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3)
2023(10957)
2022(9315)
2021(8841)
2020(7695)
2019(17800)
2018(17848)
2017(35053)
2016(18850)
2015(21243)
2014(21338)
2013(21117)
2012(19298)
2011(17349)
2010(17123)
2009(15895)
2008(15672)
2007(14141)
2006(11940)
2005(10233)
作者
(53238)
(45297)
(44848)
(42711)
(28155)
(21770)
(20482)
(17868)
(16921)
(15820)
(15210)
(15131)
(14023)
(13933)
(13887)
(13844)
(13722)
(13179)
(12872)
(12791)
(11168)
(10985)
(10897)
(10442)
(10263)
(10238)
(9978)
(9874)
(9191)
(9109)
学科
(83177)
经济(83101)
(59141)
管理(49186)
(46989)
方法(39820)
(38099)
企业(38099)
数学(36260)
数学方法(35831)
农业(30922)
业经(20449)
(19809)
中国(18614)
地方(15807)
(14799)
(14789)
贸易(14787)
(14715)
(14432)
(12206)
财务(12165)
财务管理(12133)
技术(11620)
(11505)
企业财务(11499)
环境(11092)
(11056)
(10960)
银行(10934)
机构
学院(269284)
大学(264319)
(113440)
经济(111278)
管理(107631)
理学(94334)
理学院(93414)
管理学(91748)
管理学院(91263)
研究(84313)
中国(64946)
(63429)
(53389)
科学(52838)
农业(49103)
(48153)
业大(47124)
中心(42263)
(42012)
(39728)
财经(39279)
研究所(38367)
(35830)
经济学(34251)
(33128)
师范(32780)
北京(32108)
经济管理(31903)
经济学院(31270)
(31018)
基金
项目(186054)
科学(146919)
基金(136022)
研究(135032)
(118023)
国家(116995)
科学基金(101255)
社会(86429)
社会科(81673)
社会科学(81648)
(74575)
基金项目(73044)
自然(66005)
自然科(64466)
自然科学(64447)
自然科学基金(63274)
教育(61696)
(61226)
编号(55816)
资助(55090)
成果(43000)
(41902)
重点(41374)
(40592)
(38843)
课题(36706)
科研(36519)
创新(36348)
(36101)
国家社会(35742)
期刊
(121106)
经济(121106)
研究(69200)
(65133)
中国(46845)
农业(44260)
学报(42161)
科学(39237)
(37155)
管理(33229)
大学(32686)
学学(31417)
业经(26681)
技术(24206)
(24202)
金融(24202)
(21255)
教育(21151)
财经(18469)
问题(17887)
经济研究(17288)
(15772)
(15015)
农村(14246)
(14246)
技术经济(14061)
农业经济(14005)
统计(13920)
世界(13278)
资源(12891)
共检索到37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  吴克宁  雒振军  刘巧芹  
该文利用基尼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农用地等别差异程度,深化了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认识,结论表明我国耕地基尼系数为0.2523。除台湾以外的其他31省份的耕地基尼系数处于0.0002~0.3481之间。我国农用地等别差异程度较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则一级地区主要沿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二级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以及西部的西藏和四川,三级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中北部,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6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爱清  
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农用地生产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指标上。目前学术界尚未从区域差异性角度对中国农用地生产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这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全国农用地生产率的战略措施。文章基于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对2017年中国农用地生产率的省级差异性以及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划分的各个土地利用区域的农用地生产率空间差异性格局进行总体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非常突出,西部地区农用地占了全国的65.78%,但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及全国的30%,农用地生产率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显著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最大为江苏省,达11.07万元/公顷;最小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其农用地生产率不及江苏省的1%。从农用地生产率与土地综合生产率的对比(即"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最大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均达91%以上,最小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农用地生产率差距仅为1.04%。建议农用地生产率较低、农用地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地切实强化农业土地资源的特色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幅度提升农用地生产率,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雯佳  赵森  
对农民而言,土地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益和给予社会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用地被征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用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期望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线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科学剖析农用地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实现农用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农用地面源污染、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农用地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对1990~2017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值为0.749,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各设区市农用地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扁平"U"型特征,高效率地区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再向"连片"分布变化,空间格局趋于非均衡化发展;(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种指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均播种面积对农用地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则产生显著负影响。最后,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摒弃过度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用地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克宁  曹志宏  梁流涛  赵珂  韩春建  
