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6)
- 2023(17349)
- 2022(14385)
- 2021(13592)
- 2020(11046)
- 2019(25386)
- 2018(24925)
- 2017(47395)
- 2016(25176)
- 2015(27935)
- 2014(27658)
- 2013(27405)
- 2012(25259)
- 2011(22786)
- 2010(22842)
- 2009(21172)
- 2008(19824)
- 2007(17294)
- 2006(15587)
- 2005(14173)
- 学科
- 济(114181)
- 经济(114068)
- 业(71395)
- 管理(62029)
- 农(51842)
- 企(47636)
- 企业(47636)
- 方法(42978)
- 中国(39063)
- 数学(38998)
- 数学方法(38598)
- 农业(34510)
- 地方(29423)
- 融(28350)
- 金融(28349)
- 业经(27846)
- 银(27364)
- 银行(27333)
- 行(26501)
- 财(26461)
- 制(25167)
- 贸(21502)
- 贸易(21482)
- 易(20949)
- 发(18246)
- 学(17860)
- 体(17394)
- 环境(16066)
- 技术(15647)
- 务(14697)
- 机构
- 学院(345697)
- 大学(341118)
- 济(157291)
- 经济(154486)
- 管理(131344)
- 研究(124691)
- 理学(112276)
- 理学院(111116)
- 管理学(109459)
- 管理学院(108809)
- 中国(102239)
- 京(71974)
- 财(70937)
- 科学(70495)
- 农(68373)
- 所(61260)
- 中心(58916)
- 研究所(55207)
- 财经(55162)
- 农业(52009)
- 业大(51581)
- 江(51354)
- 经(50540)
- 经济学(49186)
- 北京(45760)
- 范(45028)
- 师范(44609)
- 院(44393)
- 经济学院(44317)
- 州(41058)
- 基金
- 项目(229617)
- 科学(182437)
- 研究(172891)
- 基金(168017)
- 家(145783)
- 国家(144524)
- 科学基金(124118)
- 社会(113751)
- 社会科(107783)
- 社会科学(107760)
- 省(88821)
- 基金项目(88081)
- 教育(77750)
- 自然(75962)
- 自然科(74210)
- 自然科学(74194)
- 划(73968)
- 自然科学基金(72877)
- 编号(69519)
- 资助(68074)
- 成果(55718)
- 发(55049)
- 部(52130)
- 重点(51880)
- 国家社会(48552)
- 创(48274)
- 课题(48206)
- 创新(45230)
- 教育部(45032)
- 发展(44922)
- 期刊
- 济(178781)
- 经济(178781)
- 研究(108968)
- 中国(76043)
- 农(70420)
- 财(52634)
- 学报(49486)
- 科学(48847)
- 融(48619)
- 金融(48619)
- 农业(47634)
- 管理(47217)
- 大学(39927)
- 学学(37835)
- 教育(36112)
- 业经(33052)
- 技术(30524)
- 经济研究(28377)
- 财经(27351)
- 问题(24276)
- 经(23695)
- 业(23419)
- 世界(19783)
- 贸(18429)
- 技术经济(16976)
- 国际(16772)
- 版(16742)
- 农村(16652)
- 村(16652)
- 经济问题(16428)
共检索到540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雷立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增量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增量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引入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增量改革 有效供给 激励相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海明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微型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回贷款三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增量改革 县域经济 资金外流 村镇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春玲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增量改革 农户 融资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娟娟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关键词: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农户的融资 约束缓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丽明
农村金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的困扰来自于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之间的矛盾,这当中也受到了各国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外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引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克强
自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在艰难中摸索前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特别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有关战略问题做出前瞻性探索,以总结经验、纠正偏误,为下一阶段改革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农村合作金融已陷入"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本文在总结、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与理论迁移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克强
自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在艰难中摸索前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特别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有关战略问题作出前瞻性探索,以总结经验、纠正偏误,为下一阶段改革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农村合作金融已陷入"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在总结、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与理论用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彭克强
本文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深陷"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双重困境的制度成因,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德平 李红玉 余新平
2015年8月23—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中国邮储银行宁波分行与镇海农村商业银行联合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暨‘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