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7)
2023(14702)
2022(12881)
2021(12266)
2020(10284)
2019(24065)
2018(23832)
2017(46694)
2016(24904)
2015(28335)
2014(28137)
2013(27377)
2012(24807)
2011(22035)
2010(21751)
2009(19741)
2008(19091)
2007(16487)
2006(14352)
2005(12272)
作者
(69910)
(58011)
(57626)
(54898)
(37034)
(27860)
(26439)
(22881)
(22285)
(20728)
(19943)
(19370)
(18315)
(18278)
(18024)
(17656)
(17383)
(17289)
(16707)
(16594)
(14225)
(14167)
(14072)
(13289)
(12956)
(12912)
(12844)
(12818)
(11638)
(11475)
学科
(95928)
经济(95825)
管理(73371)
(69252)
(59517)
企业(59517)
方法(50371)
数学(44023)
数学方法(43267)
(24746)
(23991)
中国(23458)
业经(22214)
(21710)
(21651)
银行(21563)
(20369)
(20191)
理论(18600)
地方(17840)
(17172)
财务(17085)
财务管理(17051)
(16519)
贸易(16506)
企业财务(16183)
农业(16155)
(16046)
技术(15971)
(15924)
机构
大学(345977)
学院(344547)
管理(143469)
(131662)
经济(128745)
理学(125156)
理学院(123863)
管理学(121332)
管理学院(120705)
研究(105435)
中国(83153)
(72469)
科学(66530)
(60290)
(53235)
业大(51744)
(50803)
中心(50614)
财经(49676)
(48861)
研究所(46729)
(45304)
北京(45047)
(44419)
师范(43999)
农业(41941)
(40791)
经济学(39279)
(38553)
财经大学(37502)
基金
项目(244188)
科学(192960)
基金(178285)
研究(177388)
(154666)
国家(153423)
科学基金(133903)
社会(110542)
社会科(104792)
社会科学(104763)
(95426)
基金项目(94951)
自然(89457)
自然科(87478)
自然科学(87459)
自然科学基金(85859)
教育(83259)
(80071)
资助(74296)
编号(73392)
成果(57781)
重点(53893)
(53563)
(51141)
(50385)
课题(49048)
创新(47575)
科研(47067)
教育部(46483)
大学(46247)
期刊
(132820)
经济(132820)
研究(96239)
中国(60365)
学报(53637)
管理(50729)
科学(48782)
(46643)
(46107)
大学(40831)
教育(38755)
学学(38243)
(37031)
金融(37031)
技术(32371)
农业(31311)
财经(23485)
业经(22675)
图书(21771)
经济研究(21474)
(19847)
理论(18165)
实践(16957)
(16957)
问题(16923)
技术经济(16757)
科技(16528)
(16150)
统计(16045)
情报(15982)
共检索到486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守萍  杨小元  杨群华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顾客对网络银行缺乏信任的根源,利用传统信号传递理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破解网络银行信任危机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分析了基于声誉信息的信任传递理论,利用Beta函数建立了基于声誉信息的网络银行信任模型,并通过对正负声誉信息效用的修正和时间权重的添加对模型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对基于声誉信息的网络银行信任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该模型,银行管理者可测量顾客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度,有助于提升网络银行的使用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彭禄斌  吴冰  刘仲英  苏涛永  
从直接声誉和间接声誉两方面分析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任问题;引入激励因子变量,构建了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价模型;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任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引入激励因子有利于鼓励平台实体提供诚实的交易信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胡敏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分布情况,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评价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考量国有商业银行2007~2012年间的485组声誉损失数据,得出声誉风险的超极限矩阵。实证表明,企业感召力缺乏、产品和服务缺陷、银行风险控制不足等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因素,银行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规避和分散。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羊群行为信用风险模型,应用贝叶斯法则推导出均衡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声誉问题的考虑,商业银行经理人总是忽略私有信息,跟从他人做出相同的信贷决策。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及信贷市场群体信息强烈地影响着"头羊"A跟从私有信息行动的概率。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群体信息与"头羊"A的行动一起同时强烈影响着"追随者"B羊群行为发生的概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云  张铭洪  
网络商务声誉的研究对于现代商务交易的繁荣和进步具有紧迫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文章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商务欺诈动机条件的数理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定量给出一种临界条件,以确保在线销售者不会出现欺诈而始终保证诚信行为,同时利用这种较好的声誉获取更高的利润,进而促使互联网在线交易商得以获取较好的战略声誉博弈结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毕翼  
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十分激烈,其中银行形象和声誉对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效保护商业形象和防范声誉风险已被各大商业银行所重视,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体系是加强声誉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本文依据Harris-Fombrun模型设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和测算,通过实证分析,以期能够为科学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抛砖引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福财  胡平波  
