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4)
2023(9573)
2022(7996)
2021(7756)
2020(6404)
2019(14787)
2018(14601)
2017(26918)
2016(15044)
2015(16866)
2014(16752)
2013(15322)
2012(13658)
2011(12157)
2010(11891)
2009(10224)
2008(9521)
2007(8013)
2006(6623)
2005(5549)
作者
(35572)
(29550)
(29511)
(28336)
(18709)
(14185)
(13630)
(11670)
(11651)
(10320)
(10239)
(9914)
(9294)
(9197)
(8982)
(8931)
(8915)
(8814)
(8563)
(8488)
(7312)
(7072)
(7060)
(7044)
(6688)
(6677)
(6408)
(6374)
(5791)
(5781)
学科
(51346)
经济(51296)
管理(39194)
(35624)
(30242)
企业(30242)
方法(27156)
数学(23909)
数学方法(23524)
教育(20169)
中国(18936)
(14320)
理论(13344)
(13174)
(11286)
业经(11263)
技术(9890)
(8994)
财务(8955)
财务管理(8935)
(8813)
贸易(8810)
教学(8730)
农业(8706)
(8583)
企业财务(8477)
地方(8390)
(8182)
(8104)
(7527)
机构
大学(198490)
学院(193396)
管理(74046)
(73312)
经济(71818)
理学(65115)
理学院(64402)
管理学(63231)
管理学院(62814)
研究(59559)
(40525)
中国(37942)
(35509)
师范(35321)
(34263)
科学(33307)
教育(32643)
师范大学(29161)
财经(28537)
中心(27818)
(27790)
(26189)
(26077)
北京(25139)
业大(23994)
研究所(23904)
经济学(23591)
技术(22662)
(21999)
(21717)
基金
项目(135188)
科学(110629)
研究(108453)
基金(97982)
(82942)
国家(82119)
科学基金(72602)
社会(69089)
社会科(65367)
社会科学(65352)
教育(58620)
(53313)
基金项目(51640)
(46688)
编号(45930)
自然(44560)
自然科(43609)
自然科学(43600)
自然科学基金(42800)
成果(38487)
资助(38149)
课题(33504)
(32766)
重点(31600)
教育部(29922)
(29628)
(29434)
项目编号(28365)
人文(28321)
国家社会(28211)
期刊
(71072)
经济(71072)
研究(63957)
教育(54306)
中国(39287)
(27688)
管理(25796)
学报(24584)
科学(23268)
技术(22208)
大学(21481)
学学(18578)
(17885)
财经(15110)
职业(14010)
(13079)
农业(12440)
(11911)
金融(11911)
业经(11784)
经济研究(11153)
问题(9871)
技术教育(9219)
职业技术(9219)
职业技术教育(9219)
图书(9182)
(9174)
论坛(9174)
(8933)
理论(8283)
共检索到272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淇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而择校的潮流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对教育公平性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要求采用"就近入学"的升学方式,但是择校的现象屡禁不止。文章就基础教育择校视角论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分析,从择校的观点出发,分析教育公平的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合理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  黄振中  李曼丽  
近几年来北京小升初择校问题成为深受各界关注而又最难以令人满意的社会问题之一。本研究中,研究者以质性研究的基本范式,特别关注了北京市某区"坑班"式择校这一特殊而又影响广泛的教育现象。研究者通过对10位小升初学生的家长及中小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辅之以对"坑班式"教学内容和小学教材内容进行对比,集中探讨了"坑班"式择校及其对基础教育生态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美国的“择校制度”与基础教育改革曾晓洁“择校制度”(selectingsystem)是近几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过去,在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制度下,各州均实行“就地入学”的政策。这种“择校”就读的选择只发生在公立与私立、教会学校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翔  
基础教育和谐发展最终要通过学校课程落实于人的发展。基于此,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包含个体和谐发展与群体均衡发展,并反映相应的课程价值。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策略涉及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即有效开发与均衡配置课程资源;建立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的课程保障制度;树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意识和观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莹  
一、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国际视野为了借鉴国际经验,在比较分析中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均等化道路,本文选择了3个在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上具有特色的国家——美国、法国和韩国,作为比较分析的样板。其一,作为一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国家,美国的教育体制带着浓厚的分权特征;与之相反,法国则是中央集权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燕  
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工具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我国1979—2016年间的357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计量及内容分析,发现政策体系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政策主题呈现"公平内涵丰富"并追求"差异而平等"的发展趋势。然而,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结构性失衡:命令性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简单"多元化,下位工具协同不足;激励工具持续转型但配置缺位,系统变革、自愿性工具缺失。文章建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协同性,分离多重政策目标;遵循"政策情境—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逻辑进路,灵活发挥多重工具效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继红  吴仲斌  
基于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基础教育的准公共品特性和外部性等理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统一集中供给的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效率损失。本文在建立基于“财政幻觉”的基础教育供求模型、分析基础教育政府统一“费价”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及教育需求中的利他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有效的基础教育的供给机制是:实行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双轨运行,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贫困家庭提供统一水准、统一“费价”的公立学校以兼顾效率和公平,放开私立学校的“费价”,对进入私立学校的富裕家庭以教育代金券的形式予以补贴以改善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本文比较了中西教育传统的深刻差异,考察了西方近代文化教育的引进与消化过程,指出:西方近代文化教育特别是现当代文化教育确实内藏有许多真知灼见,需要我们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创造性学术融通,以期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璟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从三个方面评价教育公平:学习结果的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用上海2009年PISA数据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在学习结果平等上优于OECD平均,但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垂直公平上仍存在不足,学生经济社会背景占优势的学校仍然能够获得较多、较好的教师资源;在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上海学生个体的阅读成绩影响低于OECD平均,但学校之间生源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并且对学校平均成绩有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明远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的。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时,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学校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可伦  张沛康  陈碧雯  黄晓婷  
本文通过2010—2017年家长帮论坛的近36万条评论文本,利用文本情感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市小学的社会认可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评论数方面,每年的六月均为评论的高峰,其中2014年的高峰最为突出;在社会认可度方面,虽然保持平稳的学校占到一半左右,但是社会认可度下降的学校稍多于上升的学校。若分维度来看,在生源质量维度方面,社会认可度呈现上升趋势的学校占21.6%,基本不变的占49.5%,退步的占29.9%;在教学水平维度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后有所进步的学校占14.7%,基本不变的占52.9%,退步的占32.4%。若分城区来看,教育质量越好的地区,家长对该地区小学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都越高,呈现出"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的区域特征,而且区域间差距两极分化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家长收集和分享的择校信息,呈现了北京市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并为学校质量的评价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马云鹏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有质量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深层次追求,学校课程发展质量是衡量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要尺度。课程发展质量的考察应以符合教育目标、执行课程方案与标准、尊重学生差异、教育过程满意为取向,并以学校课程、教师课程、学生经验课程、课程发展影响因素等作为考察维度,重点关注执行课程方案及标准、课程发展水平、使用者满意度、使用者代价、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课程发展要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莹  
本文从透视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着手,以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措施。进而在对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公平目标,提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