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9)
2023(10752)
2022(9135)
2021(8473)
2020(7105)
2019(16212)
2018(15967)
2017(30962)
2016(16186)
2015(18117)
2014(17875)
2013(17315)
2012(15488)
2011(13436)
2010(13638)
2009(12587)
2008(11816)
2007(9972)
2006(8368)
2005(7564)
作者
(42064)
(35373)
(34974)
(33431)
(22637)
(16697)
(15856)
(13627)
(13498)
(12351)
(11999)
(11807)
(10964)
(10918)
(10819)
(10739)
(10483)
(10168)
(10047)
(10044)
(8515)
(8430)
(8292)
(8105)
(7928)
(7863)
(7659)
(7474)
(6978)
(6768)
学科
(65273)
经济(65170)
管理(53908)
(48695)
(43000)
企业(43000)
方法(32988)
数学(28116)
数学方法(27754)
(21972)
(16588)
中国(16209)
(15643)
业经(15134)
(13989)
财务(13942)
财务管理(13873)
企业财务(13248)
审计(12204)
(11572)
(11571)
理论(11327)
技术(10856)
(10802)
金融(10799)
(10659)
贸易(10648)
(10616)
银行(10608)
环境(10458)
机构
大学(224103)
学院(222427)
(95971)
经济(94182)
管理(91822)
理学(80365)
理学院(79645)
管理学(78479)
管理学院(78039)
研究(65569)
中国(51570)
(48968)
(45046)
财经(39117)
(35696)
科学(35672)
中心(32165)
(32069)
经济学(30946)
(29625)
财经大学(29583)
业大(28916)
经济学院(27942)
(27723)
北京(26698)
研究所(26095)
(25967)
师范(25731)
商学(25471)
商学院(25258)
基金
项目(154578)
科学(125085)
基金(116529)
研究(115848)
(99435)
国家(98643)
科学基金(87785)
社会(77427)
社会科(73657)
社会科学(73640)
基金项目(61856)
(58934)
自然(55689)
自然科(54402)
自然科学(54390)
教育(54251)
自然科学基金(53421)
(49221)
资助(46385)
编号(46022)
成果(36628)
(36107)
(35164)
重点(34558)
(33492)
国家社会(32952)
教育部(32390)
(31713)
人文(31613)
创新(31379)
期刊
(98731)
经济(98731)
研究(64887)
中国(43756)
(41866)
管理(34508)
学报(28281)
科学(27695)
(24063)
大学(23838)
学学(22677)
教育(20163)
财经(20010)
技术(19935)
(19638)
金融(19638)
(17110)
经济研究(16048)
农业(15960)
业经(15087)
问题(13127)
财会(12714)
会计(11281)
理论(11040)
技术经济(10366)
审计(10185)
(9949)
实践(9898)
(9898)
(9570)
共检索到31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义贝  钟希余  
本文基于声誉交易理论分析审计声誉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分析审计市场和审计产品特征基础上,将审计声誉视为审计主体特殊资产。审计声誉资产的多阶段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审计主体决定是否进行声誉投资的基本原则。从审计声誉机制运行情况来看,审计主体规模、审计需求方特征、声誉信息传递效率和失信处罚程度是影响其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查道林  费娟英  
独立审计声誉并不完全等同于审计的独立性与信任度 ,它是由卓异的审计服务品质、足够的综合能力、适度的事务所规模、较高的品牌专用性和悠久的历史沉淀等因素互动而成的 ;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功能集中表现在信号传递、质量担保和节约社会成本等方面。我国事务所创建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主要困难在于 ,创建环境与创建主体自身所存在的障碍。解决审计声誉机制创建中的困难 ,应主要从培养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自愿需求、建立审计服务质量的识别和控制系统、适当运用惩戒机制与放开审计收费管制 ,以及完善促进审计市场合理竞争的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军雄  
审计服务具有异质性和信任品的特征使得职业声誉成为审计市场一种经济有效的保障机制,长期投资的特征又使得职业声誉的产生和维持是审计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借鉴信息经济学理论,采用供给需求模式分析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职业声誉对审计服务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义贝  刘长青  
声誉机制作为维持审计市场运行的重要制度,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点。早期学者提出了标准声誉理论、声誉交易理论和声誉信息理论等,为审计声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学者结合审计产品和市场特征,具体分析了审计声誉机制的内涵、特殊性、运行机理等问题。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学者们对审计声誉与IPO抑价关系、审计声誉与收费溢价关系、审计声誉受损的市场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仲兵  姚兵  刘伊生  
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是当前政府投资审计任务量大、审计力量不足状况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和防范被审计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督效率。本文利用KMRW声誉模型研究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关系,提出维护审计机关声誉的重要条件是保持适当的审计奖罚。针对不同审计奖罚力度对审计机关声誉的不同影响,本文还提出建立和强化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彭巨水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结果公告作为传递审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与声誉机制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问责概率,促使公权力部门更好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实现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好发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彭巨水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结果公告作为传递审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与声誉机制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问责概率,促使公权力部门更好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实现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好发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缪荣  茅宁  
公司声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中发挥“信号”作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良方。本文研究认为,公司声誉的形成在利益相关者信息空间中表现为一个信息收敛的过程,作为一种市场信号,公司声誉在信息收敛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得清晰和强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郭捷  杨绍斌  
基于声誉理论,本文建立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态激励机制模型,研究了承包方在同一个契约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声誉机制时,承包方在第1期、第2期的努力水平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承包方从第1期、第2期产出里分享的剩余份额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因此,与没有引入声誉机制的契约模型相比,声誉激励机制和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激励强度,并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仙锋  周宏山  
互联网对柠檬问题的经典分析背景产生了一定影响,交易者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比传统经济更严重的投机倾向,柠檬问题也随之有恶化的可能。通过说明柠檬问题的产生,推导出其在网络环境下有加重的可能;阐明了双元打分声誉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出其缺陷所在;探讨引入买方质量表现因子的声誉机制效率问题,比较分析了同时引入买卖方质量因子的声誉机制有效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声誉机制的解决网上交易中柠檬问题的改进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欢  杨俊霞  
本文首先对承销商职能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承销商声誉的运行机制,得出了声誉机制已成为承销商信息生产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的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小宁  李琪  
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就信用评价、商盟及消费者保障机制对网上交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于个人声誉信任的信用评价、基于集体声誉信任的商盟和基于制度信任的消费者保障三者在网上交易中共同发挥作用时,消费者保障对促进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和网上交易的实现影响最大,信用评价次之,商盟没有影响。该结果验证了目前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保障机制和信用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声誉机制对自然人的管理范畴包含且广于信誉机制。笼统地将公民违反公德的行为认定为失信并执行失信惩罚,不仅偏离了信誉机制主要规范经济活动的特性,也忽略了声誉机制维护公共秩序的功能。通过研究声誉和信誉的区别,明晰我国多部委对个人违反社会秩序行为实施的"联合惩戒"系对自然人的"声誉惩罚",而非失信惩罚。研究如何构建完善我国的个人声誉机制,将自然人实施的影响医疗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等,并不影响个人信誉却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纳入声誉惩罚体系,既能实现对公共秩序的有效管理,又能缓解我国当前的部分社会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郑建明  
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和收费溢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影响声誉机制功能的发挥,较好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产生的收费溢价为20.8%,而较差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溢价仅为7.8%。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检验与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前后模型结构稳定性的检验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