本文分析了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稳定的意义与影响因素。在Vickers和Barro分别对Kreps的声誉模型简化处理后的模型基础上,从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合作的博弈关系角度,构建了成员的声誉模型——一个单边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对网络组织成员的激励效应,以及声誉与网络组织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在有利于经济连续稳定的合作环境中,声誉效应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重要激励机制,在声誉效应的激励机制下,成员之间合作是有效率的。应用本文模型所给出的分析方法与结论,对我国企业网络组织成员存在的机会主义等问题,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解释,对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凯  
本文以信息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从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顾客对网络银行接受和运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管理角度分析银行提升顾客对网络银行安全性、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小东  赵子燎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其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措与资金运营两个阶段。结合网络DEA与权重平衡交叉效率思想,并利用熵值法处理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构建了商业银行各子系统及链形系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我国16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发现这16家商业银行的效率普遍不高,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系统平均交叉效率高于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系统平均交叉效率略高于股份制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波  
通过VAR模型选择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发行量增长率等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与二阶滞后项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与GRNN模型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拟合与预测验证,并对两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与验证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GRNN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较高但预测精度较低,而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较低但预测精度较高。此外,随着验证期限的延长,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下降。BP神经网络预测2015年第四季度不良率仍将小幅上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小东  赵子燎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其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措与资金运营两个阶段。结合网络DEA与权重平衡交叉效率思想,并利用熵值法处理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构建了商业银行各子系统及链形系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我国16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发现这16家商业银行的效率普遍不高,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系统平均交叉效率高于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系统平均交叉效率略高于股份制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凯  崔新健  
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由商业银行社会网络、核心能力与银行绩效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商业银行社会网络、核心能力与绩效的研究维度,设定了测度量表,运用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结构方程分析法等,对作用路径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社会网络特征对银行绩效的提升有显著影响,商业银行各项社会网络特征对核心能力与绩效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其中核心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商业银行社会网络特征的转变,有利于推进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毅坤  胡祥培  
银行卡支付服务定价是金融领域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难题,它事关银行卡交易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交换费是银行卡网络价格体系的核心,对发卡机构与收单机构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结合中国银行卡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发展需求,基于差别定价理论,采用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优化商户分类、引入层级定价与二部制定价相结合的交换费优化思路,建立基于消费的银行卡跨行支付服务交换费差别定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基于交易特征的商户分类及动态调整方法、层级定价思路和二部制定价标准,为商业银行定价决策提供急需的管理方法,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超  王银  
本文在银行间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服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清算序列,并运用神经元动态规划进行求解,据此,为系统性风险爆发后的最后贷款人提供优化的救助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小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为金融监管部门系统性风险处置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若微  周萌  丁鑫  步亦趋  
根据2021年我国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构建复杂网络模型研究银行间风险传染路径,比较接管银行的两种现实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考量风险管理效果。研究表明:选择与危机银行拥有较多连锁债务关系的银行进行接管,比选择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银行进行接管,其效果更优,可显著降低银行间市场的风险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