本文提出了利用耕地基尼系数定量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的方法和其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例,结合其他指标对研究区域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耕地基尼系数值利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域的稻田耕地质量分为4级以显示各市水稻田质量差异程度,然后文章提出耕地洛伦茨曲线的优化,最后文章对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质量差异实证分析进行总结,并对耕地基尼系数的相对性和变化幅度的微小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耕地基尼系数对区域耕地质量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简单快捷,为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程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全面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和消除耕地质量差异程度宏观政策全面提高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玮  苗建军  雷娜  
研究目的:通过测算中国东、中、西部城市非农用地的利用绩效,分析三个区域之间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研究方法: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共同前沿函数。研究结果:比较2001—2010年中国28个省(区、市)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共同前沿面和区域前沿面下考虑碳排放的城市非农用地利用绩效可得,(1)城市非农用地利用绩效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于区际而不是区域内部的省(区、市)之间;(2)为了提升全国城市非农用地利用绩效水平,需要将非农用地指标从东部和西部转移给中部地区。研究结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缓解土地浪费的有效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周亭  陈彦清  张超  杨建宇  朱德海  
针对传统的新增农用地质量等别评价方法存在周期长、数据采集难、重复性工作量大和土壤熟化周期长等问题,基于空间相关性理论,采用空间插值的方法,以新增农用地自然等别为评价对象,对农用地等别快速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以江苏省宝应县为研究区,选取21个新增农用地等别图斑预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该研究区60个耕地分等单元的227个采样点进行地统计插值实例分析,对新增农用地自然等别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1个新增农用地图斑中,有17个图斑等别预测值与真实测量值一致,预测结果精度为81%。因此,该方法为我国农用地等别的动态监测和新增农用地等别快速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军民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受土地供求状况、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是土地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土地资源流动定律的反映。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存在着对农民不公平、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公平、有效的土地利用制度目标,必须合理配置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英  潘瑜春  曾志炫  唐秀美  赵春江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形成的地图和表格等数据成果,研究其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以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及分级成果分别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其次将划定结果与以居民地和道路所建立的缓冲区进行叠加分析,探讨哪一类别分等定级成果更适合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和利用等划定的基本农田,多数高质量的农用地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但只是考虑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的优劣;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优质农用地,而且其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玮  苗建军  杨晶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地非农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缓解农地非农化导致的温室效应,提升它的利用效率是可选择的途径之一。建立结合DEA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出1999-2010年全国28个省区市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城市非农用地动态效率值;再利用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①加入碳排放约束条件后,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城市非农用地的生态效率相近,区域之间没有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的必要性;②非农用地的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非农用地利用强度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与开放度是负向关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不确定,与城市的创新能力无直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伟  吴群  
农用地内部流转可分为“直流式”和“间流式”两种途径,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调动流转积极性,增加农用地流转数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行政干预下的流转造成了农民利益的损失。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立中介、规范管理、实行流转补贴等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秋计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工作中对农用地整治潜力的统计特征相关信息利用的还不充分。根据调查资料及潜力评价模型,结合设定的集约利用水平,利用蒙塔卡洛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模拟,取得有关潜力的统计信息并分析影响农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敏感性因素,最终给出潜力分布的区间及其概率特征,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茂华  杨刚  
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两种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性的基本方法,根据反映重庆市2003—2007年城乡发展水平的相关统计指标,运用这两种方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反映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还能对差异进行分解,从而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极化之间的联系。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消解重庆城乡发展的差异需要从城乡发展的整体出发,着力打造城乡发展联合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长征  郇志坚  李怀祖  
本文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78-2004年间我国历年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总体教育公平程度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而且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