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9)
- 2023(15451)
- 2022(13496)
- 2021(12761)
- 2020(10765)
- 2019(25005)
- 2018(24689)
- 2017(48845)
- 2016(26221)
- 2015(29460)
- 2014(29267)
- 2013(28570)
- 2012(25911)
- 2011(22856)
- 2010(22758)
- 2009(20696)
- 2008(20035)
- 2007(17348)
- 2006(14700)
- 2005(12624)
- 学科
- 济(102873)
- 经济(102763)
- 管理(78528)
- 业(77011)
- 企(63386)
- 企业(63386)
- 方法(53717)
- 数学(47759)
- 数学方法(47014)
- 财(31862)
- 中国(26830)
- 农(26134)
- 业经(21877)
- 务(21696)
- 财务(21613)
- 财务管理(21561)
- 企业财务(20486)
- 学(20270)
- 地方(20088)
- 制(18261)
- 理论(17960)
- 贸(17783)
- 贸易(17775)
- 农业(17724)
- 易(17273)
- 银(16518)
- 银行(16480)
- 技术(15869)
- 和(15453)
- 行(15379)
- 机构
- 学院(359255)
- 大学(359191)
- 管理(148205)
- 济(143397)
- 经济(140437)
- 理学(129479)
- 理学院(128177)
- 管理学(125635)
- 管理学院(124994)
- 研究(110318)
- 中国(85890)
- 京(74513)
- 财(69319)
- 科学(67970)
- 财经(55572)
- 所(53142)
- 农(52620)
- 业大(52400)
- 中心(51939)
- 经(50676)
- 江(50530)
- 研究所(48474)
- 北京(46377)
- 范(44515)
- 师范(44098)
- 经济学(43834)
- 财经大学(41798)
- 州(41264)
- 农业(41095)
- 院(40669)
- 基金
- 项目(252455)
- 科学(199691)
- 基金(185162)
- 研究(183506)
- 家(160232)
- 国家(158969)
- 科学基金(138873)
- 社会(116217)
- 社会科(110318)
- 社会科学(110291)
- 基金项目(98255)
- 省(98136)
- 自然(91803)
- 自然科(89753)
- 自然科学(89734)
- 自然科学基金(88094)
- 教育(85506)
- 划(82091)
- 资助(77757)
- 编号(74900)
- 成果(58713)
- 部(55942)
- 重点(55743)
- 创(52539)
- 发(52056)
- 课题(50214)
- 创新(49000)
- 科研(48754)
- 教育部(48719)
- 大学(47805)
- 期刊
- 济(145601)
- 经济(145601)
- 研究(103980)
- 中国(61827)
- 财(55466)
- 学报(53535)
- 管理(52410)
- 科学(49840)
- 农(45961)
- 大学(41567)
- 学学(39424)
- 教育(36295)
- 技术(32777)
- 融(32527)
- 金融(32527)
- 农业(31998)
- 财经(26439)
- 经济研究(24311)
- 业经(23919)
- 经(22428)
- 问题(18517)
- 技术经济(17850)
- 统计(17802)
- 理论(17348)
- 财会(17018)
- 图书(16851)
- 科技(16429)
- 版(16320)
- 业(16293)
- 策(16220)
共检索到505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崔金平 代斌
自2015年开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来,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极大缓释、债务成本明显下降,但债务余额经历了由降反升、升势不减的态势,地方政府"开前门"加速发债问题亟须关注和审慎评估。为此,本文选取全国地方债务率、GDP增速及地区信用风险水平等数据,运用Hansen的非线性的面板门槛估计方法,从经济增长和风险效应两个维度得出地方债规模的合理区间;在此基础上考量全国各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 风险效应 增长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债务预警指标,以更有效地判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研究目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债务率,即债务存量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年底的地方债务余额数据,对地方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门限效应:当债务率高于112%左右之后,原本正向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本趋近于无,而其作用渠道可以明确为如下传导机制,债务率高企带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导向的财政支出。研究创新:引入债务率指标并基于偿债压力视角分析了地方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研究目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债务率,即债务存量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年底的地方债务余额数据,对地方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门限效应:当债务率高于112%左右之后,原本正向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本趋近于无,而其作用渠道可以明确为如下传导机制,债务率高企带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导向的财政支出。研究创新:引入债务率指标并基于偿债压力视角分析了地方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价值: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治理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刁伟涛
整理我国30个省份在2010年底、2012年底、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底4个时间点的地方债务数据,构建相应的面板模型对其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和估测。结果表明,在2012年以后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日趋弱化,而负面影响则逐步显现,这一时点上的债务规模基本可以对应为适度规模。因此,地方债务的举借和投资要转变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更多地从"供给侧"谋划和发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适度规模 供给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伟涛
当前对于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本上忽视了空间关联性这一因素,尤其是以中国省份或县市为样本的研究,不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能会使其相关结论出现偏差。通过搜集整理中国30个省份的地方债务数据,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仍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这一基本结论也为中国地方债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婷婷 赵树宽 戴志敏
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适度规模研究成为地方政府性债务亟需解决的重点,然而国内通用的警戒线标准单一,难以适用不同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成因是地方经济发展压力较大,财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债务监管机制不健全。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应付利息。以审计署对于C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政府性债务余额的增长率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呈正相关,与GDP增速呈负关,与债务利息增长率呈正相关。通过模型对C市地方政府新一期债务规模进行预测,发现预测的债务规模远高于警戒线限定值。建议相关部门...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适度规模 审计结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文俏 陈磊 谢丰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以地方融资平台为典型代表的地方政府负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担心地方债务风险对中国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甚至导致中国重蹈欧美债务危机覆辙,本文基于1990-2010年近百个国家地方债务合理水平的估计模型,细致整理了地方债务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预测各省份的适度债务规模,分析债务风险,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地方债务 适度债务规模 债务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昱然 卢志强 李志斌
新常态下,渐现的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影响已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衡量和防范过度举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框架下对中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地方债务压力和地方金融差异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债务压力和金融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负债压力和偿债压力增加,该效应呈逐渐下降态势并转化为负效应。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缓解举债推升利率对私人投资的挤占,进而增强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区域金融风险程度提升,增加了资本损失和贬值的风险,损害举债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弱化地方政府举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伦武
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运用包容性增长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不利于居民收入增长,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恶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存在差异。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对收入增长与分配的影响最大,东部与中部地区较小。地方政府债务有利于经验丰富群体的收入增长,但不利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收入增长。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减轻债务负担,举债适度;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债务政策,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减少负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家杰 姚耀军
本文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规模,并通过PSTR模型考察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低两个机制中转换,表现出非线性,其中低机制即促进效应占据主导;但若债务产出比超越临界值54%,则促进效应将被抑制效应取代;债务产出比临界值相对较低主要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两大因素有关,暗示债务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较快地出现逆转;债务产出比临界值具有省际异质性,近年来与对外开放度的省际差异高度负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洪远 谢子平 张海阳
本文依据实地调查资料 ,从债务规模、债权人结构、用途结构、期限结构和利率水平等方面对乡村债务问题进行描述 ,并借鉴国家外债分析指标对乡村债务的风险状况做出判断。本文的基本结论有 :乡村债务规模大、增长快 ;正规金融机构是乡村债务的主要债权人 ,但私人债权比重逐步增加 ;乡村债务用途多样 ,办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是主要内容 ;乡村借款多为短期 ;乡村债务的风险在增加 ;适度债务有利于乡村发展 ,但过度债务则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
债务规模 债务结构 债务风险 负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