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1)
2023(14429)
2022(12371)
2021(11635)
2020(9856)
2019(23121)
2018(22642)
2017(42658)
2016(22997)
2015(26086)
2014(25895)
2013(25552)
2012(23746)
2011(21413)
2010(21042)
2009(19433)
2008(18804)
2007(16192)
2006(14018)
2005(12461)
作者
(65104)
(54914)
(54638)
(52188)
(34767)
(26408)
(25063)
(21477)
(20801)
(19366)
(18692)
(18554)
(17506)
(17103)
(17101)
(16865)
(16540)
(16217)
(15795)
(15753)
(13438)
(13424)
(13172)
(12707)
(12546)
(12342)
(12034)
(11880)
(11108)
(10842)
学科
(111185)
经济(111094)
管理(62975)
(58145)
方法(46265)
(46106)
企业(46106)
数学(41437)
数学方法(40941)
(26575)
中国(25293)
地方(25190)
(24559)
(21778)
业经(21229)
农业(18233)
(17723)
贸易(17713)
(17128)
(16435)
环境(16414)
(15049)
财务(15004)
财务管理(14964)
地方经济(14873)
(14853)
企业财务(14089)
(13711)
金融(13708)
理论(13646)
机构
大学(321976)
学院(321389)
(139997)
经济(137264)
管理(123319)
研究(110999)
理学(106331)
理学院(105136)
管理学(103218)
管理学院(102602)
中国(84062)
科学(67819)
(67442)
(61855)
(55321)
(54168)
中心(52483)
研究所(50401)
财经(49262)
业大(48353)
(48001)
(44680)
经济学(43803)
农业(42445)
北京(41826)
(41308)
师范(40868)
(40184)
经济学院(39284)
(37709)
基金
项目(218187)
科学(171451)
基金(159072)
研究(156891)
(139278)
国家(138145)
科学基金(118516)
社会(100308)
社会科(95103)
社会科学(95080)
(85435)
基金项目(84393)
自然(77164)
自然科(75338)
自然科学(75316)
自然科学基金(73954)
(71702)
教育(71564)
资助(65162)
编号(63010)
成果(50406)
重点(49337)
(47943)
(47703)
(45030)
课题(42739)
科研(42649)
创新(42245)
国家社会(42112)
教育部(41061)
期刊
(153655)
经济(153655)
研究(93362)
中国(60457)
学报(51264)
(50231)
(47927)
科学(46324)
管理(44278)
大学(38795)
学学(36558)
农业(32404)
技术(29886)
教育(28293)
(27298)
金融(27298)
经济研究(25436)
财经(24410)
业经(23079)
(21155)
问题(20287)
(17741)
统计(17444)
技术经济(17283)
(16518)
图书(16274)
资源(15408)
(15388)
理论(15196)
(15187)
共检索到48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小林  冯文昕  刘丰旋  
运用增量分析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是深入研究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律的路径之一.根据2015~2014年及2014~2013年的增量数据,运用脱钩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量与污染物排放增量指标进行分析.按照经济发展增量系数及环境污染增量系数的脱钩计算,得到2015年各地区脱钩弹性指标及2015年增量脱钩弹性指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增量数据与基于统计数据的脱钩状态不完全一致.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增量数据分析,可以消除各地区在经济基础与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地域大小与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客观反映自身发展协调性程度,是分析环境经济系统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达  王春晓  
本文应用1998—200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综合简化型模型,研究了3种大气污染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在3种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氧化硫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N型曲线,与多数研究结果不相符;同时,第二产业比重、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能耗和环境政策强度四个解释变量总体上对3个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并包含明确的政策含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承龙  张智光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本质之一就是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直至去污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生。选择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烟尘作为污染物指标,GDP、工业增加值和消费支出作为经济指标,进行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总体上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状态出现短暂的恶化情形。结构性分析发现:生活领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对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体脱钩影响显著;工业SO2排放直接决定着SO2总量脱钩状态;生活烟尘对烟尘脱钩状态产生扰动性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宏波   吕新华   李富山   赵素婷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级难题。论文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三角湘鄂赣三省相关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Tapio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三角三省碳排放趋势及脱钩现状。研究表明:(1)2011—2020年,江西、湖北和湖南的碳强度分别下降了48.22%、66.15%和51.01%,能源强度则分别下降了31.02%、59.37%和52.15%。得益于碳强度的下降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中三角碳排放量变化不大,区域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均衡性得以增强。(2)中三角三省主要处于碳弱脱钩状态,没有负脱钩和复挂钩的现象出现。(3)三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量不多,能源结构降“碳”明显,江西、湖北和湖南煤炭消耗量占比分别下降到40.81%、37.33%和44.75%,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提高到31.23%、27.02%和26.70%。