)
2010(13354)
2009(12056)
2008(11406)
2007(9187)
2006(7661)
2005(6523)
作者
(41591)
(35155)
(34613)
(33011)
(21976)
(16494)
(15873)
(13799)
(13407)
(12006)
(11850)
(11818)
(10836)
(10784)
(10739)
(10527)
(10483)
(9922)
(9913)
(9765)
(8540)
(8244)
(8167)
(7971)
(7947)
(7829)
(7357)
(7124)
(6813)
(6791)
学科
(74288)
经济(74225)
管理(44639)
(42377)
方法(35684)
(33981)
企业(33981)
数学(32386)
数学方法(32047)
中国(20351)
(18359)
业经(15449)
(15018)
(14561)
贸易(14554)
(14268)
地方(13031)
农业(12162)
产业(11835)
环境(11345)
(11237)
技术(11227)
(11103)
(10699)
(9348)
(9135)
(9117)
银行(9112)
财务(9100)
财务管理(9080)
机构
大学(221218)
学院(219913)
(104695)
经济(103283)
管理(91678)
理学(80703)
理学院(79962)
管理学(78832)
管理学院(78418)
研究(73759)
中国(56602)
(45476)
(42241)
科学(41624)
财经(35535)
中心(34177)
(34028)
经济学(33989)
(32871)
研究所(31463)
经济学院(30887)
(29947)
业大(29620)
北京(28291)
(28061)
财经大学(26959)
(26914)
(26563)
师范(26337)
经济管理(25339)
基金
项目(159863)
科学(129342)
基金(121432)
研究(117698)
(105331)
国家(104592)
科学基金(91665)
社会(79826)
社会科(76172)
社会科学(76156)
基金项目(64152)
(58777)
自然(57751)
自然科(56373)
自然科学(56358)
自然科学基金(55396)
教育(52733)
(49969)
资助(49384)
编号(45162)
(37289)
重点(35719)
(35653)
国家社会(35307)
成果(34233)
(34133)
教育部(32749)
创新(32046)
人文(31814)
中国(30887)
期刊
(102226)
经济(102226)
研究(60605)
中国(36905)
管理(33333)
(30997)
科学(30233)
学报(29105)
(25810)
大学(23263)
学学(21928)
技术(19813)
农业(18662)
经济研究(17935)
财经(17582)
业经(15876)
(15652)
金融(15652)
(15363)
教育(15286)
问题(14328)
(12685)
资源(11832)
世界(11766)
技术经济(11692)
统计(11218)
(11060)
国际(10890)
(10168)
科技(9716)
共检索到304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莲芳  严良  
油气产业集群识别为完善区域油气产业发展规划和明确不同区域油气产业集群发育程度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油气产业集群识别包括产业集群地理边界确定和产业集群辨认,选择行政区划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作为油气产业集群识别的地理边界;基于企业数量区位熵、产业产值区位熵和就业区位熵提出复合区位熵概念CLQ,并据此将我国12个油气资源富集省区依油气产业集群发育程度辨认(识别)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新疆、黑龙江、辽宁、天津、山东、甘肃6省区,油气产业上、下游均不同程度地发育产业集群;第二梯队包括陕西、吉林、河北、四川、青海5省区,油气产业上、下游并非均发育产业集群;第三梯队为河南,油气产业上、下游均不发育产业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士轩  孙慧  朱俏俏  
新疆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至为重要。利用2009~2013新疆统计年鉴数据,遴选排名前十位规模以上的优势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熵方法对新疆资源产业进行测算并判断资源产业集聚程度,对形成产业集群的行业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和生产的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具有很高的集聚度和明显的产业集群势头。接着,借助"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RIS模型进一步对新疆资源产业集群进行检验,发现新疆石油化工产业、煤电煤化工产业和风电产业已初步形成资源产业集群,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调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周轩  
以中国19个主要产业的城镇法人单位数和就业人数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的空间型态识别,分析基于水平生产关系的产业在不同空间单元的不均等分布现象。为解决空间单元间临近性问题,运用LQ指标(区位熵指标)以及G指标反映产业和空间之间的临近程度对空间单元的重要性,以此共同识别和分析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的区位型态,划分区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4年中国主要产业的核心区位数变化极小,外围区位数基本不变,对应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非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区位的数量有所增加,对应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当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凯  
新形势下资源型产业面临资源依赖性强、亟须结构转型的问题。产业集群是地区竞争力发展、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方式。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针对资源产业进行集群识别与分析,探析产业结构改革。运用区位熵理论,选取贵州省10个资源型行业,利用近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开展研究,发现有3个行业已具备显著产业集群趋势,即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与采矿业。此外,还有两个行业具备产业集群的可能性,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化工业。进一步指出应加快产业升级,降低资源依赖,防止"降产量"的简单现象,并从政府管理和产业协同的层面出发,提出打造完备产业链与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会新  杜跃平  白嘉  
近年来,资源问题和产业集群问题逐步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产业集群特殊组织形式的资源产业集群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陕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运用区位熵法对该地区资源产业进行测算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资源产业的集聚程度。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主要资源集聚地延安、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五个地区(统称为陕北地区)为研究样本,对这五个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的区位熵进行了计算,显示出陕北地区的煤、油、气具有很高的集聚程度,2007年的区位熵分别为7.1244、8.6308和7.2955。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RIS模型"来进一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香花  张伟婷  苏彩平  