建议三省加强产业规划合作布局,完善以长江为主轴,赣江、汉江和湘江为补充的水运航道系统,强化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最终促进三省经济发展形成绿色低碳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宏波   吕新华   李富山   赵素婷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级难题。论文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三角湘鄂赣三省相关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Tapio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三角三省碳排放趋势及脱钩现状。研究表明:(1)2011—2020年,江西、湖北和湖南的碳强度分别下降了48.22%、66.15%和51.01%,能源强度则分别下降了31.02%、59.37%和52.15%。得益于碳强度的下降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中三角碳排放量变化不大,区域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均衡性得以增强。(2)中三角三省主要处于碳弱脱钩状态,没有负脱钩和复挂钩的现象出现。(3)三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量不多,能源结构降“碳”明显,江西、湖北和湖南煤炭消耗量占比分别下降到40.81%、37.33%和44.75%,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提高到31.23%、27.02%和26.70%。建议三省加强产业规划合作布局,完善以长江为主轴,赣江、汉江和湘江为补充的水运航道系统,强化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最终促进三省经济发展形成绿色低碳新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如梦  杜江  李晓涛  
[目的]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文章主要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取2006—2015年全国31个省(省份、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流失量作为农业污染排放的主要指标,建立简约式模型考察农业环境的库茨涅茨曲线特征。[结果](1)农业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在我国基本得到支持。化肥流失量、农药流失量、塑料薄膜残留量与农业总产值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除了山东、河南部分年份达到了农药、塑料薄膜污染方程的拐点之外,其余所有省份农业总产值均低于拐点值。(2)在方程中加入控制变量不影响模型的显著性,只是改变了转折点的出现。(3)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但却增加了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拥有量系数不显著,农业技术进步环境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结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整体污染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要想真正达到农业产出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必须同时从农业污染和农业要素投入两个方面着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岭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计算了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耗来看,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可见钢铁工业总能耗的增加主要的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脱钩状态实则为弱脱钩。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量与粗钢产量之间未实现强脱钩,钢铁工业外排废气量要实现完全强脱钩任重而道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岭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计算了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耗来看,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可见钢铁工业总能耗的增加主要的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脱钩状态实则为弱脱钩。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量与粗钢产量之间未实现强脱钩,钢铁工业外排废气量要实现完全强脱钩任重而道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在2030年碳达峰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能否及时脱钩,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Tapio脱钩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并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差异影响脱钩状态的收敛情况。结果表明:递增的环境规制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实现的;环境规制对脱钩状态的影响既与自身规制强度有关,也受到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需综合权衡规制强度和绿色科技投入强度,以实现最有利于脱钩的影响作用;环境规制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脱钩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环境规制政策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来制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璟  李颖  党兴华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影响环境污染的直接作用、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并选取工业固废、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三类污染物,比较分析了经济增长对三类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机制差异。结果显示:中国三类污染物排放都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工业固废和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呈倒N型,工业废水的排放呈倒U型;各省份经济产出规模均未达到抑制污染排放的门槛值;经济增长促进了技术进步、增强了环境治理并提升了人口规模,并以此三者为中介显著影响了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作为调节变量,抑制了经济产出规模和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鹤鸣  岳强  陆钟武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