利用区位熵与集中度指标,立足于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山西林业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林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各地市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各地市的优势;从林业产业集群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等3个方面,促进山西林业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飞  金洪  
本文运用区位熵理论,通过对我国主要省份资源型产业的研究与比较,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进行了定量判定,并对各省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进行排序。资源型地区应该是指,在一定阶段,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大规模动用和耗费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且资源性产业长期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区。笔者引入区位熵指数这个指标,从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在区际间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资源型产业所用劳动力在区际间是否相对比重较大两个方面来测算、分析各个省份在资源产业方面的优劣。根据全国各地区的资源性产业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健  焦兵  
文章利用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油气资源开发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对石油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上游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群性,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油气资源开发下游产业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集群性。油气资源开发业的产业链布局存在缺陷,这导致油气资源密集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莲芳  严良  
旨在揭示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据此展开讨论。首先基于成熟的资源整合观RIBV(Resource and Integration-BasedView)和价值链理论在产业集群层面的拓展,通过融合形成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VBCRI(Value chain-Based Cluster ResourceIntegration)思想,表明产业集群资源以产业集群价值链为基本格架实施整合,从而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然后,从VBCRI出发,基于油气集群资源及其竞争力构成,以及油气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能力的分析,构建了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我国油气产业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互动,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发现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之间的传导途径就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选择油气资源产业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并根据油气资源生产的集聚性特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幸昆仑  王荣辉  
本文以重庆西永微电园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为例,分析了产业园与高职院校合作发展的区位及产业集群基础,以及园校合作现状、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园校合作发展的机制与平台建设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卫刚  
区位及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时效性很强的经济学理论 ,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集群模式的新途径。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功能 ,进而了解区位及产业集群理论的缺陷及其治理方式 ,对于我国发展地方工业经济 ,完善产业制定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性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良  张悠  
文章针对山东省枣庄市面临的城市煤炭资源枯竭的实际问题,通过区位熵法和偏离—份额法(SSM)分别了分析枣庄市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发现枣庄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现有主导产业经济产值逐年萎缩,续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效益,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在比较分析枣庄市各产业经济效益和第二产业各行业发展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寻找接续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第一产业特色发展,加速第二产业转型发展,保证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会新  杜跃平  
产业集群的识别是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领域,是选择合适的产业以培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的识别理论,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征,在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RIS模型"可以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进行定性识别;在"RI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RIS模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识别评价体系可以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进行定量识别和评价。文章以陕北煤炭资源产业集群为例,对"RIS模型"的应用作了简单分析,分析结论认为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继而对基于"RIS模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识别评价体系的加权平均应用作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耀德  易魁  
伴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提出,中三角经济区集聚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基于区位熵方法对湘鄂赣服务业资源集聚度的评估可知,湘鄂赣服务业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但是该区域经济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条件欠佳、人才储备不足。因此,若要发挥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带动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整合湘鄂赣三省服务业资源,规划特色产业集聚区,实施PPP发展机制和实施互补型人才基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